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上海市凈水技術學會主辦,上海中貿展覽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為期三天的第八屆上海國際環保、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已于2007年4月29日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和世貿商城兩大展館成功落幕。
上海國際環保、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自1999年創辦以來,每年仲春4月在上海舉行,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八屆,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國際環保、給排水水處理專業展覽會之一,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環保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在我國尤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長期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過度依賴高能耗產業,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和污染,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和自然生態的脆弱性,決定了中國保護環境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與此同時昭示了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潛力。中央關于“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顯示了對過去“過度消耗能源、破壞環境、過度依靠資本投入”的發展模式的反思和糾正。
“中國國際環保、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茁壯成長并日益發展成熟,逐漸成為中國環保產業的風向標和指南針。本屆展會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展會規模再創新高,海外展商踴躍參與
本屆展會展出面積達22,000平方米,比2006年增加了35%,除使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以外,并首次啟用世貿商城,形成“一個展會,兩大展館”的格局。本屆展會共吸引了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567家展商。專業觀眾數量突破30,000人次。
1、海外參展商達110家,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瑞士、瑞典、丹麥、芬蘭、捷克、俄羅斯、澳大利亞、以色列、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以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臺灣等。
2、其中,法國、韓國、以色列、美國、中國臺灣等都是以展團的形式參展,韓國環境保全協會(KEPA)、韓中環境技術產業振興會、韓國蔚山中小企業發展中心、美國水環境聯盟(WEF)等海外知名環保水處理專業協會均組團參展,集中展示該國家和地區的最新環保科技產品和理念;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和以色列駐滬總領事館也代表本國環保、水工業科技企業參加了本屆展會。今年,加拿大和俄羅斯的環保企業是首次在國際環保展上亮相,分別展示空氣凈化和污水處理等方面的先進技術。
3、從海外觀眾買家數量上來看,三日內突破2,500人次,創歷史新高。其中,45%來自歐洲和美洲國家,55%來自于亞洲與中東國家地區。
4、從專業觀眾地區分布和抽樣統計來看,歐美發達地區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的專業觀眾主要希望為自己研發的科技產品尋求優質商業合作合伙伴;中東地區希望借助展覽會了解更多新型環保、水處理技術,為污染工業尋求解決辦法。
二、展品類型豐富多樣,民營科技異軍突起
展品范圍含蓋了水環境保護、空氣污染治理、噪聲控制、固體廢氣物處理、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技術等六大類,上千個品種。
1、展會歷來受到國際性大公司的關注,美國GE、HACH、Philips、德國拜耳材料、REHAU、Verder、Fogsystems、瑞士Ciba、GeorgFischer、丹麥Danfoss、荷蘭Norit、Akzo-Nobel、西班牙Bombas、韓國世韓集團、日本HITACHI、Toyota等攜其最新科技環保、水處理產品亮相本屆展會。
2、“技術,以人為本”。德國霧化系統公司的高壓霧化技術吸引了眾多的觀眾,利用“人造霧”具有造景、降溫、保濕、除塵、除臭、消毒、除靜電、環保等功效,廣泛服務于園林景觀、旅游景點、舞臺造景、房產社區、畜牧養殖、園藝花卉種植、工礦企業、公共休閑商務場所、人文生態環境、消毒防疫等領域,滿足了人類回歸自然的愿望和對美的追求。
3、另一大亮點是民營環保科技的異軍突起,無論從參展商的數量或是自行研發新科技的品質上,都較往年有所突破。它的崛起,逐漸打破海外科技在中國市場的壟斷地位,并以較低的成本和優良的品質倍受青睞。
4、在生活污水處理方面,哈爾濱恒通排水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成套全自動地下室生活污水排放專用設備,徹底解決了傳統污水泵前強排的弊病,具有綠色環保的特點。
5、在固體廢棄物處理上,北京澤光新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BZL—1型集成聯體垃圾源頭分類機,可快速自動分離生活垃圾,達到每小時500公斤的分類處理效率,將混合清運的垃圾分離成廚余物、可直接回收物、塑料袋等,使不同成分的生活垃圾實現有序處理,填補了國內外垃圾分類領域的技術空白。
三、學術研討與技術實踐相結合,同期活動精彩紛呈
高質量的環保水工業研討會和技術交流會歷來是本展會的一大特色,本屆展會更是打破了往年多數由各協會、學會包攬舉辦的模式,今年,各大公司也將本活動作為自己產品技術的市場推廣交流會。這種將產品實踐、技術理論與市場分析相結合的三位一體模式,將逐漸成為展覽會中研討會、技術交流會的主流趨勢。
1、美國海得能公司、韓國世韓公司、飛利浦照明特種光源事業部、賀利氏特種光源集團、瑞士汽巴精化(中國)有限公司等都舉行了自行研發產品應用方面的技術交流講座。
2、在紫外線殺菌用于污水處理方面,來自德國賀利氏特種光源集團的SvenSchalk博士具體詳細的闡述了紫外線的殺菌原理和物理結構、不同類型的紫外線殺菌燈及其原理和應用、以及紫外線殺菌技術的優勢;相關的講座還有飛利浦照明特種光源事業部閻振國經理的《紫外光源殺菌原理在水和空氣凈化處理中的應用》,均吸引了大批專家學者和專業技術工程師的關注。
3、上海市水務局副總工程師吳今明的《“十一五”上海供水系統規劃總述》,建設性的闡明了上海市在“十一五”期間供水系統規劃的總體方向和步驟,為水處理工業企業指明了今后上海供水系統的發展方向。
在環保需求增長和環保投資規模增加的拉動下,“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將持續快速發展,有望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據國家環保總局的初步測算,2006-2010年,我國環保產業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長速度。到2010年,我國環保產業年產值預計將達8800億元。預期的快速增長意味著環保產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大量的投資機會,擁有極具吸引力的投資價值。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呼喚環保產業的發展,上海國際環保、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將成長為中國環保產業最具競爭力的旗艦展會。
聯系方式
聯系人:熱量信息網
Email:
上海國際環保、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自1999年創辦以來,每年仲春4月在上海舉行,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八屆,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國際環保、給排水水處理專業展覽會之一,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環保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在我國尤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長期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過度依賴高能耗產業,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和污染,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和自然生態的脆弱性,決定了中國保護環境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與此同時昭示了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潛力。中央關于“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顯示了對過去“過度消耗能源、破壞環境、過度依靠資本投入”的發展模式的反思和糾正。
“中國國際環保、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茁壯成長并日益發展成熟,逐漸成為中國環保產業的風向標和指南針。本屆展會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展會規模再創新高,海外展商踴躍參與
本屆展會展出面積達22,000平方米,比2006年增加了35%,除使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以外,并首次啟用世貿商城,形成“一個展會,兩大展館”的格局。本屆展會共吸引了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567家展商。專業觀眾數量突破30,000人次。
1、海外參展商達110家,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瑞士、瑞典、丹麥、芬蘭、捷克、俄羅斯、澳大利亞、以色列、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以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臺灣等。
2、其中,法國、韓國、以色列、美國、中國臺灣等都是以展團的形式參展,韓國環境保全協會(KEPA)、韓中環境技術產業振興會、韓國蔚山中小企業發展中心、美國水環境聯盟(WEF)等海外知名環保水處理專業協會均組團參展,集中展示該國家和地區的最新環保科技產品和理念;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和以色列駐滬總領事館也代表本國環保、水工業科技企業參加了本屆展會。今年,加拿大和俄羅斯的環保企業是首次在國際環保展上亮相,分別展示空氣凈化和污水處理等方面的先進技術。
3、從海外觀眾買家數量上來看,三日內突破2,500人次,創歷史新高。其中,45%來自歐洲和美洲國家,55%來自于亞洲與中東國家地區。
4、從專業觀眾地區分布和抽樣統計來看,歐美發達地區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的專業觀眾主要希望為自己研發的科技產品尋求優質商業合作合伙伴;中東地區希望借助展覽會了解更多新型環保、水處理技術,為污染工業尋求解決辦法。
二、展品類型豐富多樣,民營科技異軍突起
展品范圍含蓋了水環境保護、空氣污染治理、噪聲控制、固體廢氣物處理、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技術等六大類,上千個品種。
1、展會歷來受到國際性大公司的關注,美國GE、HACH、Philips、德國拜耳材料、REHAU、Verder、Fogsystems、瑞士Ciba、GeorgFischer、丹麥Danfoss、荷蘭Norit、Akzo-Nobel、西班牙Bombas、韓國世韓集團、日本HITACHI、Toyota等攜其最新科技環保、水處理產品亮相本屆展會。
2、“技術,以人為本”。德國霧化系統公司的高壓霧化技術吸引了眾多的觀眾,利用“人造霧”具有造景、降溫、保濕、除塵、除臭、消毒、除靜電、環保等功效,廣泛服務于園林景觀、旅游景點、舞臺造景、房產社區、畜牧養殖、園藝花卉種植、工礦企業、公共休閑商務場所、人文生態環境、消毒防疫等領域,滿足了人類回歸自然的愿望和對美的追求。
3、另一大亮點是民營環保科技的異軍突起,無論從參展商的數量或是自行研發新科技的品質上,都較往年有所突破。它的崛起,逐漸打破海外科技在中國市場的壟斷地位,并以較低的成本和優良的品質倍受青睞。
4、在生活污水處理方面,哈爾濱恒通排水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成套全自動地下室生活污水排放專用設備,徹底解決了傳統污水泵前強排的弊病,具有綠色環保的特點。
5、在固體廢棄物處理上,北京澤光新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BZL—1型集成聯體垃圾源頭分類機,可快速自動分離生活垃圾,達到每小時500公斤的分類處理效率,將混合清運的垃圾分離成廚余物、可直接回收物、塑料袋等,使不同成分的生活垃圾實現有序處理,填補了國內外垃圾分類領域的技術空白。
三、學術研討與技術實踐相結合,同期活動精彩紛呈
高質量的環保水工業研討會和技術交流會歷來是本展會的一大特色,本屆展會更是打破了往年多數由各協會、學會包攬舉辦的模式,今年,各大公司也將本活動作為自己產品技術的市場推廣交流會。這種將產品實踐、技術理論與市場分析相結合的三位一體模式,將逐漸成為展覽會中研討會、技術交流會的主流趨勢。
1、美國海得能公司、韓國世韓公司、飛利浦照明特種光源事業部、賀利氏特種光源集團、瑞士汽巴精化(中國)有限公司等都舉行了自行研發產品應用方面的技術交流講座。
2、在紫外線殺菌用于污水處理方面,來自德國賀利氏特種光源集團的SvenSchalk博士具體詳細的闡述了紫外線的殺菌原理和物理結構、不同類型的紫外線殺菌燈及其原理和應用、以及紫外線殺菌技術的優勢;相關的講座還有飛利浦照明特種光源事業部閻振國經理的《紫外光源殺菌原理在水和空氣凈化處理中的應用》,均吸引了大批專家學者和專業技術工程師的關注。
3、上海市水務局副總工程師吳今明的《“十一五”上海供水系統規劃總述》,建設性的闡明了上海市在“十一五”期間供水系統規劃的總體方向和步驟,為水處理工業企業指明了今后上海供水系統的發展方向。
在環保需求增長和環保投資規模增加的拉動下,“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將持續快速發展,有望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據國家環保總局的初步測算,2006-2010年,我國環保產業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長速度。到2010年,我國環保產業年產值預計將達8800億元。預期的快速增長意味著環保產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大量的投資機會,擁有極具吸引力的投資價值。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呼喚環保產業的發展,上海國際環保、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將成長為中國環保產業最具競爭力的旗艦展會。
聯系方式
聯系人:熱量信息網
Email:



![[換館定檔] IO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上海站攜手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定檔6月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在上海新國際](http://www.honzun.com/file/upload/202503/05/14-55-06-12-1.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