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北京市2007~2008年度的集中供暖系統將停止供暖。隨著這一天的鄰近,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家的供暖方式。在這種審視中,部分原本對地面輻射供暖(簡稱“地暖”)情有獨鐘的人開始失望——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采暖季里,地暖系統不但沒有給他們帶來想象中的溫暖,而且與地暖企業宣傳的“舒適而節能”大相徑庭。而這,讓一個嚴肅的問題擺在了地暖行業有識之士的面前:誰在讓地暖蒙羞?如何還地暖的清白?
“想說愛你不容易”
兩周前,當王志剛徹底關掉了他家燃氣壁掛爐的時候,他怔怔地看著這個為他家地暖系統提供熱源的設備哭笑不得地唱起了《想說愛你不容易》這首歌曲。
2007年6月份剛剛在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區買了新房的王志剛曾經對地暖“一往情深”,也曾經對開發商為他所在的樓盤鋪設了地暖系統而對開發商心存感激。然而,自2007年采暖季開始不久,他就發現他家的地暖并沒有給他帶來舒適的享受:在他以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簡稱“熱水地暖”)為主要供暖方式的家里,很多時候,他雖然感覺不是太冷,但總是感覺不太暖和;周末長時間呆在家里,他不但要穿上厚厚的毛衣,還要再加一件外套;他也只有裹著毛毯,才能充分享受到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愜意。在這種溫度條件下,想讓室內空氣更清新一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要想讓空氣清新,只能開窗通風,但開窗時間越長,室內溫度回升的時間也越長。為此王志剛每天只能開窗15分鐘。讓王志剛心里不平衡的是,和他戶型一樣的鄰居家卻總是暖意洋洋,王志剛在自己家里不得不穿的厚毛衣和外套在鄰居家反而成了累贅。更讓王志剛郁悶的是,他請地暖公司給自家的衛生間鋪設的發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簡稱“發熱電纜地暖”),連續運行了48個小時后地面仍然冷冰冰的。從此,他家的發熱電纜地暖系統就再也沒有啟動過。由于裝修之初完全期望發熱電纜地暖系統能配合浴霸確保他和家人在洗澡時溫暖而舒適,他壓根沒安裝其他供暖設施,因此,冬天在他家的衛生間里洗澡成為他們全家人最不堪忍受的事情。
不舒適也就罷了,如果能節省點燃氣費,王志剛心里也能平衡一點。可是,王志剛幾個月斷斷續續的燃氣記錄顯示:他家每天平均要耗掉12立方米的燃氣,如此算來,4個月的采暖期內他將耗掉1440立方米(12立方米×30×4)燃氣,按每立方米燃氣2.05元計算,他家一個采暖季的采暖費是2952元,這與集中供暖所需要的費用相差無幾。而這正是曾經相信地暖“節能而舒適”且對地暖情有獨鐘的王志剛,現在對地暖非常失望的原因。也正因為此,在離3月15日還有兩周的時候,王志剛迫不及待地關掉了他家的地暖系統。
“都是施工企業惹的禍”
對于王志剛的這種遭遇,始終在大張旗鼓地推廣地暖技術的業內人士雖然深表同情但并不感到意外。很多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王志剛的遭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據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地面供暖委員會(簡稱地暖委)秘書長劉浩介紹,近年來,隨著地暖的逐步普及,地暖在應用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地暖委掌握的信息顯示,近年來地暖工程集中暴露的問題,并非讓很多人談之色變的“漏水”或“漏電”問題,而是類似發生在王志剛家里的地暖系統不熱的問題。
對此,劉浩憂慮地說:“這一問題,正在讓地暖蒙羞,讓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對地暖的優點產生了懷疑。”
劉浩的分析和憂慮在幾位地暖公司負責人的談話中得到驗證:北京三恒科貿有限公司、北京亞特偉達冷暖技術有限公司和石家莊天時地暖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他們近年來在推廣地暖的過程中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地暖不熱”傳聞的阻力。
對于諸如王志剛家里出現的地暖不熱的現象,地暖委的專家組組長鄧有源以不容置辯的口氣說:“這都是地暖施工企業尤其是那些不負責任的地暖施工企業惹的禍!”
鄧有源分析說,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完善,尤其是隨著《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簡稱“規程”)的推動,地暖施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地暖施工企業只要嚴格按規程的規定進行施工,完全可以確保地暖工程的質量。對此,各大城市知名樓盤所采用的地暖系統已經進行了證明,王志剛鄰居家的地暖也已經進行了證明。但是在利益的驅動下,很多經濟實體盲目涌入地暖施工領域,在這些掛著各類“地暖公司”名號的經濟實體中,有的原本就是以一把剪刀和一只卷尺為主要工具的夫妻店。正是那些技術水平低下的地暖施工企業不規范的施工給地暖工程帶來了很多隱患。
鄧有源以熱水地暖系統為例分析說,熱水地暖系統的設計是否正確、地暖管的鋪設位置、管徑的粗細、水管間隙的大小是否合理等都會影響采暖的效果。即便設計沒有問題,如果工人施工過程中沒有完全按設計圖紙操作,為降低成本而偷工減料,比如減少管子的鋪設長度,增大水管的間隙,也會造成地暖系統不熱。此外,如果工人在管道施工時不能正確把握管材的折彎程度,管道內熱水的流量就會受到影響,不能達到預期的采暖效果。如果管道內存有過多氣體,會造成管道斷流,系統失去平衡,就會造成采暖失敗。這些細節雖然規程中都有明確規定,但不負責任的地暖施工企業往往見利忘義,明知故犯,很容易造成像王志剛家那樣“不熱”或“冷熱不均”的問題。
無言的結局?
地暖系統不熱,這讓王志剛很無奈。而由于包括王志剛在內的部分消費者家里地暖系統不熱給地暖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樣讓地暖行業的有識之士感到無奈——消除這種負面影響至少在目前看來比較困難。
地暖行業的人大都清楚,地暖施工企業只要嚴格按照規程的規定進行施工,就完全可以鋪設出一套既節能又讓人感到舒適的地暖系統。但問題是,如果地暖施工企業不按規程進行施工,進而導致像王志剛家里地暖系統不熱這類問題的發生,地暖施工企業該具體承擔什么樣的責任,目前并沒法律和法規進行明確的界定。這種對消費者來說具有可操作性的驗收標準的缺失,造成了消費者在維權實踐中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拿王志剛來說,由于沒有驗收標準可供參考,當初在驗收新房的時候,他對地暖系統的惟一期望就是不漏水,至于水泥地面以下地暖系統材料的選擇是否正確、布局是否合理他沒有任何概念。因此,當他在物業的組織下親眼看到他家的地暖系統沒有漏水的時候,他“大大地松了一口氣”。而這種驗收標準的缺失,恰恰給那些不負責任的地暖施工企業創造了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部分地暖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往往有意無意地降低施工標準,一些見利忘義的施工企業干脆以不漏水為底線肆無忌憚地偷工減料,從而使隱蔽工程成為不折不扣的隱患工程。
而更讓這些有識之士無奈的是,本來由于法律法規的缺失和行政管理的缺位已經使地暖施工行業惡性競爭的行為非常嚴重,大量經濟實體盲目涌向地暖行業的狀況又使這種惡性競爭的程度進一步加劇。
在這種日趨白熱化的競爭中,為分到地暖施工領域的一塊蛋糕,部分地暖施工企業開始喪失質量原則,在行業內不斷挑起價格戰,把很多優秀的地暖施工企業也拖進價格戰的泥潭,加上部分不講質量原則的房地產建筑商和開發商的推波助瀾,使得地暖工程的報價一降再降。在這種糟糕的市場環境中,那些靠超低價格拿到項目的地暖施工企業自然處心積慮地通過偷工減料來保證其基本的經濟利益,進而造成了很多地暖不熱現象的發生。“在這種市場秩序下,地暖協會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對此,劉浩顯得很無奈。劉浩以北京市場為例分析說,北京市場上各種規模的地暖施工公司超過600家,但真正能夠令人放心的地暖公司至多有10幾家。而這10幾家之外的地暖公司,協會很難對他們進行規范。
“在目前的市場秩序下,我們只有通過扶持更多的優秀地暖施工企業,讓這些企業在行業中充分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來逐步規范地暖行業,通過他們的努力來擴大地暖行業的正面影響。”對于目前的無奈,劉浩說出了地暖委以后的工作指導思想。據劉浩介紹,地暖委目前己有數百家會員企業,這些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經受過市場考驗的優秀施工企業,他們所鋪設的地暖工程中不乏奧運工程在內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據了解,地暖委正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優秀地暖施工企業。劉浩希望借助本報向消費者、房地產建筑商、房地產開發商呼吁:要想節能并充分享受到地暖所帶來的舒適,就一定要選擇具有良好市場信譽的講質量原則的優秀的地暖公司。
“想說愛你不容易”
兩周前,當王志剛徹底關掉了他家燃氣壁掛爐的時候,他怔怔地看著這個為他家地暖系統提供熱源的設備哭笑不得地唱起了《想說愛你不容易》這首歌曲。
2007年6月份剛剛在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區買了新房的王志剛曾經對地暖“一往情深”,也曾經對開發商為他所在的樓盤鋪設了地暖系統而對開發商心存感激。然而,自2007年采暖季開始不久,他就發現他家的地暖并沒有給他帶來舒適的享受:在他以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簡稱“熱水地暖”)為主要供暖方式的家里,很多時候,他雖然感覺不是太冷,但總是感覺不太暖和;周末長時間呆在家里,他不但要穿上厚厚的毛衣,還要再加一件外套;他也只有裹著毛毯,才能充分享受到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愜意。在這種溫度條件下,想讓室內空氣更清新一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要想讓空氣清新,只能開窗通風,但開窗時間越長,室內溫度回升的時間也越長。為此王志剛每天只能開窗15分鐘。讓王志剛心里不平衡的是,和他戶型一樣的鄰居家卻總是暖意洋洋,王志剛在自己家里不得不穿的厚毛衣和外套在鄰居家反而成了累贅。更讓王志剛郁悶的是,他請地暖公司給自家的衛生間鋪設的發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簡稱“發熱電纜地暖”),連續運行了48個小時后地面仍然冷冰冰的。從此,他家的發熱電纜地暖系統就再也沒有啟動過。由于裝修之初完全期望發熱電纜地暖系統能配合浴霸確保他和家人在洗澡時溫暖而舒適,他壓根沒安裝其他供暖設施,因此,冬天在他家的衛生間里洗澡成為他們全家人最不堪忍受的事情。
不舒適也就罷了,如果能節省點燃氣費,王志剛心里也能平衡一點。可是,王志剛幾個月斷斷續續的燃氣記錄顯示:他家每天平均要耗掉12立方米的燃氣,如此算來,4個月的采暖期內他將耗掉1440立方米(12立方米×30×4)燃氣,按每立方米燃氣2.05元計算,他家一個采暖季的采暖費是2952元,這與集中供暖所需要的費用相差無幾。而這正是曾經相信地暖“節能而舒適”且對地暖情有獨鐘的王志剛,現在對地暖非常失望的原因。也正因為此,在離3月15日還有兩周的時候,王志剛迫不及待地關掉了他家的地暖系統。
“都是施工企業惹的禍”
對于王志剛的這種遭遇,始終在大張旗鼓地推廣地暖技術的業內人士雖然深表同情但并不感到意外。很多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王志剛的遭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據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地面供暖委員會(簡稱地暖委)秘書長劉浩介紹,近年來,隨著地暖的逐步普及,地暖在應用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地暖委掌握的信息顯示,近年來地暖工程集中暴露的問題,并非讓很多人談之色變的“漏水”或“漏電”問題,而是類似發生在王志剛家里的地暖系統不熱的問題。
對此,劉浩憂慮地說:“這一問題,正在讓地暖蒙羞,讓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對地暖的優點產生了懷疑。”
劉浩的分析和憂慮在幾位地暖公司負責人的談話中得到驗證:北京三恒科貿有限公司、北京亞特偉達冷暖技術有限公司和石家莊天時地暖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他們近年來在推廣地暖的過程中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地暖不熱”傳聞的阻力。
對于諸如王志剛家里出現的地暖不熱的現象,地暖委的專家組組長鄧有源以不容置辯的口氣說:“這都是地暖施工企業尤其是那些不負責任的地暖施工企業惹的禍!”
鄧有源分析說,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完善,尤其是隨著《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簡稱“規程”)的推動,地暖施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地暖施工企業只要嚴格按規程的規定進行施工,完全可以確保地暖工程的質量。對此,各大城市知名樓盤所采用的地暖系統已經進行了證明,王志剛鄰居家的地暖也已經進行了證明。但是在利益的驅動下,很多經濟實體盲目涌入地暖施工領域,在這些掛著各類“地暖公司”名號的經濟實體中,有的原本就是以一把剪刀和一只卷尺為主要工具的夫妻店。正是那些技術水平低下的地暖施工企業不規范的施工給地暖工程帶來了很多隱患。
鄧有源以熱水地暖系統為例分析說,熱水地暖系統的設計是否正確、地暖管的鋪設位置、管徑的粗細、水管間隙的大小是否合理等都會影響采暖的效果。即便設計沒有問題,如果工人施工過程中沒有完全按設計圖紙操作,為降低成本而偷工減料,比如減少管子的鋪設長度,增大水管的間隙,也會造成地暖系統不熱。此外,如果工人在管道施工時不能正確把握管材的折彎程度,管道內熱水的流量就會受到影響,不能達到預期的采暖效果。如果管道內存有過多氣體,會造成管道斷流,系統失去平衡,就會造成采暖失敗。這些細節雖然規程中都有明確規定,但不負責任的地暖施工企業往往見利忘義,明知故犯,很容易造成像王志剛家那樣“不熱”或“冷熱不均”的問題。
無言的結局?
地暖系統不熱,這讓王志剛很無奈。而由于包括王志剛在內的部分消費者家里地暖系統不熱給地暖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樣讓地暖行業的有識之士感到無奈——消除這種負面影響至少在目前看來比較困難。
地暖行業的人大都清楚,地暖施工企業只要嚴格按照規程的規定進行施工,就完全可以鋪設出一套既節能又讓人感到舒適的地暖系統。但問題是,如果地暖施工企業不按規程進行施工,進而導致像王志剛家里地暖系統不熱這類問題的發生,地暖施工企業該具體承擔什么樣的責任,目前并沒法律和法規進行明確的界定。這種對消費者來說具有可操作性的驗收標準的缺失,造成了消費者在維權實踐中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拿王志剛來說,由于沒有驗收標準可供參考,當初在驗收新房的時候,他對地暖系統的惟一期望就是不漏水,至于水泥地面以下地暖系統材料的選擇是否正確、布局是否合理他沒有任何概念。因此,當他在物業的組織下親眼看到他家的地暖系統沒有漏水的時候,他“大大地松了一口氣”。而這種驗收標準的缺失,恰恰給那些不負責任的地暖施工企業創造了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部分地暖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往往有意無意地降低施工標準,一些見利忘義的施工企業干脆以不漏水為底線肆無忌憚地偷工減料,從而使隱蔽工程成為不折不扣的隱患工程。
而更讓這些有識之士無奈的是,本來由于法律法規的缺失和行政管理的缺位已經使地暖施工行業惡性競爭的行為非常嚴重,大量經濟實體盲目涌向地暖行業的狀況又使這種惡性競爭的程度進一步加劇。
在這種日趨白熱化的競爭中,為分到地暖施工領域的一塊蛋糕,部分地暖施工企業開始喪失質量原則,在行業內不斷挑起價格戰,把很多優秀的地暖施工企業也拖進價格戰的泥潭,加上部分不講質量原則的房地產建筑商和開發商的推波助瀾,使得地暖工程的報價一降再降。在這種糟糕的市場環境中,那些靠超低價格拿到項目的地暖施工企業自然處心積慮地通過偷工減料來保證其基本的經濟利益,進而造成了很多地暖不熱現象的發生。“在這種市場秩序下,地暖協會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對此,劉浩顯得很無奈。劉浩以北京市場為例分析說,北京市場上各種規模的地暖施工公司超過600家,但真正能夠令人放心的地暖公司至多有10幾家。而這10幾家之外的地暖公司,協會很難對他們進行規范。
“在目前的市場秩序下,我們只有通過扶持更多的優秀地暖施工企業,讓這些企業在行業中充分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來逐步規范地暖行業,通過他們的努力來擴大地暖行業的正面影響。”對于目前的無奈,劉浩說出了地暖委以后的工作指導思想。據劉浩介紹,地暖委目前己有數百家會員企業,這些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經受過市場考驗的優秀施工企業,他們所鋪設的地暖工程中不乏奧運工程在內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據了解,地暖委正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優秀地暖施工企業。劉浩希望借助本報向消費者、房地產建筑商、房地產開發商呼吁:要想節能并充分享受到地暖所帶來的舒適,就一定要選擇具有良好市場信譽的講質量原則的優秀的地暖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