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力、燃氣、自來水供應、供熱計量四部分分屬不同部門管理,有的是事業單位、有些是國有企業、有些是經營性公司,管理界限沒有重合點,要想把四家單位的業務集合到一起,且把數據各自分發給不同部門,就要突破行政管理、業務結算、管理界限等諸多問題。
對于在電力系統、燃氣、自來水供應、供熱計量各自系統內單獨進行采集是可以的,除了電力系統是全國性大公司外,其他三家都是區域性的公司,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市場人員進行推廣,這些區域公司的管理人員素質、業務水平、對于新技術的接受程度大不相同,考慮到區域性公司的壟斷特性,要想進行系統的廣泛的搶占燃氣、自來水、供熱集抄市場份額,需要突破很大的人為的障礙。
如何突破呢?
對于應用四表/三表集抄的現場管理單位,現在除了四家單位外,還存在一個很多的相對獨立的管理單位,那就是物業公司、大中型企業、小、中、大學校、企業所屬社區、醫院、學校等后勤單位;這些都是公用事業管理部門的系統外業務綜合管理單位,相當于一個小社會;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他們對四表/三表集抄技術、計量產品特性沒有專業的認識、對于產品的選擇性沒有壟斷性。但是這些部門存在很大的選擇隨意性,面臨的問題是,市場推廣人員如何能找到市場關系的突破口?這樣的管理單位很多,但是找到采購或決策人員也并非容易的事情。
但是這些部門存在一個優點,那就是與他們做生意,產品利潤率比較高,盡市場成本較高。對于習慣跟政府性質的電力單位打交道企業來講,如果改善對待單一客戶那種公關方式的市場行為,需要更多的勤奮。
目前市場上應用四表/三表集抄的有:
1)大學校園公用能源信息采集及管理
2)鋼鐵企業公用能源采集及管理
3)石化企業能源管理及采集
4)石油企業連鎖加油站能源管理
5)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能源管理
6)醫院系統能源管理
7)連鎖快餐企業能源管理
8)連鎖超市企業能源管理
9)大中型制造型企業
………
4。四表/三表集抄技術發展
四表/三表集抄現在可選擇的組網方式多種多樣,目前市場上應用較多的就是總線技術和PLC電力線載波技術;但是也存在一個巨大的難題,那就是很多采集設備需要電源,但處于安全或位置限定,又無法取電,如管道燃氣表,它屬于依然易爆采集設備,如果處理不當或技術不過關,很可能出現問題。諸如此類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去解決;目前四表/三表集抄系統主要的構成主要分為三部分:數據應用管理平臺、通訊信道、現場采集設備三部分;
1)數據應用管理平臺
數據應用平臺比較容易實現,因為物聯網的發展,
其實現技術出現了大的改變。以往我們都是采用的規模比較小的C/S(服務器/客戶端)架構,如果用戶存在要安裝多個應用客戶端的時候都要進行客戶端全新安裝,且只能應用在局域網內運行;而隨著互聯網的不斷走入尋常人家或社區,再伴隨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就提出了B/S(browser/sever)架構要求,即服務器設置、瀏覽位置不限的網頁瀏覽方式。
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人們對于信息的公開、共享、即拿即取的需要,門戶網址的建立成了一種新的市場需求,互動化應用、便民繳費、投訴在線處理等等需求也隨之出現。這些對于關系國計民生的,跟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需要有償使用的公用資源的集中管理需求日益迫切。所以,目前的數據應用平臺管理技術還是處于過渡期,未來不長的時間內將呈現技術的互動應用化、信息采集集中化、繳費實時化、信息管理順時化、歷史資源使用即時查詢化、信息公開化等特點,這是的數據應用管理軟件將由門戶網站、聯網繳費接口、信息收集處理后臺、互動化信息采集平臺、實時欠費提醒等業務模塊,目前流行的是采用J2EE技術、利用桌上電腦、手機、移動電腦、平板電腦等進行多種應用。
2)通訊信道實現技術
國內對四表/三表集抄沒有統一的數據幀識別標準,燃氣、水務、供熱、電力各自成一體系,各個廠家的互聯互通性基本不存在。這就限制了使用四表/三表集成的客戶的多種應用集成愿望,造成了同一個單位,只要進行四表/三表集抄就得選擇同一家供應商,如果出現這家供應商在某一方面是強項,而在另一方面是弱項的局面,那么,無疑對于需求方來講是絕對不愿意看見的。
所以,互聯互通的標準協議還需在高一級層面上去統一,但是目前四家單位分屬不同上級部門,有的是強勢部門,如電力,有的是弱勢部門如,燃氣、水務等;協調工作難易開展,還不能出現國家一個產品,多種協議的局面。絕處逢生,要的是各個廠商的聯名起草,且要征得標準委的統一。
缺乏統一標準維護起草委員會
目前,燃氣、水務、供熱、電力各系統標準是由各個部分單獨維護的,但對于系統外的如商業、企業、建筑節能等高度集成領域的互聯互通標準,直到現在也沒有標準起草和維護委員會,而一個行業的發展,如果沒有這樣標準出現,無疑是會影響到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3)現場計量及采集終端技術
a)電能表
目前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都有統一的標準,表計都具有RS485、PLC、微功率無線的通訊功能,通訊協議也是非常全面,標準制定的比較完善。在四表/三表集抄中應用的總線協議,
在電力部門是很少用到的,如Modbus、MeterBus、LonWorks、CAN。電力部門是一個比較強勢的單位,在整個公用事業的國家部委中也是一樣。
b)水表
城市自來水供應是關系關系國計民生的事情,國家對于城市飲用水供應也借鑒了電力部門的管理政策,“誰用水,誰交錢”;并制定了《城市供水管理辦法》《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所以現在的水表安裝已經是深入到了居民家中,并且按使用容量收費也使居民所認同的。
水表的安裝現在主要是在單元樓外的地方集中安裝或在入戶前的地方進行分散安裝,水表安裝的特點:
安裝位置一般在戶外,容易受到腐蝕
安裝地下管網井中,容易漏電;
如果要實行預付費,就要安裝輔助電磁閥門;
通訊信道選擇上,受到環境的影響,成本較難控制;
目前受到市面對于新小區,水表都是集中安裝地面上的箱體中,通訊一般采用總線或微功率無線的方式都可以達到集抄的目的。可以采用的有zigbee、PLC電力線載波、meter-bus、Lonworks總線技術。脈沖采集和光電直讀水表存在不穩定因素,容易受到通訊的干擾和自身脈沖量的自丟失,影響準確度;
c)燃氣表
燃氣表是屬于是市政管理的重要部門,每個地方都有屬于市政的燃氣公司,主要是應用在管道燃氣的計量。由于燃氣管網的安全性比較重要,一般燃氣表的安放位置都在沒有明細經常暴露外部的地方,如現在大部分的燃氣表都在居民家中,也有部分安裝地下安裝井中,但是很多燃氣公司是反對將燃氣表安放在戶外的,因為從燃氣表到使用燃氣燥之間距離越長,燃氣計量損失越大,而且容易發生不可測的危險。
燃氣表安裝特點:
管道燃氣屬于易燃易爆設施,其燃氣表計也使如此;
一般安裝居民家中;
通過總線方式通訊難度較大,布線較難,成本高;
微功率無線通訊比較方便,但是通訊距離受到限制;
電力線載波通訊,安全難易保證,燃氣公司不容易接受;但是成本和性價比最好的通訊方式;
d)熱計量表
2008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頒布施行,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家采取措施,對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筑分步驟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應當按照規定安裝用熱計量裝置”。至此,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被納入國家法律體系。
供熱計量只在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存在,而且是季節性的,計量技術是個高端技術,
尤其是熱流量測量技術;這個在國內大部分的技術都是仿照西方的技術,而且市場上大部分一流的供應商都與國外合作。這也許是國內熱計量技術起步晚所決定的;
熱計量精度計量比較難易控制
一般安裝在進戶前的地方,表計容易發生溫度漂移,產生計量誤差;
結論:
1)四表/三表集抄市場廣闊,機會也很大,但存在市場機會難易有效跟蹤,市場關系網比較復雜;
2)技術實現難度不大,但集成難度較高,原因是標準在短時間內無法統一;
3)能效管理不單單包括能量采集,還包括能量結算、負荷預警、信息公開、安放報警等多方面;
4)采集設備的研發更趨向于工業集成,而不應該停留在單一表型外型及采集觀念。文章:中國儀表網
國家住建部標準制定情況:
2010年6月開始執行的行業標準《住宅遠傳抄表系統》(JG/T162-2009),便是在JG/T162-2004僅執行了兩年基礎上重新修訂;新修訂的標準修改了數據專線傳輸的定義,增加了數據電力載波、無線專網、網絡傳輸的定義,刪除了數字遠傳表的定義,增加了熱量表的相關內容;
2006年頒布了《電子遠傳水表》(CJ/T224-2006)、2008年針對營業收費頒布了《城鎮供水營業收費管理信息系統》(CJ/T298-2008)等標準。
隨著近幾年直讀式遠傳水表技術的日趨成熟,按照住建部《201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歸口工業產品行業標準制定、修訂計劃》要求,新制定的《電子直讀式水表》已于今年7月完成了送審稿審查。
根據住建部《綠色廚衛系列化產品研究開發》的要求,為了提高住宅能源、資源的消耗計量管理與遠傳抄表系統的建設水平,改變入戶抄表收費模式,為居民提供舒適、安靜、安全的生活空間,在頒布了若干規范、標準的基礎上,由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廚衛所牽頭主編的《住宅遠傳抄表系統工程建筑設計圖集》,已由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城鎮燃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從1997年建設部62號部長令《城市燃氣管理辦法》頒布時開始籌劃,2004年受建設部城建司委托由協會開始起草,
本文來源于:中國供熱信息網,原文地址:http://www。china-heating。com/news/2012/15953_4。html
2006年初由建設部城建司報至法規司,2007年報至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經過三輪面向全國征求意見,于2010年底由國務院批準,自2011年3月1日起實施。《條例》確立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燃氣行業主管機關的地位,包括規劃編制、市場準入、安全責任、服務標準、統計分析等管理內容。
2000年,中國政府主管部門—建設部發布《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
2001年,中國第一部《熱量表》技術標準頒布執行。
2003年以來,中國先后頒布了《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3部法律法規,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意見》等14個政策文件,頒布了《供熱計量技術規程》等4個產品標準。供熱計量改革的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基本建立。
2008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頒布施行,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家采取措施,對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筑分步驟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應當按照規定安裝用熱計量裝置”。至此,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被納入國家法律體系。
2010年2月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意見》(建城〔2010〕14號),要求建立健全供熱計量技術體系,從2010年開始,用兩年時間,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全部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并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十二五”期間北方采暖地區地級以上城市達到節能50%強制性標準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實現按用熱量計價收費。
對于在電力系統、燃氣、自來水供應、供熱計量各自系統內單獨進行采集是可以的,除了電力系統是全國性大公司外,其他三家都是區域性的公司,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市場人員進行推廣,這些區域公司的管理人員素質、業務水平、對于新技術的接受程度大不相同,考慮到區域性公司的壟斷特性,要想進行系統的廣泛的搶占燃氣、自來水、供熱集抄市場份額,需要突破很大的人為的障礙。
如何突破呢?
對于應用四表/三表集抄的現場管理單位,現在除了四家單位外,還存在一個很多的相對獨立的管理單位,那就是物業公司、大中型企業、小、中、大學校、企業所屬社區、醫院、學校等后勤單位;這些都是公用事業管理部門的系統外業務綜合管理單位,相當于一個小社會;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他們對四表/三表集抄技術、計量產品特性沒有專業的認識、對于產品的選擇性沒有壟斷性。但是這些部門存在很大的選擇隨意性,面臨的問題是,市場推廣人員如何能找到市場關系的突破口?這樣的管理單位很多,但是找到采購或決策人員也并非容易的事情。
但是這些部門存在一個優點,那就是與他們做生意,產品利潤率比較高,盡市場成本較高。對于習慣跟政府性質的電力單位打交道企業來講,如果改善對待單一客戶那種公關方式的市場行為,需要更多的勤奮。
目前市場上應用四表/三表集抄的有:
1)大學校園公用能源信息采集及管理
2)鋼鐵企業公用能源采集及管理
3)石化企業能源管理及采集
4)石油企業連鎖加油站能源管理
5)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能源管理
6)醫院系統能源管理
7)連鎖快餐企業能源管理
8)連鎖超市企業能源管理
9)大中型制造型企業
………
4。四表/三表集抄技術發展
四表/三表集抄現在可選擇的組網方式多種多樣,目前市場上應用較多的就是總線技術和PLC電力線載波技術;但是也存在一個巨大的難題,那就是很多采集設備需要電源,但處于安全或位置限定,又無法取電,如管道燃氣表,它屬于依然易爆采集設備,如果處理不當或技術不過關,很可能出現問題。諸如此類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去解決;目前四表/三表集抄系統主要的構成主要分為三部分:數據應用管理平臺、通訊信道、現場采集設備三部分;
1)數據應用管理平臺
數據應用平臺比較容易實現,因為物聯網的發展,
其實現技術出現了大的改變。以往我們都是采用的規模比較小的C/S(服務器/客戶端)架構,如果用戶存在要安裝多個應用客戶端的時候都要進行客戶端全新安裝,且只能應用在局域網內運行;而隨著互聯網的不斷走入尋常人家或社區,再伴隨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就提出了B/S(browser/sever)架構要求,即服務器設置、瀏覽位置不限的網頁瀏覽方式。
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人們對于信息的公開、共享、即拿即取的需要,門戶網址的建立成了一種新的市場需求,互動化應用、便民繳費、投訴在線處理等等需求也隨之出現。這些對于關系國計民生的,跟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需要有償使用的公用資源的集中管理需求日益迫切。所以,目前的數據應用平臺管理技術還是處于過渡期,未來不長的時間內將呈現技術的互動應用化、信息采集集中化、繳費實時化、信息管理順時化、歷史資源使用即時查詢化、信息公開化等特點,這是的數據應用管理軟件將由門戶網站、聯網繳費接口、信息收集處理后臺、互動化信息采集平臺、實時欠費提醒等業務模塊,目前流行的是采用J2EE技術、利用桌上電腦、手機、移動電腦、平板電腦等進行多種應用。
2)通訊信道實現技術
國內對四表/三表集抄沒有統一的數據幀識別標準,燃氣、水務、供熱、電力各自成一體系,各個廠家的互聯互通性基本不存在。這就限制了使用四表/三表集成的客戶的多種應用集成愿望,造成了同一個單位,只要進行四表/三表集抄就得選擇同一家供應商,如果出現這家供應商在某一方面是強項,而在另一方面是弱項的局面,那么,無疑對于需求方來講是絕對不愿意看見的。
所以,互聯互通的標準協議還需在高一級層面上去統一,但是目前四家單位分屬不同上級部門,有的是強勢部門,如電力,有的是弱勢部門如,燃氣、水務等;協調工作難易開展,還不能出現國家一個產品,多種協議的局面。絕處逢生,要的是各個廠商的聯名起草,且要征得標準委的統一。
缺乏統一標準維護起草委員會
目前,燃氣、水務、供熱、電力各系統標準是由各個部分單獨維護的,但對于系統外的如商業、企業、建筑節能等高度集成領域的互聯互通標準,直到現在也沒有標準起草和維護委員會,而一個行業的發展,如果沒有這樣標準出現,無疑是會影響到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3)現場計量及采集終端技術
a)電能表
目前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都有統一的標準,表計都具有RS485、PLC、微功率無線的通訊功能,通訊協議也是非常全面,標準制定的比較完善。在四表/三表集抄中應用的總線協議,
在電力部門是很少用到的,如Modbus、MeterBus、LonWorks、CAN。電力部門是一個比較強勢的單位,在整個公用事業的國家部委中也是一樣。
b)水表
城市自來水供應是關系關系國計民生的事情,國家對于城市飲用水供應也借鑒了電力部門的管理政策,“誰用水,誰交錢”;并制定了《城市供水管理辦法》《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所以現在的水表安裝已經是深入到了居民家中,并且按使用容量收費也使居民所認同的。
水表的安裝現在主要是在單元樓外的地方集中安裝或在入戶前的地方進行分散安裝,水表安裝的特點:
安裝位置一般在戶外,容易受到腐蝕
安裝地下管網井中,容易漏電;
如果要實行預付費,就要安裝輔助電磁閥門;
通訊信道選擇上,受到環境的影響,成本較難控制;
目前受到市面對于新小區,水表都是集中安裝地面上的箱體中,通訊一般采用總線或微功率無線的方式都可以達到集抄的目的。可以采用的有zigbee、PLC電力線載波、meter-bus、Lonworks總線技術。脈沖采集和光電直讀水表存在不穩定因素,容易受到通訊的干擾和自身脈沖量的自丟失,影響準確度;
c)燃氣表
燃氣表是屬于是市政管理的重要部門,每個地方都有屬于市政的燃氣公司,主要是應用在管道燃氣的計量。由于燃氣管網的安全性比較重要,一般燃氣表的安放位置都在沒有明細經常暴露外部的地方,如現在大部分的燃氣表都在居民家中,也有部分安裝地下安裝井中,但是很多燃氣公司是反對將燃氣表安放在戶外的,因為從燃氣表到使用燃氣燥之間距離越長,燃氣計量損失越大,而且容易發生不可測的危險。
燃氣表安裝特點:
管道燃氣屬于易燃易爆設施,其燃氣表計也使如此;
一般安裝居民家中;
通過總線方式通訊難度較大,布線較難,成本高;
微功率無線通訊比較方便,但是通訊距離受到限制;
電力線載波通訊,安全難易保證,燃氣公司不容易接受;但是成本和性價比最好的通訊方式;
d)熱計量表
2008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頒布施行,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家采取措施,對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筑分步驟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應當按照規定安裝用熱計量裝置”。至此,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被納入國家法律體系。
供熱計量只在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存在,而且是季節性的,計量技術是個高端技術,
尤其是熱流量測量技術;這個在國內大部分的技術都是仿照西方的技術,而且市場上大部分一流的供應商都與國外合作。這也許是國內熱計量技術起步晚所決定的;
熱計量精度計量比較難易控制
一般安裝在進戶前的地方,表計容易發生溫度漂移,產生計量誤差;
結論:
1)四表/三表集抄市場廣闊,機會也很大,但存在市場機會難易有效跟蹤,市場關系網比較復雜;
2)技術實現難度不大,但集成難度較高,原因是標準在短時間內無法統一;
3)能效管理不單單包括能量采集,還包括能量結算、負荷預警、信息公開、安放報警等多方面;
4)采集設備的研發更趨向于工業集成,而不應該停留在單一表型外型及采集觀念。文章:中國儀表網
國家住建部標準制定情況:
2010年6月開始執行的行業標準《住宅遠傳抄表系統》(JG/T162-2009),便是在JG/T162-2004僅執行了兩年基礎上重新修訂;新修訂的標準修改了數據專線傳輸的定義,增加了數據電力載波、無線專網、網絡傳輸的定義,刪除了數字遠傳表的定義,增加了熱量表的相關內容;
2006年頒布了《電子遠傳水表》(CJ/T224-2006)、2008年針對營業收費頒布了《城鎮供水營業收費管理信息系統》(CJ/T298-2008)等標準。
隨著近幾年直讀式遠傳水表技術的日趨成熟,按照住建部《201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歸口工業產品行業標準制定、修訂計劃》要求,新制定的《電子直讀式水表》已于今年7月完成了送審稿審查。
根據住建部《綠色廚衛系列化產品研究開發》的要求,為了提高住宅能源、資源的消耗計量管理與遠傳抄表系統的建設水平,改變入戶抄表收費模式,為居民提供舒適、安靜、安全的生活空間,在頒布了若干規范、標準的基礎上,由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廚衛所牽頭主編的《住宅遠傳抄表系統工程建筑設計圖集》,已由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城鎮燃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從1997年建設部62號部長令《城市燃氣管理辦法》頒布時開始籌劃,2004年受建設部城建司委托由協會開始起草,
本文來源于:中國供熱信息網,原文地址:http://www。china-heating。com/news/2012/15953_4。html
2006年初由建設部城建司報至法規司,2007年報至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經過三輪面向全國征求意見,于2010年底由國務院批準,自2011年3月1日起實施。《條例》確立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燃氣行業主管機關的地位,包括規劃編制、市場準入、安全責任、服務標準、統計分析等管理內容。
2000年,中國政府主管部門—建設部發布《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
2001年,中國第一部《熱量表》技術標準頒布執行。
2003年以來,中國先后頒布了《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3部法律法規,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意見》等14個政策文件,頒布了《供熱計量技術規程》等4個產品標準。供熱計量改革的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基本建立。
2008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頒布施行,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家采取措施,對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筑分步驟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應當按照規定安裝用熱計量裝置”。至此,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被納入國家法律體系。
2010年2月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意見》(建城〔2010〕14號),要求建立健全供熱計量技術體系,從2010年開始,用兩年時間,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全部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并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十二五”期間北方采暖地區地級以上城市達到節能50%強制性標準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實現按用熱量計價收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