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19日審議并原則同意“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該方案與即將發布的《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一并,在構成了“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藍圖的同時,也構成了“十二五”節能減排資本市場的投資藍圖。
“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獲通過
此次會議審議并原則同意“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以及節能目標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研究部署相關工作。會議指出,“十一五”期間,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基本實現了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我國以能源消費年均6.6%的增速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11.2%的增速。節能減排工作有力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提高了全社會節能環保意識,遏制了能源消耗強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上升的勢頭,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大亮點,并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會議強調,“十二五”期間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關鍵時期。要繼續把節能減排作為調結構、擴內需、促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減緩和適應全球氣候變化、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務求取得預期成效。
會議提出,“十二五”節能減排有六項措施: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減排,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推廣使用先進技術,加強節能減排管理,完善節能減排長效機制。
資源環境稅費改革或加快 眾行業迎發展機遇
據知情人士透露,未來將有一系列涉及節能減排的重大政策陸續出臺,包括落實地方負責人考核獎懲制度、節能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和管理辦法等。據介紹,“十二五”期間的節能減排力度更大、標準更高、措施更有力。
“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將作為調結構、擴內需、促發展的重要抓手。
會議明確了節能減排促進經濟轉型的發力方向: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重視發展公共交通,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智能建筑,推廣使用經濟高效的生活節能產品,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鼓勵發展第三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著力抓好節能重點工程、環境治理重點工程、循環經濟重點工程;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推進資源稅費和環境稅改革。
分析人士指出,節能減排在促進我國產業升級、經濟和社會轉型,為我們創造更美好生活的同時,也為眾多行業帶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
主題投資面臨機會 相關公司將獲利好
業內人士稱,重點領域節能減排、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推廣使用先進技術、加強節能減排管理和完善節能減排產銷機制6個方面,將成為“十二五”節能減排的重點。
具體而言,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包括工業節能、交通節能、建筑節能和生活節能。會議中提到的加強節能減排管理,主要涉及到鼓勵企業建立節能計量、臺賬和統計制度,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等幾方面,這無疑會給合同能源管理類的上市公司帶來同樣利好。而推進資源綜合利用作為節能減排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內容包括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和煤層氣、煤矸石、大宗工業廢棄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其中,垃圾焚燒發電和供熱、填埋氣體發電,作為資源綜合利用的重點領域,在“十二五”期間也將獲得大力推廣。
會議還提到,要完善節能減排長效機制,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推進資源稅費和環境稅改革。可以預見的是,“十二五”期間,煤、電、水、成品油、天然氣等資源類價格的產品的理順,目前看來主要是提價。從行業角度講,占據資源類產品壟斷地位的相關公司,也將在此輪改革中充分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