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春市政協部門一份公開資料顯示:長春打造太陽能城市極具優勢。經估算,長春市陸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陽能相當于3.5億噸標準煤的能量,約可折算為3970億千瓦時的電能,相當于30個長春市2007年度的發電能力。長春冬季的供暖每年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資源,歐洲的德國等國家,太陽能供暖系統約為整個太陽能熱利用的20%-50%。長春可嘗試性對部分新建住宅和辦公樓開展太陽能供暖。
據了解,太陽能采暖供熱原理是,利用日光加熱建筑物室內的水或空氣。有兩種太陽能供暖法:被動法和主動法。被動供暖法依靠建筑設計向建筑物供暖。建筑物的位置、結構和材料,全可利用來盡量加強所受日照的供暖(和照明)效果,從而降低甚至取消燃料的需要量。
在主動供暖法中,利用機械方法貯存、聚集和在建筑物內分配太陽能,以提供熱水或空間供暖。照射在建筑物的集能器陣列上的日光,被轉換為熱能,傳給載熱流體(通常是液體,較少用空氣),后者隨后被泵送到轉換、貯存和分配系統。
在此方法的居民供熱費用方面,一家經營太陽能設備的廠家表示,如果按100平方米計算,設備成本費和安裝費用等,大約是每平方米300元至400元左右,在安裝到位后,每年的維護費用不超過200元。
通過對比,在費用方面,跟電采暖類似,屬于一次性投資,多年受益的舉措。
什么樣的供熱區域適合太陽能采暖?太陽能采暖設備,目前在農村使用比較多,因為農村的屋頂屬于自己家,是否可以安裝太陽能設備自己家說的算。而在城市里安裝太陽能設備,是比較麻煩的。很多家庭都因為沒有地方安裝而放棄。
同時,太陽能采暖還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如果遇到連續性的陰天,那采暖就成問題了!
這類供暖方式適用人群主要是獨立房屋的農村百姓,樓頂允許安裝太陽能設備的小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