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參觀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項目運行情況。白雪/攝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白雪
當前,在工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低位能量沒有得到有效利用,甚至成為危害環境的廢棄物。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低位能量的高效利用,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與社會意義。
據了解,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二期項目乙二醇及碳酸二甲酯裝置正常有約430噸/小時、130℃左右的蒸汽冷凝液,需經空冷器降溫至45℃送往脫鹽水混床處理回用。這部分低溫熱能如何合理利用,對中鹽紅四方公司來講成為了“頭等大事”。為此該公司一直在積極尋找綠色節能技術,而由安徽沃特普爾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項基于TC多元工質的低品位余熱制冷(零下)技術基本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該技術能夠提升余熱回收利用效率、節約用電成本、降低運維費用、減少碳排放等,每年可創造節能經濟價值超過700萬元。
在近日由國家節能中心主辦,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沃特普爾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承辦的先進節能低碳技術系列現場交流會——“低品位熱驅動制冷(零下)技術及裝備應用”現場交流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節能中心相關負責人,多位行業專家,以及數十家相關行業單位代表共同探討了此項技術。
新技術較電驅冰機可節電90%以上
國家節能中心主任徐強在會上指出,我國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面臨嚴峻的能源短缺問題,節能作為國際公認的最快捷、最便宜和最干凈的“第一能源”,可以從源頭上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減輕末端治理的挑戰和壓力。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節能技術設備研發和制造并提供專業節能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安徽沃特普爾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第一能源”,最大程度實現能源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其擁有的基于TC多元工質的低品位余熱制冷(零下)技術,解決了傳統電驅式制冷方式耗電量大、噪聲污染大、運維費用高等問題,是國家節能中心重點關注和跟蹤的技術之一。
會上,安徽沃特普爾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蒸汽冷凝液余熱深度制冷項目”的研發和項目實施單位,對該項目做了整體介紹。安徽沃特普爾節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谷俊杰教授介紹了該技術的優勢:“利用低品位廢預熱制取零度以下冷源;廢余熱回收利用率高;較電驅冰機相比可節電90%以上;拓展了熱驅動制冷技術的制冷深度;工質穩定性強、無水無油無衰減;動設備少,噪音低、維護量低;制冷負荷可在0~120%自適應調節等。”
每年減少碳排放達1.2萬噸
目前該技術裝備已在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工業低品位廢余熱驅動冷凍機組全球首臺套項目的成功實施。
中鹽紅四方作為技術使用單位作了項目運行報告:“該廢余熱驅動冷凍機組額定制冷量4000千瓦,節電率達95%以上,年可節約電費月600多萬元;替代電驅式冷凍機組額定功率2240千瓦,年創造節能經濟價值約732萬元。此外,每年還可減少碳排放1.2萬噸。”
在對中鹽紅四方項目實際運行情況進行現場觀摩后,各方代表圍繞該系統的技術優勢展開了充分交流,并從政策扶持、設計理念和用戶需求等方面提出了多方位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該技術采用單級吸收式制冷,首次實現了規模化工業應用;該技術首創了新型TC復合工質,組分中無水無油,綠色環保,無溫室效應;在相同制冷量下,該技術裝備電耗僅為電驅式制冷設備的5%~10%。動設備少、噪音低、運行穩定、可靠性高、運行維護成本低。制冷量和溫度調節范圍寬,系統連續運行3年以上無衰減;節能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會上,行業專家對該項目進行了全面評估,同時也對該項目給予了高度肯定。
行業專家認為,該技術是余熱利用方式的重要補充,解決了低品位能源利用問題,在高耗能工業領域、農業分布式冷庫建設以及區域集中供冷方面都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