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29日,第四屆國際溶劑與水熱協會學術大會(4th ISHAC) 在法國波爾多召開。吉林大學納微構筑化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馮守華院士參會,并作為本屆國際溶劑與水熱協會主席,在開幕式上致辭同時做了題為“水熱合成先進材料”的第一個大會報告。
會議期間,馮守華主持召開了國際溶劑與水熱協會理事會,討論了國際協會組織機構改革、會員發展、企業聯合、經費支持、下屆會議主題以及研究發展趨勢等國際協會普遍關心的問題。馮守華還主持了“國際溶劑與水熱協會終身成就獎”頒獎儀式。會上,馮守華向與會專家學者介紹了吉林大學納微構筑化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的發展及國際人才招聘情況,并與波爾多大學創新材料研究所洽談了未來的合作意向。
國際溶劑與水熱協會學術大會每兩年召開一次,前三屆會議分別在英國諾丁漢、中國北京和美國奧斯汀舉辦。會議旨在為全球水熱與溶劑熱學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發展溶劑與水熱化學,為社會提供材料綠色合成技術、超臨界提取和水氧化環保技術,以及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材料。
國際上該領域研究持續發熱方興未艾,中國的溶劑與水熱研究發展迅速,在國際上位居領先地位。2013年以來中國發表的溶劑與水熱SCI論文網上統計為10428篇,相當于其他國家發表該領域SCI論文的總和(10995篇)。
納微構筑化學(NMAC)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于2014年6月由教育部批準建設,NMAC依托吉林大學理論化學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外方協議合作單位為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美國羅格斯大學和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主要針對具有特定結構與功能的納微新物質創造及其高效轉化等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協同研究。(消息來源:納微構筑化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