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全文:
各會員單位: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煤炭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力投入煤礦復工復產之中,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實現了全面復工復產,為抗擊疫情保障全國煤炭供應做出了貢獻。隨著我國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果,煤礦依然保持復產保供生產狀態,而下游行業企業復工復產還在進行之中,短期內形成了明顯的市場供大于求形勢,全社會庫存居高不下,市場價格大幅下降,煤炭市場恐慌情緒增加,企業經營壓力加大。但必須看到,我國具有市場規模優勢、較強內需潛力和較大的經濟韌性,回旋余地充足,3月份以來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工業產出規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宏觀經濟企穩回升、長期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
為鞏固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深化改革攻堅,推進現代化煤炭經濟體系建設,提高行業發展質量,緩解抗擊疫情期間部分煤礦采掘關系失調、安全隱患增加的問題,盡快恢復正常的煤礦生產秩序,促進煤炭長期安全穩定生產,為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向會員單位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堅持科學組織生產銷售。遵循煤礦安全生產規律,根據井型規模維護正常的采掘關系,防止出現嚴重的采掘失衡;科學組織煤礦生產,根據市場需求,有序釋放產能,嚴禁超能力生產。在煤炭市場出現嚴重供大于求的形勢下,實施階段性減量化生產,維護市場供需平衡。在煤礦生產制度安排上,推行產銷協同戰略,堅持市場導向,按合同組織生產和銷售,按用戶的社會誠信度分類管理,優先保障優質客戶需求。
二、推動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中長期合同制度是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煤炭企業科學組織煤礦生產安排的重要依據。部分重點用戶不簽訂中長期合同,已經嚴重影響了煤炭企業全年煤礦生產經營計劃安排。煤炭企業要繼續主動與用戶銜接,盡快完成與部分電力企業的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要求,堅定不移地執行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準價+浮動價”的市場化定價機制,充分發揮煤炭中長期合同“壓艙石”作用,鞏固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
三、維護煤炭市場價格穩定。維護煤炭市場價格在綠色區間波動,是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行業發展質量,促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重要基礎。大型煤炭企業要充分發揮穩定市場的帶頭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把價格穩定在綠色區間,防止煤炭價格大起大落。要規范煤炭價格指數使用,堅持使用系統完善、運行良好、有代表性的中國煤炭價格指數、環渤海價格指數等綜合價格指數和區域性價格指數指導現貨定價,促進煤炭市場定價科學性和合理性。
四、發揮協調機制作用。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相關機構和大型企業等的作用,健全完善相關協調機制,引導煤炭上下游行業企業,維護煤炭產業鏈健康有序發展,積極主動做好產需銜接,促進煤炭市場平穩運行。加強行業自律,抵制低價傾銷和惡性競爭,避免互相擠占市場,推動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市場化定價機制落實到實處。
五、確保煤礦安全生產。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煤礦安全生產理念,堅持管理、培訓、裝備、科技并重的原則,加大煤礦安全投入,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技術裝備水平,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加大煤礦安全隱患排查力度,堅持不安全不生產,嚴禁超能力生產;加大煤礦粉塵治理,加強井下個人防護,提高煤礦工人職業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