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24日·濟南市
“第二屆城市能源規劃高峰論壇”
——儲熱與零碳園區主題會議
即將召開
會議采用線上報名,
通過以下鏈接報名或掃碼報名
最后席位 先到先得
報名時間:2025年5月21日截止
報名鏈接:
https://china-heating.org.cn/meeting/742510200.html

掃碼報名
江億,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教育部建筑節能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科技委委員,北京市政府顧問團顧問;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副理事長,全國暖通空調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城市研究會副理事長。從事建筑節能領域的研究工作,參與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和政策機制的研究,系統地提出我國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和相關政策機制。曾獲兩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多項省市部科技獎。
凌文,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科協主席。曾任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董事長,神華集團總經理,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山東省副省長等職務。是我國第一代系統工程博士、博士后。長期致力于應用系統工程理論解決重大工程問題,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國家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國家產學研合作突出貢獻獎,主持并直接操盤創立中國氫能聯盟并出任第一屆理事長。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金融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博士后。
謝秋野,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歷任中南電力設計院院長、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黨委書記、院長,現任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高級顧問。長期從事能源、電力設計規劃研究工作。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核能智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清潔低碳發電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綜合智慧能源專家委主任。
白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研究員,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博士,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總體組成員。長期從事能源經濟、節能低碳、能源科技、綠色產業與綠色金融、生態文明等方面的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發表科研論文60余篇,獨著、合著出版書籍50余部。
孫正運,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人工智能專委會主任委員。歷任華北電網公司副總經理,河北省電力公司總經理,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院長,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兼西北分部主任,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總信息師。長期從事特高壓和跨區電網運行,管理工作,以及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領域、信息化方面工作。
陳呂軍
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工業園區綠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陳呂軍,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F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工業園區綠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環境保護生態工業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工業園區綠色低碳發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7項。致力于工業園區綠色低碳循環生態化發展研究與實踐,全力推進產業生態化研究,為中國工業園區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方法與案例。
許竹升,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原黨組成員、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長期負責省“雙碳”和“壓煤”專班工作,負責全省固定資產投資、資源環境、工業、高技術產業、重點項目管理等領域宏觀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在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決策管理經驗。
張曉松
教授級高工,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城市能源規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張曉松,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北京市煤氣熱力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工,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城市能源規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城鎮供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事城鎮供熱規劃、咨詢、工程設計和綜合能源利用研究等工作20多年,主持編制過北京市等多個城市供熱規劃和重大供熱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設計,參與編制多項行業規范標準。
羅永煥
山東區域能源學會理事長,協會可再生能源供熱供冷專委會主任委員
羅永煥,山東區域能源學會理事長,山東社會組織總會副會長,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可再生能源供熱供冷專委會主任,山東大學、山東建筑大學、濟南大學客座教授,在熱電聯產、城市集中供熱多項成果獲山東省科技成果二、三等獎。多次獲得山東省、濟南市優秀企業家,山東省、濟南市勞動模范等稱號。
付 林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協會城市能源規劃專委會主任委員
付林,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城市能源規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熱能動力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核學會核能綜合利用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熱電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供熱及城市能源規劃等方面研究。提出熱電協同的城市能源碳中和模式,并主持制定多項園區碳中和方案。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4項。
黃凱良,沈陽建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副院長,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雜志青年編委,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熱能動力分會理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力供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CAHVAC青年學術委員會委員,遼寧省熱能動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任務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1項。
雒 青
高級工程師,西安熱工研究院節能減排技術中心汽輪機靈活運行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雒青,高級工程師,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節能減排技術中心汽輪機靈活運行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熔鹽儲熱耦合煤電機組靈活運行技術、火電機組供熱靈活運行技術領域,先后負責各類供熱靈活性、儲能靈活性改造技術服務及工程項目。負責并完成華能集團科技項目2項,獲得電力科技獎勵一等獎2項、獲得華能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主持編寫行業標準4項。
賈星橋,北京清建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負責跨季節儲熱儲冷、新型長輸供熱體系的技術轉化和推廣工作。先后主持濟南CBD跨季節冷熱聯供示范項目、濟南唐冶跨季節儲熱項目等示范項目的建設。張立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濟南城投設計有限公司、濟南市建筑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歷任山東省區域能源學會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燃氣熱力協會熱力技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煤炭學會煤粉鍋爐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建筑大學熱能學院研究生校外指導老師。多次獲得國家級工程建設行業成果獎、山東省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工程勘察設計成果獎等獎項。
陳泓,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長期從事城鎮集中供熱項目的規劃、技術咨詢、設計、管理及組織工作,參與及主持采暖通風及熱力設計工程近百項,對城鎮供熱優化運行、多熱源并網調節和超長距離大高差供熱管線設計咨詢有著豐富的經驗。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十三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和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各一項。獲得省部級勘察設計獎及實用新型專利多項。
康 咪
高級工程師,北京市煤氣熱力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規劃咨詢院
康咪,北京市煤氣熱力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規劃咨詢院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城市供熱綜合能源、雙碳技術路徑研究與戰略咨詢工作。
趙璽靈,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主要從事供熱節能、天然氣高效利用以及零碳城市能源系統碳中和方案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及北京市科技計劃、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等多項科研課題,開展重大工程及咨詢課題多項,主持青島、銀川、福建等多個低碳城市、零碳園區能源系統方案及示范項目的建設。
靳曉凌
教授級高工,國網能源研究院電網發展綜合研究所副所長
靳曉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現任國網能源研究院電網發展綜合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能源電力轉型與新型電力系統發展、源網荷儲協同規劃、電網結構形態規劃、智慧充放電及車聯網、配電網規劃、分布式電源與微電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負責多項國家能源局委托項目、國家電網公司重大科研攻關課題,多次參加國家電網公司電網規劃、智能電網規劃、智能電網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的編寫。
袁閃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環能院副院長,住建部供熱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住建部科技委市政交通委委員,北京市供熱協會標準化委員會主任。長期致力于建筑綠色節能、供熱清潔降碳領域技術研發工作,特別在清潔供暖領域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
張海珍
教授級高工,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綜合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師
張海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首批“科技創新青年領軍人才”,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綜合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師,IEEE PES能源發展與發電技術委員會(中國)分布式能源分委會理事。主要從事多能互補分布式能源、綜合能源相關領域技術研發工作。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中國華電集團十大、中國華電集團重點等數十項科技研發項目。
孫士恩,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浙江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大國工匠”?,F任白馬湖實驗室副總經理、副主任、黨委委員。長期致力于自主創新突破能源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開展能源梯級利用研究。研究成果獲浙江省科技進步獎、國家能源科技進步獎、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中國電力創新獎等獎項。
國土空間規劃視角下零碳園區技術落地路徑探索 —— 以北京典型案例為例
張文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所副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城市能源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城鄉綠色低碳專委會委員,《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利用條例》立法工作專班專家顧問,主要從事市政、能源等方面規劃與研究工作。主持并參與編制了北京“十四五”能源規劃、“十四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規劃、城市副中心綠色能源綜合規劃等。
孫健,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注冊公用設備師,北京市公用工程設計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兼任中國城鎮供熱協會能效評價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住建部標準化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職稱評審委員會專家,雄安新區等專家庫專家。主要從事城鎮供熱工程供熱系統規劃設計、智慧供熱、綜合能源系統規劃設計。
主辦單位: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
中國能源研究會
承辦單位: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城市能源規劃專委會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可再生能源供熱供冷工作委員會
協辦單位:
濟南能源集團
北京市煤氣熱力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
中國能源研究會低碳智慧供熱技術專委會
山東省區域能源學會
北京德安源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神思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5月22日全天 報到
5月23日全天 開幕式&主題論壇
5月24日上午 分論壇會議
5月24日下午 參觀
5月24日晚上 返程
會議地點:濟南君廷酒店報告廳
主 持 人:牛小化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副秘書長,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城市能源規劃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08:30-08:45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中國能源研究會、地方相關主管部門 、濟南能源集團
?11:40-12:00 嘉賓圓桌論壇 (主持人:付林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城市能源規劃專委會主任委員)
主 持 人:羅永煥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可再生能源供熱供冷專委會主任
?14:00-14:35
新型電力系統對供熱行業的影響
演講人:孫正運
教授級高工,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14:35-15:10
零碳工業園區建設的若干思考
演講人:陳呂軍
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工業園區綠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15:55-16:30
長輸供熱設計難點分析及調控策略研究
演講人:張曉松
教授級高工,北京市煤氣熱力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工
?16:30-17:05
山東省供熱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展望
演講人:羅永煥
山東區域能源學會理事長,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可再生能源供熱供冷專委會主任
?17:05-17:40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城市能源規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5月24日 上午
會議地點:濟南君廷酒店報告廳(1廳)
主持人:李永紅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城市能源規劃專委會副秘書長
熔鹽儲熱提升煤電機組靈活性技術及案例分享
演講人:雒青
高級工程師,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節能減排技術中心汽輪機靈活運行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濟南能源“一張網”多元技術創新與應用實踐
演講人:張立波
長輸供熱系統特點及方案優化提升探討
演講人:陳泓
教授級高工,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供熱系統低碳轉型路徑研究
演講人:康咪
高級工程師,北京市煤氣熱力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規劃咨詢院
會議地點:濟南君廷酒店報告廳(2廳)
主 持 人:張曉松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城市能源規劃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教授級高工,國網能源研究院電網發展綜合研究所副所長
教授級高工,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綜合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師
國土空間規劃視角下零碳園區技術落地路徑探索——以北京典型案例為例
5月24日 下午
?13:30-17:00
參觀:唐冶跨季節儲熱供熱項目
項目介紹:唐冶跨季節儲熱項目是目前全國儲熱規模最大,全球儲熱密度最高的池式儲熱工程。在世界上首次應用于城市熱網作為調峰和應急備用熱源,具有顯著的經濟性和節能減排效益。項目儲熱容積8.1萬立方米,儲熱溫度95℃,占地面積約9850平米,在應急備用工況下,系統最大出力可達83MW,可保證熱網連續三天的供熱需求。在正常采暖季調峰工況時,項目可以滿足32天調峰需求,供熱出力37MW,供熱量超過10萬GJ。
參觀:濟南能源集團ERP系統
項目介紹濟南能源集團依托權屬神思電子公司、和同信息公司,自主研發全國同行業首個綜合資源管理系統(簡稱ERP),建設運營服務、項目管理、供應鏈、行政管理、數據中心、財務管理六大板塊,將開發、投資、建設、安全、運營、財務、行政、黨建、工會等數據進行融合打通,充分發揮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特點,將40多個數據源采集清洗分析,總數據量已超2400億條,每天增量5000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