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漸涼,供暖臨近。隨著2021至2022年度供暖季的到來,供暖服務備受市民關注。那么,在正式啟動今冬供暖模式之前,熱力工作人員,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工作?他們工作的進展情況如何?作為熱用戶,有哪些問題需要提前關注?近日,記者隨機走訪了我市中電洲際公司熱力站,進行實地探訪。
10月16日上午9點,在中電洲際公司供熱四分部南環路中心站總工會醫院熱力站,記者看到,熱力工作人員正在對站內設備進行日常維護。站長耿自成向記者介紹,熱力設備必須定期保養,這樣才能增加效率,提高熱能。其實從上個供暖季結束后,針對站內設備的維修、養護工作就一直在進行中,比如對換熱機組進行升級,對站內閥門進行入油保養,對水泵、配電柜進行除塵養護等。前段時間,今冬充水試壓工作啟動,耿站長說,南環路中心站下轄60個熱力站,截至目前,該項工作已經全部完成,近幾日,為熱用戶開栓工作正在進行中。
“充水試壓,是每年供熱前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完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用戶的供熱質量。”耿站長說,簡單來說,充水試壓是熱力站把水加壓,通過供熱管道流通至居民家中暖氣片或散熱器,目的是為了檢測居民家以及小區庭院管線是否有跑冒滴漏現象。試壓期間,熱用戶在家中能聽到暖氣片內有流水的聲音,這時一定要特別留意,一旦發現暖氣片、暖氣管道接口處或小區庭院管線有漏水現象,要及時聯系熱力公司,請專業人員進行維修。
說話間,該站副站長王濤要前往羅城頭四號院,記者表示,想一起過去看看。在途中,王濤告訴記者,現階段他們進小區的主要任務,一是巡檢庭院管線找“漏點”,二是為已繳費熱用戶打開入戶閥門。
在巡檢過程中,王濤發現,位于該院2號樓一單元口的架空“大粗管”下方,有滴水現象。他立即展開隨身攜帶的梯子登上去查看情況,原來是管道閥門處松動,經過緊急加固處理,很快滴水現象消失。王濤說,管道冒跑滴漏,越早發現越好處理。像這種架空的庭院管線,只要用心觀察,還是比較容易發現問題,有些小區的地下管線是埋在地下,那就需要借助專業工具,用“聽針”找漏點。
除了巡檢“漏點”外,為已繳費熱用戶開栓,也是目前的主要工作之一。在該院4號樓2單元,王濤用專用工具將居民王女士家位于樓道立管處的供暖閥門開啟,并叮囑王女士,近期要注意家中暖氣情況,有問題早發現、早處理。
王濤告訴記者,今冬采暖季的收費工作已經開始,熱用戶可通過銀行、超市、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交費,早交費,早開栓。熱力站會根據熱用戶的繳費情況,陸續為居民開啟入戶閥門。同時,如果今年不需要用熱的用戶,一定務必向所屬熱力站申請報停。報停既可以直接到所屬熱力站登記,也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報停。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充水試壓后,由于暖氣管道內已經充滿了水,中電洲際公司將根據情況進行冷態循環,此時切不可私自改動暖氣設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另外,暖氣管道中的水是經過化學制劑處理過的軟化水,切不可隨便放水,也不可用于日常生活。
為做好今冬供暖工作,中電洲際公司早安排、早部署,利用國慶假期時間,全力推進小區充水試壓工作,并完成熱力站供熱設施檢修及管網排查,力爭于10月25日前,公司所轄870余座熱力站全部具備供熱運行條件,并可隨時啟動,確保全市2000余個小區安全、穩定用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