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們在本刊大型訪談中多次提出了地暖品牌的差異化,最基本的就是系統產品的差異化,其次才有服務、文化、經營等品牌要素的差異化。于東明老先生這篇稿子,是一年前的稿子,但他極具先見之明地看出了問題所在。本文很前瞻地分析了地暖產品市場的現狀與出路。具有很重要的現實與長遠意義。因此,本期予以獨家刊登,以啟迪同仁們的智慧。
1. 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的三個層次
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俗稱地暖,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由歐洲傳入中國、日本和韓國,已有二十余年的歷史。地暖因舒適、節能著稱,被稱為最理想的供暖方式,而受到人們廣泛青睞。建設部最近頒發的《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征求意見稿)中8.3.7規定“戶內建筑面積大于或等于80m2時,宜采用低溫地面輻射供暖方式”。這里所說的“低溫地面輻射供暖方式”系指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和低溫電熱地面輻射供暖兩種。無論是哪一種都充分說明,地暖的節能已以立法的形式得到確認。本文將著重討論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
目前市場上的地暖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最低層次,也是目前市場約占99%的地暖系統——簡易地暖。所謂簡易地暖指系統不設控制機構,室內溫度由人“手動”加以調節,開關閥門、開關門窗,舒適度受到一些影響,能量會大量浪費。
第二個層次被稱為標準地暖,它的配置是符合《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JG124—2004規定的,該規程3.8.1規定“新建住宅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應設置分戶熱計量和溫度控制裝置”,室內溫度要根據舒適度的要求進行調定,調節完全實現自動控制。無疑標準型地暖可使地暖的優勢—舒適、節能得到充分發揮,但據估計,市場上標準地暖的擁有量不過1%。
第三個層次被稱為豪華型地暖,系指系統實現了智能化控制,甚至做到了遠程控制,不光會象標準地暖那樣,舒適度和節能效果得到充分發揮,而且其運行控制可做到隨心所欲,完全達到理想的運行狀態。但因豪華型地暖造價昂貴,遠遠超出我國市場的承受力,目前只應用到高檔住宅中。
三個層次的地暖系統,第二和第三符合8.3.7的規定當然不會有異議,問題出在簡易地暖上,開窗求冷,室內外冷熱空氣進行交換以調節室內溫度等,能量的大量浪費是肯定的,浪費一些能量后還能否較“散熱器”等傳統供暖方式節能嗎?目前還缺乏數據,它能否進入8.3.7的門檻是個未知數,8.3.7會不會將簡易地暖拒之門外,人們拭目以待。
2. 我國地暖現狀
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期,北京瑞迪公司創始人張欣與德國、芬蘭合作在我國推廣地暖新技術,后來與加拿大合資成立了我國第一家專業地暖設計安裝公司。限于我國國情,二十余年來,我國所有安裝地暖系統多為簡易地暖,而標準地暖的出現是近年來的事情。
地暖系統的設計、安裝通常遵循一個原則,即室內溫度一定要高一些,留有調節的余地,否則很可能導致地暖系統的失敗。
標準地暖、豪華地暖的系統可控,余地留大一點、小一點都不會成為問題,倒是簡易地暖系統不可控,集中供暖時余地留得越大,就意味著熱量的浪費也越大。因此余地的大小拿捏就十分困難,特別是一些沒有設計能力,素質較低的地暖安裝公司,對余地留大留小,一點主動權都沒有。他們大多只會依葫蘆畫瓢,對工程環境不做分析,管材規格一律用dn20,管材間距做成200mm。實踐證明,這樣的地暖按標準工況運行時,其散熱量富余很大,北京某小區數十萬平米的住宅,隆冬季節,室內溫度25-26℃,燥熱難耐,開窗求冷已習以為常,反映了五六年,至今也未獲得很好的解決。短暫的不舒適,還可以忍受,但浪費了多少熱量卻沒有進行認真的測定。北京如此,高寒的內蒙和新疆也都存在許多像這樣需開窗求冷的簡易地暖系統。這大概就是我國地暖的現狀。簡易地暖對8.3.7無疑也是一個考驗。
3. 簡易地暖出路如前所述:地暖系統,室溫高一些是必須的,對集中供暖的簡易地暖,開窗求冷也是正常的,舒適感受到些許影響是不可避免的,能量的浪費則是無奈的。地暖舒適和節能則被這“簡易”兩個字大打了折扣。但這個折扣系數有多大,卻沒有人知道,因此,當務之急是把幾種供暖方式的耗能進行認真地科學地分析和比較,并用立法的形式加以規范。簡易地暖造價低廉,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如果能比散熱器供暖還節能,則其市場前景將會是一片光明。如果比散熱器能耗還高,則其前景就不容樂觀。節能畢竟是一項鐵定不移的國策,不節能的產品、技術,其生存和發展應受到限制或禁止,不能沒有這種思想準備。
筆者認為,標準地暖造價較高,普及也有較大困難,國家應從節能的角度考慮,給出相應的鼓勵措施,以推動標準地暖的發展。但目前簡易地暖充斥市場,不宜采用堵的辦法,而應采取引導的辦法,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為其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間,也就是給它一個過渡時期。在這個期間,抓緊時間測定它的能耗,以判定其是否節能,能否進入8.3.7的大門。在這個期間,從事簡易地暖業者可抓緊時間進行改進,以期名正言順的取得進入8.3.7大門的門票。筆者也認為,這可能是簡易地暖的一條較為理想的出路。
4. 簡易地暖的改進空間
“簡易”兩個字暗示了簡易地暖的改進空間可能性很大,改成不簡易是一方面,改成更簡易也不是不可能。從這兩個方面,筆者談些淺見。
4.1 可以更簡易一點
目前市場上簡易地暖普遍采用dn20管材。他們認為dn20管材通徑較大,水的流量也大。管材表面積也大,安裝的地暖不熱的可能就小。其實管材的通徑大了,在恒流量系統中,水的流速就小了。特別是獨立采暖的壁掛爐所配水泵,若不更換,管內水的流速經常是達不到0.25m/s的,管內積氣的現象經常發生,為調試帶來很大困難。個別環路不熱就在所難免。若換成dn16的管材,這一現象就極少出現。此其一。其二,dn20管材的外徑為20mm,dn16的管材外徑為16mm,相差4mm。在有填充層的地暖系統中,dn20系統每百平米多耗混凝土0.96噸,1億平方米多耗90余萬噸。其三,目前市場上dn16管材多為S5系列,在地暖系統中工作壓力應為0.8Mpa以下。通常地暖系統的工作壓力為0.4-0.6Mpa,若選用S4系列的dn16管,其安全系數會更高,并且dn16管的單價要比dn20管低,受韓國的影響是一個重要原因。
而在歐洲,住宅內的地暖系統幾乎見不到dn20管,而主要使用dn16管,少量也使用dn18管(ISO中無此規格)。北京瑞迪公司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所設計安裝的住宅地暖系統也主要采用dn16管材。新疆石河子地區數十萬平方米地暖系統采用dn16管,并被評為優質工程。人們所擔心的是dn16管散熱能力夠不夠的問題。實踐證明采用dn16管,管間距200mm/250mm,甚至更大一些,在我國大多數地區已是足夠了,在外墻較多或朝向不利的場合適當加密即可。不難推算出,采用dn16管的簡易地暖要比采用dn20管的簡易地暖,在相同的情況下運行,開窗求冷的可能性就少多了,也就是可大大減少熱量的浪費。
4.2 在簡易地暖系統中裝一套溫控裝置
在簡易地暖系統中增加一套溫控裝置,其實并不難,技術上不會有障礙,人們所擔心的是工程造價,增加成本是必然的,問題是這個成本需要增加多少。筆者估算,一套溫控裝置包括傳感器,執行機構等售價約在300元左右,可控制的采暖面積150平方米左右。可以看出,控制的面積大一些造價平均增加僅2—3元/平方米,這是可能被市場所接受的。這樣一來,簡易地暖就向標準地暖靠近了一大步,不愁沒有前途。
4.3 在管材選用上也有文章可作
目前國內簡易地暖選用管材的品種比較廣泛,凡是理論上可用于地暖系統的管材,幾乎都被用于地暖系統。但這些管材的性價比相差很大的。特別是性能最優的管材,價格卻是最低的,而價格最高的管,其性能反倒較差,按性價比的原則選用管材,不僅可以保證工程上用上理想的管材,還可能使工程造價大幅下降,節余下來的錢用于加裝溫控器富富有余,何樂而不為呢?以筆者的經驗,這些管的性價比排序如下:
1、PE-Xa管 2、PE-RT管 3、PE-Xb管 4、PE-Xc管 5、*PAP管
6、XPAP管 7、PB管 8、PP-R管 9、PP-B管
*PAP管中的P僅能PE-RT
5. 蓄能、超薄地暖的開發應用
蓄能和超薄地暖,這本來都是電熱地暖的強項,將其移植到簡易地暖系統中,為簡易地暖增加新鮮活力,不失為一劑良藥。蓄能地暖可以利用太陽能做熱源,白天供暖并蓄熱,晚上供熱,也可以利用分時電價中的谷電低價,夜晚供暖加蓄熱,白天供暖。這無論是那一種地暖,都有可能具有發展的空間。但簡易地暖價低的特點,其發展蓄能地暖的空間會更大。超薄地暖,日歐都推出了不同的款式,日本最薄的超薄地暖結構總厚度含裝飾層僅2.8cm,使用的管材外徑僅為7.2mm,德國使用管材直徑僅2.0mm(毛細管網)。筆者的試驗,超薄地暖管分別為φ4mm和φ6mm,總厚度2.0cm(不含裝飾層)。若含裝飾層最少也應為2.8cm(裝飾層采用強化復合地板)。由于超薄地暖對水質要求較高,目前僅適用于獨立的密閉循環系統。
總之,《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征求意見稿)不僅對簡易地暖是一次重大考驗,也可能是一次難得的機遇。簡易地暖不僅要生存,更重要的還要發展。歡迎業者參與獻計獻策。
1. 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的三個層次
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俗稱地暖,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由歐洲傳入中國、日本和韓國,已有二十余年的歷史。地暖因舒適、節能著稱,被稱為最理想的供暖方式,而受到人們廣泛青睞。建設部最近頒發的《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征求意見稿)中8.3.7規定“戶內建筑面積大于或等于80m2時,宜采用低溫地面輻射供暖方式”。這里所說的“低溫地面輻射供暖方式”系指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和低溫電熱地面輻射供暖兩種。無論是哪一種都充分說明,地暖的節能已以立法的形式得到確認。本文將著重討論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
目前市場上的地暖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最低層次,也是目前市場約占99%的地暖系統——簡易地暖。所謂簡易地暖指系統不設控制機構,室內溫度由人“手動”加以調節,開關閥門、開關門窗,舒適度受到一些影響,能量會大量浪費。
第二個層次被稱為標準地暖,它的配置是符合《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JG124—2004規定的,該規程3.8.1規定“新建住宅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應設置分戶熱計量和溫度控制裝置”,室內溫度要根據舒適度的要求進行調定,調節完全實現自動控制。無疑標準型地暖可使地暖的優勢—舒適、節能得到充分發揮,但據估計,市場上標準地暖的擁有量不過1%。
第三個層次被稱為豪華型地暖,系指系統實現了智能化控制,甚至做到了遠程控制,不光會象標準地暖那樣,舒適度和節能效果得到充分發揮,而且其運行控制可做到隨心所欲,完全達到理想的運行狀態。但因豪華型地暖造價昂貴,遠遠超出我國市場的承受力,目前只應用到高檔住宅中。
三個層次的地暖系統,第二和第三符合8.3.7的規定當然不會有異議,問題出在簡易地暖上,開窗求冷,室內外冷熱空氣進行交換以調節室內溫度等,能量的大量浪費是肯定的,浪費一些能量后還能否較“散熱器”等傳統供暖方式節能嗎?目前還缺乏數據,它能否進入8.3.7的門檻是個未知數,8.3.7會不會將簡易地暖拒之門外,人們拭目以待。
2. 我國地暖現狀
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期,北京瑞迪公司創始人張欣與德國、芬蘭合作在我國推廣地暖新技術,后來與加拿大合資成立了我國第一家專業地暖設計安裝公司。限于我國國情,二十余年來,我國所有安裝地暖系統多為簡易地暖,而標準地暖的出現是近年來的事情。
地暖系統的設計、安裝通常遵循一個原則,即室內溫度一定要高一些,留有調節的余地,否則很可能導致地暖系統的失敗。
標準地暖、豪華地暖的系統可控,余地留大一點、小一點都不會成為問題,倒是簡易地暖系統不可控,集中供暖時余地留得越大,就意味著熱量的浪費也越大。因此余地的大小拿捏就十分困難,特別是一些沒有設計能力,素質較低的地暖安裝公司,對余地留大留小,一點主動權都沒有。他們大多只會依葫蘆畫瓢,對工程環境不做分析,管材規格一律用dn20,管材間距做成200mm。實踐證明,這樣的地暖按標準工況運行時,其散熱量富余很大,北京某小區數十萬平米的住宅,隆冬季節,室內溫度25-26℃,燥熱難耐,開窗求冷已習以為常,反映了五六年,至今也未獲得很好的解決。短暫的不舒適,還可以忍受,但浪費了多少熱量卻沒有進行認真的測定。北京如此,高寒的內蒙和新疆也都存在許多像這樣需開窗求冷的簡易地暖系統。這大概就是我國地暖的現狀。簡易地暖對8.3.7無疑也是一個考驗。
3. 簡易地暖出路如前所述:地暖系統,室溫高一些是必須的,對集中供暖的簡易地暖,開窗求冷也是正常的,舒適感受到些許影響是不可避免的,能量的浪費則是無奈的。地暖舒適和節能則被這“簡易”兩個字大打了折扣。但這個折扣系數有多大,卻沒有人知道,因此,當務之急是把幾種供暖方式的耗能進行認真地科學地分析和比較,并用立法的形式加以規范。簡易地暖造價低廉,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如果能比散熱器供暖還節能,則其市場前景將會是一片光明。如果比散熱器能耗還高,則其前景就不容樂觀。節能畢竟是一項鐵定不移的國策,不節能的產品、技術,其生存和發展應受到限制或禁止,不能沒有這種思想準備。
筆者認為,標準地暖造價較高,普及也有較大困難,國家應從節能的角度考慮,給出相應的鼓勵措施,以推動標準地暖的發展。但目前簡易地暖充斥市場,不宜采用堵的辦法,而應采取引導的辦法,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為其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間,也就是給它一個過渡時期。在這個期間,抓緊時間測定它的能耗,以判定其是否節能,能否進入8.3.7的大門。在這個期間,從事簡易地暖業者可抓緊時間進行改進,以期名正言順的取得進入8.3.7大門的門票。筆者也認為,這可能是簡易地暖的一條較為理想的出路。
4. 簡易地暖的改進空間
“簡易”兩個字暗示了簡易地暖的改進空間可能性很大,改成不簡易是一方面,改成更簡易也不是不可能。從這兩個方面,筆者談些淺見。
4.1 可以更簡易一點
目前市場上簡易地暖普遍采用dn20管材。他們認為dn20管材通徑較大,水的流量也大。管材表面積也大,安裝的地暖不熱的可能就小。其實管材的通徑大了,在恒流量系統中,水的流速就小了。特別是獨立采暖的壁掛爐所配水泵,若不更換,管內水的流速經常是達不到0.25m/s的,管內積氣的現象經常發生,為調試帶來很大困難。個別環路不熱就在所難免。若換成dn16的管材,這一現象就極少出現。此其一。其二,dn20管材的外徑為20mm,dn16的管材外徑為16mm,相差4mm。在有填充層的地暖系統中,dn20系統每百平米多耗混凝土0.96噸,1億平方米多耗90余萬噸。其三,目前市場上dn16管材多為S5系列,在地暖系統中工作壓力應為0.8Mpa以下。通常地暖系統的工作壓力為0.4-0.6Mpa,若選用S4系列的dn16管,其安全系數會更高,并且dn16管的單價要比dn20管低,受韓國的影響是一個重要原因。
而在歐洲,住宅內的地暖系統幾乎見不到dn20管,而主要使用dn16管,少量也使用dn18管(ISO中無此規格)。北京瑞迪公司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所設計安裝的住宅地暖系統也主要采用dn16管材。新疆石河子地區數十萬平方米地暖系統采用dn16管,并被評為優質工程。人們所擔心的是dn16管散熱能力夠不夠的問題。實踐證明采用dn16管,管間距200mm/250mm,甚至更大一些,在我國大多數地區已是足夠了,在外墻較多或朝向不利的場合適當加密即可。不難推算出,采用dn16管的簡易地暖要比采用dn20管的簡易地暖,在相同的情況下運行,開窗求冷的可能性就少多了,也就是可大大減少熱量的浪費。
4.2 在簡易地暖系統中裝一套溫控裝置
在簡易地暖系統中增加一套溫控裝置,其實并不難,技術上不會有障礙,人們所擔心的是工程造價,增加成本是必然的,問題是這個成本需要增加多少。筆者估算,一套溫控裝置包括傳感器,執行機構等售價約在300元左右,可控制的采暖面積150平方米左右。可以看出,控制的面積大一些造價平均增加僅2—3元/平方米,這是可能被市場所接受的。這樣一來,簡易地暖就向標準地暖靠近了一大步,不愁沒有前途。
4.3 在管材選用上也有文章可作
目前國內簡易地暖選用管材的品種比較廣泛,凡是理論上可用于地暖系統的管材,幾乎都被用于地暖系統。但這些管材的性價比相差很大的。特別是性能最優的管材,價格卻是最低的,而價格最高的管,其性能反倒較差,按性價比的原則選用管材,不僅可以保證工程上用上理想的管材,還可能使工程造價大幅下降,節余下來的錢用于加裝溫控器富富有余,何樂而不為呢?以筆者的經驗,這些管的性價比排序如下:
1、PE-Xa管 2、PE-RT管 3、PE-Xb管 4、PE-Xc管 5、*PAP管
6、XPAP管 7、PB管 8、PP-R管 9、PP-B管
*PAP管中的P僅能PE-RT
5. 蓄能、超薄地暖的開發應用
蓄能和超薄地暖,這本來都是電熱地暖的強項,將其移植到簡易地暖系統中,為簡易地暖增加新鮮活力,不失為一劑良藥。蓄能地暖可以利用太陽能做熱源,白天供暖并蓄熱,晚上供熱,也可以利用分時電價中的谷電低價,夜晚供暖加蓄熱,白天供暖。這無論是那一種地暖,都有可能具有發展的空間。但簡易地暖價低的特點,其發展蓄能地暖的空間會更大。超薄地暖,日歐都推出了不同的款式,日本最薄的超薄地暖結構總厚度含裝飾層僅2.8cm,使用的管材外徑僅為7.2mm,德國使用管材直徑僅2.0mm(毛細管網)。筆者的試驗,超薄地暖管分別為φ4mm和φ6mm,總厚度2.0cm(不含裝飾層)。若含裝飾層最少也應為2.8cm(裝飾層采用強化復合地板)。由于超薄地暖對水質要求較高,目前僅適用于獨立的密閉循環系統。
總之,《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征求意見稿)不僅對簡易地暖是一次重大考驗,也可能是一次難得的機遇。簡易地暖不僅要生存,更重要的還要發展。歡迎業者參與獻計獻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