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供熱糾紛案件多是由于個別消費者欠費,大批消費者“受水”導致。省消協分析近幾年投訴發現,消費者拖欠采暖費多是因為缺少選擇權、和供暖企業溝通不夠等原因導致。
目前,城鎮供暖體系正處于由“單位包費、福利供熱”的采暖制度,向“用熱商品化、貨幣化、供熱社會化”的城鎮供熱新體制轉型的過程中。供暖方作為政府授權的特許經營企業,其與用戶所簽訂的供暖合同具有公共服務性、行政強制性和強制繼續履行性等特點,這些特性和相關政策決定了供暖方不能夠單方面停暖。但是根據省消協的調查發現,不交取暖費的消費者畢竟只是個別的住戶,供熱公司往往采取株連的方式,拒絕給全樓住戶供暖。省消協認為,“停熱催費”缺乏合理性。
據省消協工作人員介紹,產生采暖費問題的范圍只是我國局部地區,而我省政府公務人員、國有企業職工都享受著采暖費補助。但外企、私企是否有法定義務替員工交納采暖費,在我國部分城市已經以法律法規的形式予以了明確,而我省在外企或私企上班的員工,是否應該全額承擔采暖費,尚未明確定論。省消協認為,外企和私企員工也應該享受采暖費補助。根據國家八部委《關于進一步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意見》的精神,允許非公有資本等各種經濟成分的企業參與熱源廠、供熱管網的投資、建設、改造和經營中好的做法等。這些都是合理配置社會資源,提升“供熱”商品屬性共識的具體措施。圍繞建立節約能源的機制,積極推進供熱資源的整合,實施供熱系統改造、熱計量改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