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樓房
1、套內臥室;
2、套內會客廳(起居室、過廳)、廁所、內廊(過道)、壁廚(柜);
3、套內伙房和凹入房屋主體部分的全封閉陽臺;
4、躍層住宅內樓梯;
5、閣樓(含坡屋頂內空間)其高度不低于1.5米部分的面積。
(二)簡易樓房戶內部分和戶外的獨用廁所;平房戶門以內部分全部計算。
二、不計算使用面積的范圍
1、房屋建筑設計時做為陽臺、并在建筑時未做特殊用途處理的封閉、未封閉陽臺;
2、套內各室之間的門、窗口部分;
3、房屋的附屬設施,如小棚、地下室,坡屋頂低于1.5米高度的部分;
4、簡易樓房的外挑走廊、非成套住宅的戶外公用洗漱間等。
《煙臺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規定:
凡安裝使用熱計量裝置的用戶,以實際用熱計量收費;未安裝熱計量裝置的用戶,按使用面積計算收費。供用熱雙方對使用面積有爭議時,可委托具有房產測繪資質的單位進行測量,測量結果由房產行政管理部門確認,測量費用由責任方承擔;雙方均有責任的,測量費根據誤差比例由供、用熱雙方共同承擔。
《關于房屋供熱面積計算標準的規定(暫行)》(煙建辦(1997)51號)文:
建筑面積以市房地產管理局核發的《房屋所有權證》登記面積為準;使用面積以《房地產租賃契約》中所標注的面積為準。使用面積按市房地產管理局《住宅使用面積計算規則》進行計算;不得以任何系數對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進行相相互換算。
二
取暖收費按建筑面積還是套內面積?陽臺為何計入收費面積?閣樓收費面積標準有無變化?為何不按使用面積收費?關于收費面積的這四個問題已經成為市民當前咨詢的焦點。今天,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的熱電、物價等部門。
一律按套內建筑面積收費
記者從濟南市物價局了解到,供熱部門在收取暖費時,居民住宅不管有無房產證,都必須按照住宅的套內建筑面積收費,按建筑面積收取暖費是違反規定的。
套內建筑面積如何計算?按照濟南市房管局印發的《濟南市房產平面圖繪制及房產面積測量計算實施細則》,房屋的套內建筑面積由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和陽臺面積三部分組成,共用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一半計入套內墻體面積,對于陽臺建筑面積則按陽臺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封閉的計算全部建筑面積,不封閉的計算一半建筑面積。
計價方式讓陽臺“入圍”
根據“一律按套內建筑面積收費”這個標準,今冬陽臺仍將計入濟南市取暖費的計價面積。一些市民反映,陽臺經常達不到室內供熱溫度,為什么還列入計價面積呢?
對此,濟南市物價局的工作人員解釋說,因為物價部門在核算供熱價格時采用的是單位成本按總費用分攤的原則,在總費用一定的情況下,分攤面積與價格成反比。如果采取陽臺不計入計價面積的辦法,那么分攤面積減小,單位面積的供熱價格就要抬高。因此陽臺計入不計入面積,只是計價方式發生了變化,對大多數居民來講,其實際支出并不會有太大的增減。
閣樓低于2.2米不收費
記者從濟南市熱電總公司獲悉,今冬閣樓取暖價格采用減半計算的方式。
濟南市熱電總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濟南市供熱部門對閣樓供暖費的收取一直按照物價部門相關規定執行,即閣樓取暖費按閣樓面積乘以供暖費單價的50%收取,這里說的閣樓面積是指房產證上注明的閣樓套內建筑面積,而非實際面積。根據相關規定,閣樓低于2.2米(室內高度)的部分不應收取暖費,如果有關部門多收的話,居民有權拒交多收部分。
按使用面積收費“不省錢”
還有的市民認為,一套70余平方米的房子,因為陽臺、廚房、廁所等都沒有暖氣片,所以家里的實際供熱面積只有三十幾個平方米,按建筑面積收費多拿了將近一半的錢。他們覺得這種情況下供熱價格一旦上調,吃虧會更大,因此建議改為按使用面積收費。
供熱總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按使用面積收費也存在很多缺陷。因為熱能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在使用暖氣時,室內供暖區域的熱空氣會向其他位置流動,雖然用戶的廚房等地方沒安裝暖氣片,但仍會得到相對較高的溫度。
該負責人解釋說,當初測算取暖價格時,是按照濟南市整個建筑面積來核算的,由于建筑面積要大于使用面積,在供熱成本一定的前提下,如果按照使用面積來收費,則必須重新核算取暖價格,單位面積的供暖價格必然會提高。從總體上來說,用戶掏的錢不會比現在少。所以,有些市民覺得“把現行的按套內建筑面積收費改為按使用面積收費會省錢”的觀點是不全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