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熱是現代化城市的重要標志之一,其在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改善人民生活質量等方面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在住宅取暖這一問題上,盡可能地節約用熱、減少用煤量成為當務之急。供熱計量事業應運而生。供熱計量是以集中供熱或區域供熱為前提,以適應用戶熱舒適要求、增強用戶節能意識、保障供熱和用熱雙方利益為目的,通過一系列的供熱調控技術、計量手段和收費政策,實現按戶計量和收費。簡單地說,供熱計量就是按用熱量的多少收取采暖費,就是“用多少熱,交多少費”。
2007—2008年度采暖季,森百花園小區進行了熱計量抄表試驗工作,現就該小區的相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森百花園小區概況:該小區位于河北區真理道與五號路交口處,于2006年1月份正式入住,建筑面積5.6萬平方米,供熱建筑面積為4.43萬平方米,共7棟樓15個門,最高為17層。供熱用戶為488戶,2007~2008年度供熱期停熱戶共 57 戶,入住率在88.32%。該小區建筑節能標準測試結果為二步節能建筑,該建筑物耗熱量指標為20.4 W/ m2。
2.供熱系統情況: 該小區的熱源是利用河北區第十一供熱站供熱鍋爐房,森百花園小區為間供,換熱站設在物業樓地下一層,但不是獨立換熱站 ,換熱站的設計無法滿足計量供熱的要求,無總熱量表、氣候補償器、PLC控制器及變頻調速設備等裝置。二次網設計供回水溫度為80/60℃,二次熱網為異程枝狀管網,采用聚氯乙烯外套管的硬質聚氨酯泡沫保溫管道,直接地埋敷設。管網未進行過平衡調試,運行中只能根據室外溫度人工調節回水溫度。各門棟熱力入口空間狹窄,無作業空間,無差壓流量控制閥,實際安裝的是流量平衡閥,其余設備如過濾器、旁通管、鎖閉閥及關斷閥等設備齊全,但管道井內部分管段未作保溫。
3.住宅室內采暖系統: 室內為雙管水平并聯循環系統,采用的是交聯聚丙烯管材( PP_R),全部在樓板下暗埋敷設,室內不見明管。該管材具有無銹蝕、無結垢、抗老化的能力強和承壓能力高的特點。該小區熱表采用丹麥Kamstrup生產的超聲波熱量表,共計488塊,安裝于樓梯間管道井,可準確計量每戶的熱量。戶內采用霍尼韋爾溫控閥,約2450塊,居住者可根據自身的需要設置室內溫度,由溫控閥自動控制室溫。
二、室內供熱系統運行情況:
從2007—2008年度采暖季該小區運行結果看,室內系統水力和熱力工況運行穩定,滿足供暖要求,同時住宅供熱質量有所提高,每次抄表都進行戶內溫度測量,室溫達到了設計溫度18±2℃的要求,部分用戶進行了自主調節,用戶很滿意。
三、供熱計量數據統計分析:
1.小區內各戶實際采暖耗熱量的數值是利用各戶熱表,在采暖期讀取熱量表得出初讀數和末讀數,得出各戶的耗熱量。由于該小區戶數較多,在此不一一列舉,僅在后面對數據加以分析。
2. 數據分析
熱負荷范圍 戶數 占總戶數的比例(%) 98 Kwh/m2以內戶數所占比例 66 13.56 98-110Kwh/m2以內戶數所占比例 201 41.27 110-120Kwh/m2以內戶數所占比例 202 41.47 120Kwh/m2以上戶數所占比例 18 3.7 總戶數 487 100
四、供熱計量收費粗算
供熱計量試驗收費實行兩部制計費,即容量熱費和計量熱費。
用戶熱費= 容量熱費+計量熱費
其中:容量熱費為固定熱費
容量熱費=10元/m2*供熱建筑面積
計量熱費為可變熱費
計量熱費=0.091元/kwh*當年度采暖期消耗熱量
根據以上計量收費辦法,以110Kwh/m2為標準定額,該小區的退費率在54.83% 。
五、 根據對該小區的熱計量試驗工作,筆者提出以下幾點不成熟的建議:
1.換熱站的建設應滿足熱計量的需求。
熱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調節用熱量,可達到節能和省錢的目的。另一方面,供熱站要想達到同樣的目的,就應該具有相應的自動監控和自動調節能力。但由于該換熱站沒有科學的自動監控和調節系統,無總熱量表、氣候補償器、PLC控制器及變頻調速設備等裝置,在用戶的用熱量發生變化時,無法及時調整熱負荷,無法實現真正的變流量運行,在熱源處無法獲得節能效益,熱計量效果不明顯,造成能源的浪費。同時也無法對數據進行科學準確的分析。建議在今后的供熱基礎設施建設中,加大自動化設施的投入,保證熱計量的逐步推行。
2.應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
供熱計量改變了傳統供熱形式和理念,變被動接受為自主調控,許多住戶對此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部分住戶在新居裝修時,就將原安裝的溫控閥換掉了,現有閥門不具備溫控功能,部分用戶未安裝閥頭。住戶即使是了解了自行調節的方法,但由于已更換了溫度調節設備,也無法進行具體的操作。筆者建議對全社會加大宣傳力度,將熱計量的知識普及,才能有效的保障今后熱計量的有效推行。
3.有關耗熱量的標準定額。
耗熱量定額是指在天津正常供熱條件下,用戶一個采暖期每平方米的平均耗熱量。目前制定的天津市的耗熱量標準定額為110Kwh/m2。但是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采暖期的實際供熱天數相差較多,最多達到十天左右。另一方面環境狀況惡化,冬季平均氣溫波動較大,這就需要制定一個合理的科學的標準定額,即讓用戶得到實惠,又能保證供熱站的經濟運行,都能從這項新技術的推行中得到好處。標準定額不應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字,而應該是根據冬季平均氣溫的不同及供熱天數是變化的。
4.對特殊位置耗熱量的修正。
頂邊、頂中、底邊、底中、邊中等位置平米耗熱量比其他位置耗熱量相對大很多,部分甚至超出50% 以上,應對這一部分進行合理的修正。同時對于停熱戶收取30% 熱費與相鄰住戶間耗熱量增加,對于這部分耗熱量的重復計算,今后應提出科學的解決辦法。
5.熱計量的實施是在滿足熱用戶舒適度的要求之下進行的,對于年紀較大以及家中有幼兒的熱用戶,由于自身身體原因,設計的供熱室內溫度無法滿足他們熱舒適度的要求。他們要求室內有較高的溫度,因此耗能較大。熱計量不能一味強調節能而忽視了他們對溫度的需求,熱計量工作應滿足各層次人員的需求。
總之,熱計量的實施將改變傳統的供熱理念,不僅僅有效推動了節能,而且加快了供熱系統的技術和管理水平的全面進步,是今后供熱事業的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