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存在的問題
雖然各地開展的計量收費試點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顯著的節能效力,但試點工作也暴露出供熱計量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共同問題:
1. 只計量未收費—供熱計量工作面對的核心問題
在實行供熱體制改革,落實節能減排、建筑節能工作的具體過程中,實現熱計量的收費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目前國內的大多數試點項目只進行了計量而未落實收費,這樣不僅不利于熱用戶提高節能意識,同時由于收費面積過小,其節約能源的效果也不能很好地傳遞到熱力站和熱源等系統的源頭,使得供熱計量工作沒有形成供熱企業和用熱單位雙贏的局面。所以,在供熱計量技術日趨完善的形勢下,收費問題是目前供熱計量改革進程中所遇到的核心問題。
2. 供熱計量方法的標準規范不完善
目前我國只出臺了有關熱計量技術施工設計標準及熱計量產品的行業規范,對于熱計量方法的相關標準規范還在編寫籌劃中。雖然全國的熱計量改革背景不同,條件不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地靈活變通,但是供熱計量作為供熱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要在國內全面推廣,有一部具有指導性意見的標準規范做約束的還是很必要的。
3. 供熱計量產品的質量與產量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試點項目使用的熱計量產品多數為歐洲進口產品,國內自主研發的產品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批量生產,質量也參差不齊,但從國內供熱計量表的試點經驗來看,即使是進口產品,在施工和使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問題,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供熱計量工作的順利進行。
4. 供熱系統品質不高
供熱計量工作的前提是在保證熱舒適性的同時實現獨立的室溫控制,這要求供熱系統本身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可調節性,而我國現在的供熱系統還不能算是高品質的系統,不能夠很好的實現系統的動態調節,在這樣的情況下推行供熱計量工作,困難是顯而易見的。
5. 收費方式及熱價的制定工作復雜
雖然我國現已確定供熱計量收費按“兩部制”進行,但具體比例如何分配,每部分的熱價如何制定都是非常復雜的工作。熱力銷售價格比例分配不合理,熱價制定不科學都會直接損害供熱企業或熱用戶的切身利益。
6. 熱用戶對計量工作的認知水平不高
從試點工程的現狀來看,熱用戶對于供熱計量改革的具體工作認知不夠,對熱計量工作實施的節能意義了解不深,由此帶來的熱用戶不配合或不知道怎么配合的現象不僅會對供熱體制改革工作的開展造成阻礙,同時也不利于熱用戶保護自身的用熱權益。
7. 供熱系統的水質不高
水質不好,不僅會降低供熱系統換熱設備的換熱性能、造成管路腐蝕、堵塞的問題,在供熱計量系統中,還會影響計量產品的精度與壽命。
8. 圍護結構保溫性能不達標
我國現階段的節能目標是在上世紀改革開放初期所建設建筑的基礎上節能50%,要完成這一目標,首先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要達到國家所制定的標準。目前一些新建建筑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不能達到小于20.6W/m2
的標準,部分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的施工質量也不達標。如果建筑本身不保溫,系統節能的工作就很難收到成效。
3.2 解決的措施
1. 擴大收費試點范圍
在完成計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收費的試點范圍,廣泛積累收費方式與熱價制定的實踐經驗。在目前熱用戶節能受益的基礎上,實現節能的傳遞,最終使熱源處的燃料用量降下來,達到節約能源的根本目的,將供熱計量工作推行到底。
2. 提升供熱系統品質
改進供熱系統性能,從根本上為供熱計量技術的發展提供保障。
3. 加大普及宣傳力度
加大對供熱體制改革工作內容及實施意義的宣傳力度,使得熱用戶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供熱計量工作,開創從國家到企業再到用戶合力推進供熱計量的和諧局面。
4. 加強動態調節的技術手段
在供熱系統改進的基礎上加強動態調節的技術手段,保證熱用戶的室溫獨立可調和室內熱環境的舒適性。
5. 國家設立引導性資金
我國的熱計量工作可以分為新建建筑的實施和既有建筑的改造兩部分,新建建筑的計量工作已有相關規范進行約束,而既有建筑的改造由于圍護結構、供熱系統形式的各不相同,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改造經費的來源問題。如果國家能夠設立引導性的資金,那么供熱計量工作的進一步推行將更有保證。
6. 從源頭開始解決水質問題
水質不好的因素,一方面來自于系統水本身,另一方面是因為管路系統在施工時就沒有沖洗干凈,“先天不足”自然會影響到“后天成長”,所以要想解決水質不好的問題,除了在系統中加裝除污器、添加阻垢防腐劑、增加化學水處理裝置,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施工時就注意管路系統的潔凈,從根本上消除堵塞的隱患。此外,制定一部有關供熱系統水質要求的規范也是很必要的。
4 結語
我國的供熱計量工作十余年的實踐經驗表明,供熱計量技術在我國是完全可以適用的,但是需要找到適合我國供熱體系的推行方案和改革辦法。雖然在推行熱計量的工作中我們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與困難,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已經取得的成績與效果。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供熱計量工作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