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水供熱方式在集中供熱中發展較慢,其原因主要是早期缺乏熱網平衡設備,同時也難以解決熱源對水質質量的要求。隨著供熱技術的發展及先進監控設備在供熱系統中的成功應用,混水加熱直供方式也慢慢的找到它自身的控制方式,實現了經濟節能的目的。
一、混水供熱系統的優點
1.熱損耗較小:混水供熱方式沒有換熱器,也就沒有換熱器的散熱損失,所以混水直供相對于間接供熱熱利用率更高;2.維護費用小:混水直供熱力站沒有換熱器,在檢修期間相對間接供熱方式節省大量的維護費用,換熱器通常每隔一兩年都需要做定期的除垢清洗,特別是板式換熱器流道間隙窄,容易結垢,換熱板間嚴密性要求高,密封墊在拆裝過程中容易損壞,這樣造成熱力站維修成本的增加,經測算平均每年單臺換熱器維護費用為2500元左右。3.初投資費用低:因熱力站工藝結構上沒有換熱器,無單獨定壓系統,混水熱力站節省換熱器及變頻補水定壓方式所需的管件和設備的投資;另外由于設備占地面積少,熱力站土建造價明顯下降,所以混水熱力站相對于間接供熱造價明顯降低。
二、混水的流量與溫度的關系式
U=■=■
U-混合比;
Gh-進入混水裝置的回水流量m3/h;
G1g-混水裝置之前熱網供水流量m3/h;
t1g-熱網供水溫度℃;
t2gt2h-混水裝置后供、回水溫度℃
則:t1g=t2g+u(t2g-t2h)
三、混水系統應滿足的條件
1.熱用戶對壓差的要求(水能流)
2.熱用戶最高點對定壓的要求(不倒空)
3.熱用戶對壓力的要求(不超壓)
4.熱用戶的回水要能送到供水管(能混水)
四、混水的三種基本形式及水壓圖
1.水泵旁通加壓:適用于二次網所需的供回水壓力在一次網供回水壓力之間。變頻混水泵設置在混水旁通管路上,一次網供水管上裝一個流量控制閥,一次網回水管上裝一個手動調節閥。利用水泵將二次網的一部分回水加壓打入一次網供水中,混合形成二次網供水,二次網的另一部分回水返回一次網回水管。
2.水泵回水加壓:適用于二次網所需的回水壓力在一次網回水壓力以下。變頻混水泵設置在二次網回水管上,一次網供水管上裝一個流量控制閥,一次網回水管上裝一個手動調節閥。調節流量控制閥設定好一次網的流量。當一次網回水壓力低于二次網所需的供水壓力時,可調節一次網回水側手動調節閥,使其閥前壓力滿足二次網對供水壓力的要求,利用水泵將二次網回水提壓,一部分回水和一次網供水混合成為二次網供水,另一部分回水回到一次網;當一次網回水壓力高于二次網所需的供水壓力時,手動調節閥全開即可。
3.水泵供水加壓:適用于二次網所需的供水壓力在一次網供水壓力以上。變頻混水泵設置在二次網供水管上,一次網回水管上裝一個流量控制閥,一次網供水管和旁通管上各裝一個手動調節閥。調節流量控制閥設定好一次網的流量,同時滿足了二次網的系統靜壓。當一次網供水壓力高于二次網回水靜壓時,可調節一次網供水側手動調節閥,使其閥后壓力與二次網回水靜壓相平衡,利用水泵將二次網一部分回水及一次網供水同時吸入,混合形成二次網供水,另一部分二次網回水直接返回一次網回水管。當一次網供水壓力低于二次網回水靜壓時,調節旁通管上的手動調節閥,使其閥前壓力滿足二次網系統靜壓。
五、混水泵出力的確定
1.水泵旁通加壓時:流量等于二次網的設計混水流量(一般大于二次網的一半的循環總流量),揚程等于二次網的設計系統阻力。
2.水泵供、回水加壓時:流量等于二次網設計循環總流量,揚程等于二次網的設計系統阻力。
3.注意混水泵的揚程應加點富裕量(5-10米),以克服站內的阻力。
六、混水系統的調節
1.調整一次網管道上裝的流量控制閥,使其流量等于各站設計一次網流量(一般是每一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0-15t/h),這樣一次網就基本調平了;
2.對于水泵旁通加壓站,發現二次網壓力過高時,可關一下手動調節閥,壓力合適為止。
3.對于水泵回水加壓站,當一次網回水壓力低于二次網所需的供水壓力時,可調節一次網回水側手動調節閥,使其閥前壓力滿足二次網對供水壓力的要求。
4.對于水泵供水加壓站,當一次網供水壓力高于二次網回水靜壓時,可調節一次網供水側手動調節閥,使其閥后壓力與二次網回水靜壓相平衡;當一次網供水壓力低于二次網回水靜壓時,調節旁通管上的手動調節閥,使其閥前壓力滿足二次網系統靜壓。
5.調節混水泵變頻器,減少混水泵多余的出力,節約電能。
6.注意在調試前,一次大網的定壓點的壓力不要太高,防止低處超壓,視各站調試情況逐步升壓。
七、利用混水供熱應注意的問題
1.首先一定要將一次大網和各站二次網水壓圖繪制好;
2.根據各站壓力和流量情況及與一次大網的關系,確定各站采取哪種混水方案;
3.混水泵的出力要有富余,以彌補設計偏差和負荷變化造成的系統不可調問題;
4.為了方便判斷熱網的調節及運行情況,各站的壓力表和溫度計要裝全;
5.一次供(或回)水管盡量裝上流量控制閥,以方便平衡;
6.混水泵盡量加變頻,這樣方便調平且更節電能;
7.對過低用戶要有超壓保護措施。
結論:針對不同的熱網混水系統形式,我們加以認真對待,那么熱網混水系統這種供暖方式會被積極推廣,有利于經濟節能、社會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