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專家大家好!
今天我的發言主要涉及兩個部分,前三項是第一部分,就我對我國推行熱計量制度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不同看法提出來,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討論。我們在分戶熱計量儀表方面做的工作介紹,主要有三種產品。
第一個問題,對水平串聯跨越式采暖系統的質疑。現在這個在我國的新建住宅供熱采暖系統當中大約占50%的數量,我們對這種采暖系統最大的質疑就是水平串聯跨越系統屬于城市準定流量系統,這種方案對輸配電量的節能起到了制約作用。如果用戶調小流量,戶的流量調小了,室內溫度下降,但是總的流量并沒小,也就是解決不了電耗。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的看法是在水平串聯跨越系統中任何一個房間,串接一個調節閥,這樣這個基本上變成了變流量系統,能夠起到節約電能的作用。
第二個問題,現在我們的新建建筑沒有設置直板采暖的要求,什么叫直板采暖?就是不論用戶是否希望采暖,都要有一個最小流量,現在新建住宅都沒有這一項要求。這會帶來什么問題呢?這樣設計的時候設計人員就應該考慮,有可能臨時或者臨戶某一個房間或者所有的房間也可能關斷,這樣使總的負荷加大了。如果將來實施分戶熱計量,對分戶熱劑量的要求就要增大儀表的要求。最重要的問題,假如各戶分戶熱計量的設備采用蒸發式或者電子式分配表,不設置直板采暖,允許各戶和各房間都關掉將帶來各戶計量值偏差。一戶有四個房間,關斷兩組采暖器,這戶的計量值大約是原來計量值的一半,實際消耗可能是80-90%,可是劑量值連50都不到,這樣引起計量偏差太大。在恒溫閥或者手動調溫閥留一個小孔,半圓或者圓形小孔,讓閥門永遠不會關斷。直板流量有的10-20%就可以了,節能不是非得關斷,關斷可能節能率更高一些,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還是應該提倡直板采暖。 機械式戶用熱量表發生的問題,急需引起高度重視。這個問題我也不想再多說,各地試點發生的問題確實不少。根據我們的體會,機械式戶用熱量表,一個是電池質量難以保證;第二,水質難以保證。這種計量方式應不應該擴大它的應用范圍,我們也提出一些疑問。 關于新建住宅必須安裝樓棟熱計量表的問題,我跟現在有一些專家的看法不太一致。新建住宅按樓表是可以的,按照不是必須的。比如部分蒸發式分配表也好、電子式分配表也好,它不一定分攤的是樓棟的熱量,可以分N個樓的熱量也可以分一個小區的熱量,這在歐洲的熱分配表中寫得非常清楚。按照這說法,有可能加大了我國供暖改革的難度,因為裝一個樓棟熱表,一個小區十棟樓裝十個樓棟熱表和一個小區熱表相比,一個是費用大;第二,據我觀察,樓表的安裝位置非常難選擇,也非常難維護。我們的觀點,在我國推行熱計量首先從小區熱計量開始,一個小區作為一個供熱企業和所有用戶計算熱費的結算點。在我們石家莊市這種收費方法已經推行了十來年了。但是,石家莊市的推行量占60%,都計量到小區了,供熱企業和小區物業按熱量結算,按照物業沒有按熱量和住戶結算,按照面積和住戶結算,這樣物業就成了一個買熱賣熱的公司了,這樣它有可能買的便宜賣的貴。 關于“每組散熱器都要按恒溫閥”的討論。都裝可以,但是會帶來兩個問題,通過購買恒溫閥,在它的壽期內能不能收回成本,我們有疑問;第二,現在每戶大概有5-7組散熱器,如果都裝恒溫閥調節起來很麻煩,每天上班之前都要跑來跑去,這是一個問題。我們的看法是這樣,每一戶至少裝一個恒溫閥,各房間的調節閥可以裝恒溫閥,看你的經濟實力,也可以裝受動閥,而且我們覺得受動閥更方便一些。這樣做恒溫閥最主要的目的沒有完全實現,恒溫閥最主要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自由,一戶一個恒溫閥對自由的利用率要降低一些。但是,降低也不會太多。
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是怎么做的。我們做了三種產品,第一種叫集中式熱量表。我們認為新建住宅都是雙管系統,雙管系統供水溫度是一致的,我們用一個溫度傳感器來測量供水溫度,可以達到一個單元12-21戶,這樣溫度傳感器少了將近一半。第二,我們把一個單元12-21戶所有的流量和傳感器都接到一個儀表,儀表的數量減少的90%,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大大的減少了材料,可靠性也相應的提高。集中式熱量表有一個功能,因為一個單元組成一個表,一個小區十棟樓,十棟樓有幾十個單元,我們可以把十個單元聯合起來,組成一個集中抄表系統,這樣作為一個小區抄表容易了,主要不在于抄表方面,物業可以及時了解各個樓棟、各個戶共用的情況,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 第二是NQF集中式熱量分配表。蒸發式分配表和電池式分配表有必須好的工作原理,最大特點它的計量值不包括戶間傳熱量。比如用熱量表計量,你的鄰居關掉了,你要向鄰居傳熱,你的劑計量就大了。蒸發式熱量表不是這樣的,如果有用戶關掉暖氣,雖然你想他們家傳熱了,你們家的計量并沒高,因為計量的是散熱器的平均溫度,你向鄰居傳熱,散熱器的平均溫度就降低了。蒸發式分配表互相傳熱量有一個樓的住戶或者一個小區住戶分攤,這種分配表的原理很好。但是,它也有缺點,需要入戶安裝、入戶抄表,還有修整C值,而且還要事先測。我們是怎么考慮的呢?我們想把各戶的供回水管放在樓道,把每戶的好幾組散熱器,看到一組散熱器,這樣把這一戶所有的散熱器平均溫度通過測量供回水溫度計算出來,然后在供暖結束后每一戶的計量值乘上散熱器片數,就得到了這戶采暖的耗熱量的相對計量值。 我們還做了集中式室溫熱量分配表。我們在測室溫的問題上看法是這樣的,每戶溫度表的數量選擇很重要,溫度表的安裝位置很重要。每一戶安裝兩個溫度傳感器,而且兩個溫度傳感器南向、北向房間各安裝一個。我們也做了一些實驗,把這兩個傳感器不放在墻外,把它埋在墻里,現在都有開關盒,把開關盒的開關拿出來,把溫度傳感器放在里面,然后把傳感器填滿。測墻的熱量,不測空間熱量,這樣有什么好處呢?我們認為基本上可以避免惡意的開窗散熱,有這么一個好處。這種室溫熱分配表還有一個功能,供熱體制改革也好、進行供熱計量收費制度推進也好,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兩年能實現的,對于這些不能馬上實現分戶計量收費的城市,怎么辦呢?我們認為解決室溫不達標問題,讓老百姓和供熱企業矛盾減少是最主要的,我們這種儀表因為成本比較低,供熱企業可以這樣做,對大的供熱小區,或者供熱質量差的小區,在這個小區選擇一兩棟或者兩三棟按上這種表,這種表可以隨時記錄,每天的供熱情況你可以看看有沒有問題。
就說這么多,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