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設工程物資協會地暖分會秘書長金繼宗表示“目前的房地產商品銷售形式是影響薄型地暖系統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實薄型地暖系統更適合應用于精裝修樓盤中。而當前毛坯房在我國房地產市場中占據主導位置。由于薄型地暖系統大多采用干式鋪裝法,這使得采用了該產品的樓盤在交付給業主的時候,地暖系統的管道是裸露在地表的,這種情況業主一般很難接受。因此,開發商寧愿對這種新型化的地暖產品說NO。”
產品價格定位高市場需求少
很多薄型地暖廠家認為,薄型地暖系統在厚度和重量方面較傳統水地暖系統有明顯的優勢,非常適合舊樓改造和層高較低的家庭使用,因而它的發展前景也很廣闊。然而,重慶溫馨時代暖通設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郭春雨指出,隨著傳統水地暖系統不斷呈現出薄型化趨勢,薄型地暖系統的這些優勢也因其高昂的價格而逐漸減弱。
據供熱信息網了解,很多薄型地暖公司都將目光瞄向了高端市場。一位薄型地暖經銷商告訴筆者,目前市場上薄型地暖產品的報價一般都比傳統水地暖產品的報價高。這讓不少用戶對其望而生畏。對此,不少廠家都試圖通過該產品節能、工期短等優點來平衡其性價比。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用戶最關注的節能方面,很多廠家都著重宣傳其升溫快(在加熱管上方鋪有一層金屬導熱鋁板,能很好地起到快速吸熱、導熱的作用,使得加熱管中的熱量能快速傳遞到裝飾面層),因而比傳統水地暖系統更節能。其實不然,如同升溫快一樣,薄型地暖系統的降溫速度也很快,其蓄熱能力遠沒有傳統水地暖系統的蓄熱能力強。因此,從這個角度宣傳薄型地暖系統的節能顯然站不住腳,很難取信于民。
承壓能力有限部分產品對水質要求高
除上述因素以外,薄型地暖系統的承壓能力有限也是影響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承壓能力方面,傳統地暖系統的水泥回填層是一個整體,家具等壓力直接作用于水泥回填層的局部,而水泥層會把這種壓力均勻分散于整個回填層。薄型地暖系統因為缺少水泥回填層,面層不是一個整體,因而家具等壓力會直接作用于局部保溫層之上,時間一長,很容易導致保溫層失去彈性或變形。即將出臺的國家標準《預制輕薄型溫水輻射供暖板》對這方面的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此標準出臺之前,市場上的薄型地暖產品是否可以達到標準要求,用戶仍有諸多疑慮。
另外,部分產品的一些缺點也使用戶對整個薄型地暖產品都產生了不良印象。據供熱信息網了解,薄型地暖系統按照保溫層的厚度分為20毫米以下和25毫米以上兩類,前者適用于直徑在14毫米以下的地暖管材,后者適用于直徑為16毫米、20毫米的常規地暖管材。前者由于與其配套的地暖管材較細,所以更易堵塞,對水質要求較高。
企業認識不足系統在使用中易出問題
談及薄型地暖系統發展受限的原因,很多人還將人們對于薄型地暖系統的認識欠缺納入其中。郭春雨指出:不僅僅是普通用戶對于薄型地暖系統的認識不夠,甚至很多薄型地暖的生產廠家和施工企業對于該產品的認識也很欠缺。從散熱能力來講,傳統水地暖系統的混凝土回填層均勻地包裹住管道,因混凝土的吸熱和散熱能力比較強,所以管道的全部表面都進行熱交換。而薄型地暖系統雖然有些采用了溝槽保溫板和鋁箔導熱板,但其傳熱能力依然很差。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很多生產廠家對于薄型地暖系統的認識欠缺,以致其所生產的導熱鋁箔較薄,達不到系統要求。而有些廠家生產的鋁箔雖然厚度達到系統要求,傳熱效果好,但在實際應用中卻經常出現噪音過大的問題。
很多施工企業對于干式鋪裝法沒有很好地掌握,在地面鑿平等方面做得不到位,這很容易導致地面裝飾物出現問題。因此,薄型地暖系統要實現大發展,出臺相關標準刻不容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