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视频网站-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国产日韩第一页-国产婷婷在线观看-av动漫在线播放-欧美丰满艳妇bbwbbw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中心 » 技術前沿
 
技術前沿

從“計量”到“收費”的若干深層次問題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10-08  作者:阿寶  瀏覽次數:390
    摘要:翹首以盼的關于城鎮供熱體制改革的政府文件,在經歷了多年的醞釀后,建設部等八個部委終于以《關于城鎮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形式正式發布了。供熱體制改革涉及諸多方面,但其核心問題是變福利供暖為用熱的商品化、貨幣化。商品化和貨幣化就需要計量,《指導意見》規定:“今后,城鎮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熱設施的,都必須設計、安裝具有分戶計量及室溫調控功能的采暖系統,并執行按用熱量分戶計量收費的新辦法。計量及溫控裝置費用計入房屋建造成本?,F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戶計量、室溫可控的要求進行改造,安裝分戶計量、溫控裝置,逐步實現由按面積計收供熱采暖費向按用熱量分戶計量收費轉變。
    關鍵字:計量收費 城鎮供熱 分戶計量 室溫調控

    到目前為止,全國采暖地區的多數省市,都已經先后發布了新建住宅集中采暖系統必須滿足分戶熱計量要求的技術標準或行政令。國家標準《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為配合此項改革,已于2001年3月提前發布經修改后的第三章(GBJ 19-87的2002版),其中第3.9.1條為強制性條文,規定:“新建住宅熱水集中采暖系統,應設置分戶熱計量和室溫控制裝置。對建筑內的公共用房和公用空間,應單獨設置采暖系統和熱計量裝置?!迸c此同時,與熱計量和室溫控制有關的國內外產品,作為一種難得的商機,也已經大量到位,蓄勢待發。因此,新建住宅實施《指導意見》的技術準備工作,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基礎。
    既有住宅的節能和采暖系統的分戶計量改造,北京地區已經開始進行試點。有些地區為解決收費難,對既有住宅采暖系統的“分戶控制”改造進展很快,這也為為過渡到分戶計量提供了條件,但是,應該同步進行的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改造,卻幾乎無人問津。
  相對而言,改革的制度方面基本上仍是空白。制度改革所要解決的本質問題,是國家、熱用戶個人及其在單位、供熱企業之間,用貨幣體現的利益關系。熱的計量相對比較簡單,而從“計量”到“收費”,則還需要解決一些包括概念和實際操作的深層次問題,以下是筆者對幾個問題的認識。
1 不能簡單仿效水、電和燃氣的計量收費 
  供暖用熱的計量和收費與用水、用電和炊事用燃氣不同。在公寓式集合住宅中,水表、電度表和燃氣表的計量值,是用戶實實在在用掉的, 按計量值直接收費,基本上體現了人們所認同的“公平原則”。而供暖用熱的多少,受住宅套型所在的不同部位和戶間的傳熱影響相對較大,用戶的主觀能動作用相對較小。
    供暖用熱量可以用下列一般式表達:
    Q=F · K(tN-tW)
    從上式可以看出: 
    采暖的室內溫度tN,是熱用戶唯一可以在一定范圍選擇的因素。 
    圍護結構的面積F,并不和建筑面積或使用面積成正比,主要由房間所在的部位決定,頂層、底層和端頭房間,圍護結構的面積就大。 
    圍護結構(主要是墻、屋頂和門窗)的傳熱系數 K, 由建筑熱工構造所決定,不是熱用戶可以改變的。 
    形成傳熱的外界溫度tW, 除了室外溫度之外, 還有鄰室的溫度, 形成戶與戶之間的溫差和傳熱。
  如果簡單仿效水、電和燃氣,按計量值直接收費,就會出現以下情況:相同的建筑面積(或使用面積)和相同的采暖室內溫度,需要支付不相同的采暖費。這種似乎有違“公平原則”的結果,可能很難被用戶所接受,是實施從“計量”到“收費”面臨的首要難題。
2 公寓式集合住宅中不同部位采暖能耗的區別和采暖費的處理
  在公寓式集合住宅中套型的不同部位,維持相同的采暖溫度需要的熱量會有較大的區別。顯而易見:南向房間比北向房間、中間樓層房間比頂層和底層房間、建筑端頭有兩面外墻房間比建筑中部只有一面外墻房間,散熱器的數量就明顯要少。按北京地區工程實例進行采暖負荷計算,可得到以下近似數值:
房間采暖負荷(w/m2)
底層中間層頂層
北向房間65.448.772.5
南向房間43.619.836.5

    對于有如此明顯差異的采暖能耗所形成的采暖費用,通常有兩種處理方法:
    ⑴ 在經深入分析論證后,確定不同部位套型單位計量熱量采暖費的修正系數。單位建筑面積(或使用面積)采暖能耗大的套型,取較低的計量熱量單價;反之,取較高的計量熱量單價。這種方法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很難操作。另外,與集中供熱采暖同時并存、在新建住宅中占有相當比例的分戶單獨熱源(如燃氣分戶采暖和電熱分戶采暖等)相比,又不宜實行兩種不同的“待遇”,因為分戶單獨熱源是不可能對不同套型用戶,區分不同的燃氣價和電價的。
    ⑵ 對不同部位的套型,在房屋的銷售價格中,計及采暖能耗因素,對能耗較大的套型即給予“一次性補償”。即:對單位建筑面積或使用面積采暖能耗較大的套型,適當降低房價,同時,對采暖能耗較小的套型,適當提高房價。這可能是比較現實可行的方法。事實上,住宅的不同樓層本來就不是同一售價,只不過是要再加上能耗的因素而已,而采暖和空調能耗,確實也是住宅質量的重要指標。房價直接與采暖能耗掛鉤,還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可以提高用戶選擇住宅的能耗概念,如同購車時關注車的油耗一樣,從根本上將建筑節能的政府行為,逐步轉化為與住戶和開發建設單位利益直接相關的市場行為。
3 關于戶間傳熱及其淡化
  傳統的住宅采暖, 并不存在戶與戶之間的熱傳遞, 但是當實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以后,部分房間因空置而不采暖、或部分用戶降低采暖標準、或有的用戶間斷采暖時, 戶與戶之間就會有較大溫差從而發生傳熱。
  以樓板為例,一般住宅樓板的傳熱系數約為 2.3~2.8 W/ m2· K。戶與戶之間每1℃溫差, 樓板的傳熱量就可達2.3~2.8 W/ m2。這是節能設計標準規定的北京地區住宅耗熱量指標20.6 W/ m2的 11~13%。
  也就是說,上層用戶如果把室溫調低1℃,下層用戶將會有10%以上的熱量流失。事實上,如果發生上述房屋空置而不采暖、部分用戶降低采暖標準或間斷采暖等幾種情況之一時,戶間的溫差會遠不止1℃。直接按照分戶熱量表所計量的數值收費,就不符合熱量在戶間轉移的客觀規律。
  為此,曾經出現過要對戶間圍護結構(樓板和戶間墻)進行保溫的意見。這種做法需增加投資和占用建筑空間, 對照十多年來建筑節能和墻體改革的艱難歷程, 可能難以實施,而且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例如:即使將樓板的熱阻增加一倍,戶與戶之間每1℃溫差, 傳熱量仍可占耗熱量指標的6%以上,問題顯然會依然存在。目前,多數住宅外圍護結構的保溫水平還是較低, 用于戶間保溫的投資費用和空間, 如用來提高外圍護結構的保溫水平, 可得到更好的綜合效益。
  對于集中供熱的公寓式集合住宅而言,較好的出路,是通過大幅度地降低整個住宅建筑的總能耗、合理確定按計量因素分配采暖費的比例、糾正對采暖系統需要采用“人走燈滅”方法進行“行為節能”的片面宣傳等措施,淡化戶間的傳熱因素,這正是集中供熱采暖有條件維持住宅建筑總體良好熱環境的優勢。
4 實施以樓棟計量為基礎的三級計量
  計量是收費的基本手段。孤立強調分戶計量是片面的,應該實施三級計量,即:熱源輸出總熱量的計量、建筑供暖入口的樓棟計量和分戶計量。而且在三級計量中,則應該突出以樓棟計量為基礎。
  熱源計量的是熱的總產量,是考核供熱企業供熱質量、能源效率的主要指標。熱源計量和樓棟計量的差額,可以檢驗管網的輸送效率是否達到標準的要求,以保持管網的保溫結構完好性。管網的熱損失,和循環水泵電耗、設備與管網維修、折舊費一樣,應該列入供熱成本,最終反映為國家批準的采暖熱量的單價。
  建筑供暖入口的樓棟熱量計量值,是整個建筑實際得到的熱量,也是供熱企業向熱用戶提供“商品”的實際數量,應作為確定該建筑物供暖費的基本依據。按照樓棟計量值和國家批準的采暖熱量價格進行結算,就從根本上將“吃大鍋飯” 的按面積收費,改變為“商品化、貨幣化”的按熱量收費。強調樓棟計量,可以比較準確地顯示建筑的采暖能耗,體現出節能建筑的經濟效益,有力地推動建筑節能。
  在樓棟總熱費的基礎上,分戶計量只是為了提供各戶之間供暖費分配比例的依據。考慮戶間傳熱因素和所有用戶對維持住宅建筑總體熱環境的義務,全樓總熱費在本樓戶間的分配,應該是部分按建筑面積或使用面積,部分按分戶計量熱量。
  在公寓式集合住宅中,通過戶間隔墻和樓板的傳熱量相當可觀。按照北京地區供暖條件分析和計算:維持室溫5℃的供暖量,已達維持室溫18℃供暖量的34%;維持室溫8℃的供暖量,已達維持室溫18℃供暖量的49%;維持室溫12℃的供暖量,已達維持室溫18℃供暖量的69%。經理論推算和實測證明,只要周邊正常供暖, 停止供暖的用戶還可以維持12℃甚至更高的室溫。因此有理由認為,任何用戶應為維持建筑的總體熱環境, 負擔基本采暖費用的70%左右, 按建筑面積或使用面積的分配比例,不宜小于70%。如果按分戶計量熱量的分配比例只有30%,過于計較分戶計量的精確性,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應該調整對于分戶熱計量的觀念,適當擴大按面積分配、縮小按熱計量分配的比例。這對于緩解設計、運行和管理等方面由戶間傳熱因素引起的復雜課題, 可能是較為現實和可行的途徑。
5 需要尋求較為簡便的分戶熱計量新方式
  似乎已經形成、但仍有待論證和探討的一種觀念,即:新建住宅宜采用分戶熱量表,原有住宅的改造宜采用熱量分配表。主要由國外廠商灌輸的上述觀念,有許多商業利益成分。事實上,即使在比較重視計量收費的歐洲,也并未受限于上述兩種模式。
  由于前述在建筑內部的熱傳遞原理,無論是分戶熱量表還是熱量分配表, 其示值顯然都不能作為供暖費結算的直接依據, 從本質上都是一種分配表。無論是分戶熱量表還是熱量分配表, 都存在投資較大、多種因素造成故障或誤差、需要進行日常維修和定期檢驗標定、較多地增加物業管理負擔和運行成本等弊病?!吨笇б庖姟芬幎ǎ骸庇嬃考皽乜匮b置費用計入房屋建造成本”, 熱計量系統的建設費用, 最終要轉化為由用戶負擔的房價。有論證資料證明:如果采用某些價格昂貴的熱量計量設施,熱用戶很難從熱計量節能效果中,獲得相應的經濟回報。
  既然上述熱計量方法都會有一定計量誤差, 又由于戶間傳熱等因素使得熱計量并不需要過高精度, 因此,除了分戶熱量表和熱量分配表以外,有些單位已經在探索較為簡便的、采用其它特征參數判定近似實際用熱量、樓棟內部供暖費用分攤的相對合理方法。
  例如: 在建筑采暖入口較為準確地進行樓棟熱計量的基礎上, 可以按各戶的建筑面積或使用面積為基礎, 以采暖期內用戶有代表性的實際采暖室溫,修正各戶供暖費用的分攤比例。這種方式,只需要在套內的某典型部位埋固一個或數個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的埋固位置宜盡量遠離外窗,以免受通風換氣的直接影響,再通過積算器反映出該用戶在采暖期內的平均室溫水平。這種簡易的方法,不僅可應用于新建住宅的“共用立管的分戶獨立系統”,更適合于原有住宅的改造。
  有人擔心,用戶會開窗通風以無償獲得熱量,其實,在冬季過量的開窗通風換氣,是極不舒適的。而當溫度傳感器的埋固位置盡量遠離外窗,受通風換氣的直接影響就會較小。何況,對于節能建筑而言,整個樓棟的采暖熱費由于大幅度節能而下降了,戶間供暖費分配精確度的必要性就會相對淡化。例如:北京市正在制定新的節能設計標準,要求進一步改善建筑熱工質量,將普通住宅的采暖能耗,在1980年比較水平基礎上降低65%,即采暖能耗約為1980年水平的1/3。就是說,如果按熱量而不是按面積收費,按照新標準建設的住宅,采暖費將是既有1980年能耗水平住宅的1/3。
6 新建住宅的分戶計量和新的系統形式
  住宅傳統的室內采暖系統,多數采用上供下回的單管順序式,即熱水沿一根立管自上順序而下,各層散熱器的水溫逐層遞降;也有一些層數較少的住宅,采用下供下回或上供下回的雙管式,即設置供水和回水立管,各層散熱器分別并聯連接于供水和回水立管上,各層散熱器的水溫相同。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戶熱計量設計技術規程》中規定:新建住宅的集中采暖系統要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戶獨立系統”形式。新的系統形式與傳統系統的主要區別是:對于垂直各層戶內系統而言,供水和回水立管是共用的,而戶內系統則是獨立的,與垂直方向的鄰戶無關。
  既然分戶熱量表不一定是分戶熱計量的唯一方式,為什么新建住宅的集中采暖系統,還要采用這種系統形式?主要出發點是:
    (1) 如果有必要時, 便于設置分戶熱量表進行用熱量的直接計量。
    (2) 新的系統形式符合住宅商品化的發展趨向。傳統的住宅室內采暖系統,無論是單管式還是雙管式,上下層鄰戶之間密切相關,每戶的采暖系統如需維修,就需關閉整個立管,如需在集中熱源基礎上按個性化要求改變采暖末端(例如地板輻射采暖)、更換散熱器或改變散熱器位置,則會影響鄰戶的采暖效果。新的系統形式則可克服這種約束。
    (3) 近年以來,采暖技術發展很快,隨著建筑節能的推進,在可預期的時間內,住宅的采暖方式將會面臨更多的選擇,新的系統形式為多元化采暖方式(例如改變為用燃氣或電熱的戶式獨立熱源、供暖和供冷相結合的空調系統等)的選擇和改造提供了便利條件。
7 關于集中供熱的主導地位
  《指導意見》中提出:“繼續發展和完善以集中供熱為主導、多種方式相結合的城鎮供熱采暖系統”?!肮步ㄖ妥≌^的供熱采暖系統,凡有條件實施集中供熱的,應積極采用集中供熱方式”。并且指出:“集中供熱具有較好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良好的環境效益,適應我國能源條件和城鎮居民居住狀況,是我國城鎮供熱的主要方式”。
  近年以來,由于能源結構和住房制度等因素發生了重大變化,采暖方式的多元化發展,極大地沖擊了集中供熱在城鎮住宅供熱采暖系統中的主導地位,能否堅持這個有較好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良好的環境效益的方式?關鍵是要面對和切實克服自身的弊病和缺陷。例如:
    (1) 集中熱網的熱源投資費用過高。 
    (2) 過大的供暖規模, 使輸送能耗增大, 又因水力失調而使采暖建筑冷熱不均成為常見病。
    (3) 集中供熱所提供的低標準的供暖期和供暖溫度、不能自主控制室溫等低水平供暖狀況,很難滿足用戶日益提高的對熱環境舒適度需求。
    (4) 由于設備、材料、施工質量和運行維修水平等因素, 集中系統漏水致使住宅家裝損壞的事故, 時有發生。
    (5) 最突出的新問題將是采暖費用的高低,在“福利供暖”改變為 “商品化、貨幣化”供熱以后,采暖費用就直接和用戶的“錢包”掛鉤了。這一重大改變,將成為用戶和開發建設單位選擇采暖方式的重要因素。
  在集中供熱條件下,熱價和能源費用雖然不高, 但需要由用戶直接支付的供暖費并不低。例如: 2001年調價后北京地區熱電廠的熱價由12元/GJ提高為27元/GJ,折為0.097元/ kWh, 按符合現行建筑節能標準北京地區住宅的耗熱量指標20.6W/m2計算, 每平方米建筑面積全采暖季的總耗熱量約為61.8kWh, 考慮熱網輸送效率后,熱電廠的熱價因素僅需6.68元/m2,而熱力公司向熱用戶收取的采暖費是24元/ m2。燃煤集中鍋爐房改為燃用天然氣后, 住宅的供暖費由18元/ m2,提高為28元/ m2, 后又提高為30元/ m2。而采用能源利用效率最低的直接電熱供暖,按電價0.44元/kWh計算,僅需27.2元/ m2, 略高于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采暖,低于天然氣鍋爐房集中供暖。人們不禁要提出下列問題:在同樣采用燃氣或用電作為能源的條件下,有“較好能源利用效率”的集中供暖的最終經濟體現——采暖費,為什么不能明顯低于甚至反而要高于“較低能源利用效率”的其它分散采暖方式?在實施新的節能標準以后,這個問題將更加突出。
  《指導意見》中提到了“深化供熱企業改革積極培育和規范供熱市場”的任務,供熱企業改革和規范供熱市場,最終不能回避采暖費高低的檢驗。在燃煤受到限制的城市和地區,面對各種分戶熱源供暖方式較低采暖費的挑戰,如果熱效率高的集中供暖, 供暖費用反而居高不下, 甚至與電直接供暖不相上下, 集中供熱得到發展和繼續保持主導地位的前景就岌岌可危了。
8 盡量減少分戶熱計量的“投入”
  要降低集中供熱的采暖費,就必須進行“投入”和“產出”綜合效益的分析論證,這是確定熱計量收費合理方法的基本依據。計量收費所需要的投入較大,弄得不好,不但未達到節能和提高供暖質量的目的,反而由于投入過高而導致高成本和過高的供暖費。分戶熱計量的“投入”,即與常規系統相比,初投資和運行成本所增加的供暖費用;分戶熱計量的“產出”,即其節能效益可節省的供暖費用。如果出現“投入”大于“產出”的方案,顯然不可取。
  在德國和丹麥這兩個歐洲推行熱計量最積極的國家,由政府頒布的條例中,都把“計量成本過高”列為可不遵守條例的“例外”。法國則規定:供熱成本未超過40法郎/m2的,可免除熱計量收費的義務。此種現象應引起我們深思。
  評估分戶熱計量的“產出”要客觀。只出現在部分有缺陷和運行不合理系統中而且主要是非嚴寒期內的過量供暖,不應作為節能效益的比較基礎。過量供暖對熱舒適度有害無益, 并非居住者的奢侈要求和住宅供暖的普遍狀況。建筑熱工水平和供暖系統效率低下, 致使供暖能耗高而熱環境質量差, 是我國目前住宅供暖狀況的基本特征。全國范圍集中供暖地區住宅供暖的主要狀況是總體供暖不足。因此節能的主要途徑, 應是大力地改善建筑熱工水平, 提高能源效率, 以較少的能源消耗獲得較高的熱環境質量。使居住者為節省開支而抑制合理需求, 不應是分戶熱計量的初衷和目的。
9 簡化熱計量和調控系統的配置
  為減少“投入”,應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盡量簡化熱計量和調控系統的配置。不區分供暖系統的狀況, 繁瑣地配置昂貴的調控手段,必然導致供暖運行的高成本和過高的供暖費。
  除熱計量系統以外,調控系統的配置,主要有兩個問題:
    (1)“分室溫度控制”不一定全靠自控
  《指導意見》在同一處一并提出了“分戶計量及室溫調控”的要求。室溫調控即分室溫度控制,這延續了《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95)關于“在進行室內采暖系統設計時,設計人員應考慮按戶熱表計量和分室溫度控制的可能性”的提法。
  分室溫度控制和分戶熱計量都能節能, 但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和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室溫度控制除了節能之外,還可以提高采暖的舒適度。即使未實施分戶熱計量, 作為一個健全的系統,也應解決分室溫度控制。當然,任何調節控制主要是節流系統局部過盈量,而使供熱不足的系統局部得到間接效應,如果總體供熱不足,分室溫度控制就會失去意義。
  分室溫度控制可以是自動的,也可以是手動的。所有標準和規定, 都只要求“分室溫度控制”, 并未強制要求“分室溫度自控”。是否需要在所有散熱器上設置恒溫閥﹖要根據熱源狀況和投資條件等因素權衡。其實,住戶既可用入戶閥門進行總量調節, 也可用散熱器上性能較佳又價格較低的手動閥門實施室溫調節, 由于房間的熱惰性和空間的流通性, 這種調節并不需要十分頻繁和精細。過分強調 “技術節能”和“行為節能”,其直接后果是戶間傳熱因素更為突出,惡化總體熱環境。
  具備較好經濟條件的高檔住宅,當然也可以采用恒溫閥等自動溫度控制手段,這種手段可以減少人為調節的麻煩,也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如太陽輻射、室內產熱等節能潛力。但是,應該明確它不能完全代替系統設計的水力平衡,而且特別應該注意要在弄清楚其技術特性的基礎上正確選用,以免發生經??梢砸姷降男瓮撛O或反而產生負面效應的“得不償失”現象。
    (2)系統的“多變“特性及其調控
  涉及“投入”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是針對計量收費以后系統負荷和流量的“多變”特性提出來的系統調控方式和手段。分戶熱計量特別是按計量收費以后,用戶是否會如“人走燈滅”地對供暖系統進行頻繁啟閉,從而引起系統的負荷和流量的大幅度波動?還缺乏具體和準確的量概念,可能是一種推理,這就會使系統配置帶有相當大的盲目性。筆者曾就此問題,當面請教過直接參與我國供熱計量與收費技術方案及政策法規工作的世界銀行供熱專家,得到的答復是否定的。顯然,不應過于夸大此種不確定的因素,并以此作為復雜配置的依據。采用自動的系統調控裝置, 如果應用大體適當, 可能有益無害, 但要增加可觀的投資和需精心維護。而如果配置不當,則反而會產生負面效應。對此, 應有確當的分析和判斷。
  運行過程中熱源設備的燃燒調節、熱媒的總體質調節和變流量系統的量調節, 對于充分挖掘現實的節能潛力是必要的。熱源條件較好系統(如城市熱網供暖系統)在非嚴寒期內的供熱過量, 不僅大量浪費熱能, 也因室溫過高反而使室內環境的舒適度變差。但熱源設備的燃燒調節和熱媒的總體質調節, 除采用自動調控裝置外, 還可以采用手動調節。過去許多供暖系統都有手動調節的成功經驗, 尤其是投資條件較差和總體供暖不足的系統, 更應如此。
  系統的水力平衡是確保節能和供暖效果的關鍵, 靜態平衡即設計計算條件下各環路流量的理想分配,是動態平衡的基礎。應優先依靠合理設計解決好靜態平衡。例如: 室外區域管網的統籌設計、室內外系統嚴格的水力平衡計算等。設置必要的調節構件, 只能是作為對系統設計平衡的一種補充手段, 不能取代水力平衡計算。
  對于用戶二次水側的變頻循環水泵、恒流量調節閥或恒差壓調節閥等設備的設置必要性和合理的配置方式、需要在對系統特性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確定。
10 按用熱量計量收費的成果應是提高供暖質量和降低采暖費
  過分強調分戶獨立系統入戶閥門的鎖閉功能,對不及時繳納采暖費用戶門停止供暖,或采用有預付費功能的IC卡表, 把分戶計量變為“分戶控制”,以解決收費難為主要目的,因而對供熱部門單方有利的認識是片面的。其實,當某戶被“控制”鎖閉后, 只要周邊正常供暖, 被停止供暖的用戶將能無償得到部分熱量,達到例如12℃左右的室溫,如用戶在此基礎上再自行設置一些輔助采暖設備, 即可達舒適溫度。這樣,反而會更增加供暖費收費的難度,而不及時繳費的用戶被停止供暖后, 會危及正常繳費的鄰戶, 進一步引起計費糾紛。
  采暖收費難, 是在計劃經濟和分配制度下“福利供暖”的后遺癥, 需通過制度的改革加以解決。由于是“福利供暖”, 居住者處于接受單一低標準采暖方式“賜予”的被動地位, 只能依附于供熱部門, 供熱質量不盡人意而無能為力。按用熱量收費使熱成商品后, 供熱逐步會由賣方市場轉化為買方市場, 如同消費者對于任何商品的挑剔一樣, 必然要求確保供暖質量和得到較高的熱舒適度, 達不到規定室溫的供暖,就不能視作有價值的商品。目前的供暖運行管理水平,還遠不能適應這種要求。
  建筑節能的必然結果, 只能是用熱量的減少和采暖費用的降低。當北京地區住宅的耗熱量指標從實施建筑節能前的31.68W/m2, 降低到現行標準的不超過20.6W/m2即降低了35%以后, 新的標準還要求進一步降低,不能設想用戶實際負擔的采暖費用可不相應降低。天津市已將燃煤集中鍋爐房按建筑面積計的采暖費用,由18.5元/m2下調至15.4元/m2, 但也只是下調了17.7%。
  因此, 分戶熱計量除了要改變傳統的住宅供暖設計方法和室內系統制式、供熱管網和熱源系統外, 對供暖部門的供熱質量、運行和經營水平, 會有更高的要求, 弄得不好, 經營效益有可能會明顯下降, 供暖部門應有適當的憂患意識, 積極啟動降低運行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技術準備和改造工作, 盡快完善有關環節的配套技術和管理措施。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技術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熱點資訊
圖文推薦
 
 
 
 
中文字幕在线综合|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片| 日本精品入口免费视频| 亚洲少妇xxx| 一二三不卡视频| 激情av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www.com毛片| 国产综合av在线|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操| 黄色av小说在线观看| 日韩一卡二卡在线| 性欧美18一19性猛交| 成人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淫a∨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无码|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久久99久久98精品免观看软件| 国产中文av在线| 一起草在线视频|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日韩片在线观看| 欧美老女人性生活视频| 麻豆天美蜜桃91| 国产午夜福利片| 一级一级黄色片| 韩国av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一二区视频| 99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探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主播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高潮无套| 久久黄色免费网站| 羞羞色院91蜜桃| 欧美aaa在线观看| 午夜天堂在线视频| 日韩av网站在线播放| 日批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 www.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毛片aaaaaa|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成人性视频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看av| 国产精品伦理一区| 青青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熟妇在线| 四虎精品永久在线| www.在线观看av| 人妻在线日韩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av影片| 黄色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黄色片在线| wwwav在线播放| 深夜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五月天激情国产综合婷婷婷| 日韩国产一级片|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黄色片在线免费| 不卡的免费av|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 国产黄色片在线| 免费在线观看的av网站| 日本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观看第一页| 国产免费a级片| a级一a一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亚洲色图 校园春色| 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九| youjizz.com亚洲|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久草视频在线免费| 手机av在线网| 亚洲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奇米777四色影视在线看| 精品视频第一页| 影音先锋成人资源网站|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密桃 | 欧美激情aaa| 韩国av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深性狂猛ⅹxxx深喉 | 欧美一级片中文字幕|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的av|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好吊色一区二区| 182在线观看视频| 116极品美女午夜一级| 亚洲 小说区 图片区| 色噜噜在线观看| 日韩黄色片在线| 亚洲男人第一av| 日本五十肥熟交尾|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伊人365影院|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区别是什么| 亚洲综合第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自拍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影院| 日本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五月婷婷深爱五月| 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久久久视频6r| 日韩av一二三四区| 一级黄色a毛片| 中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黄色|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999在线观看视频|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成人黄色免费网| 国产免费黄色大片| 黄色一级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jizz欧美性11| 色婷婷中文字幕| 天天操夜夜操视频|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免费看黄色一级大片|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亚洲区免费视频| 五月婷婷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 特级黄色片视频| 亚洲风情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不卡| 暗呦丨小u女国产精品|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 www欧美激情| 国产美女主播在线播放 |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乱大交做爰xxxⅹ小说| 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1国视频在线|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免费看| 中国精品一区二区| 黄网在线观看视频| 2021亚洲天堂| 欧美做爰爽爽爽爽爽爽| 摸摸摸bbb毛毛毛片| 五月天激情小说|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免费av| 一道本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激情成人网| 妺妺窝人体色www在线观看| 久久久噜噜噜www成人网| 女人色极品影院|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国内外成人激情免费视频| 天堂av在线免费|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 亚洲第一精品区| 欧美久久在线观看| 国产真人做爰毛片视频直播|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 免费看毛片的网址| 精品中文字幕av| av污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大尺度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毛片| 日韩欧美在线视频播放| 538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av|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免费| 亚洲天堂中文网|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久久黄色片网站| xx欧美撒尿嘘撒尿xx| 成人av在线播放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 涩涩网站在线看| 日本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日本视频在线免费| 中文字幕激情小说| 国产夫绿帽单男3p精品视频| 国产高清免费在线| 成人黄色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婷婷| 在线观看国产亚洲| 好男人www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免费精品在线视频| 91麻豆成人精品国产| 51xx午夜影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