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我公司在分戶改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析實施分戶改造并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共同研究解決方法,以促進熱改和節能。
關鍵詞:計量收費 存在問題 分析原因 促進改造 節能
引 言:隨著全球能源危機的逐步顯現,我國也將節能工作做為重點列入了“十一五”規劃,并提出到“十一五”末,萬元GDP的能耗比2005年下降20%的明確目標。目前,我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相當于氣候相近的發達國家采暖能耗的2~3倍,節能空間較大,而實施供暖分戶改造,推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是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為此國家建設部等“八部委”聯合出臺相關文件促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實行供熱商品化。但我國現有供熱設施、設備的現狀和對既有建筑的分戶改造等方面都制約著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制度的推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供熱企業方面
隨著能源價格的上漲,供熱企業的供熱直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越來越大,已達到約50%左右,電費約占總成本的8%,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實施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可能會使企業陷入無利潤或虧損的狀態。
1.1、站內設備效率低下、能耗高
目前,雖然在各種節能技術產品展中有許多新技術、新設備,但這些產品“叫好不叫座”,主要原因不是技術尚不完全成熟,致使安裝、使用、維護和保養困難,就是價格過高,供熱企業難以承受。
1.2、管網老化、能源浪費嚴重
許多供熱企業的供熱管道使用年限一般都達到近20年,管道保溫老化,脫落嚴重,部分管網被污水浸泡,熱損失較大;管道銹蝕嚴重,跑、冒、滴、漏現象比較普遍,失水量、熱損失較高,能源浪費嚴重,但供熱管網改造成本大,企業困難較大。
1.3、企業員工素質低
因我國大部分供熱企業職工文化程度較低,并受計劃經濟時期“大鍋飯”的影響,整體素質較差,職工對新技術、新設備的接受能力低、熟悉速度慢、節能意識差、操作水平低,對站內能耗設備的使用、調整不到位,不能充分發揮新產品、新技術的節能潛力。
2、熱源廠方面
2.1利益影響
由于熱源廠發電的經濟效益高于供熱,城市供熱常常處于不利的被動局面,致使熱網的供熱量不但受室外氣溫的影響,而且每天在不同時段還受到發電負荷的影響。有時因發電負荷小,汽輪機進汽量小,無法滿足供熱所需的抽汽量;有時因發電負荷大,而無法滿足正常供熱所需的抽汽量,造成用熱量大時,無法滿足所需的熱量。
2.2運行調整
分戶計量后,居民的節能意識增強,在上班和下班的時間段出現用熱量的大幅變化,容易出現熱源廠調節不到位,使熱網運行溫度過高,危機安全、增加熱損失;或出現供熱量不足,影響采暖效果,增加了居民的不滿意度。
3、熱用戶方面
3.1、觀念陳舊
我國原有的福利型供熱體制給部分居民造成了采暖是國家和單位給予的福利待遇,實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就必須實施分戶改造,勢必造成“誰交費,誰用熱”的現象,打破其享受“福利”采暖,形成抵觸情緒。
3.2、家庭裝修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裝修已成為普遍現象,用于家裝的費用一般為3~5萬元,多的可達10~20萬甚至更多,而分戶改造勢必會對裝修造成或多或少的損壞,用戶不滿意。如由供熱企業承擔損失,企業將無法承受。同時用戶投訴、上訪情況時有發生,影響和諧、穩定。
3.3、房屋保溫性能
因既有建筑使用非節能型建筑材料,與新建的節能型建筑相比,其熱指標可達到新建建筑的2倍,同樣面積的房屋,在室內溫度相同時,耗熱量相差較大,所交納的熱費也相差很大。而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將需要大量資金。
3.4、失水
分戶改造后,各戶系統相對獨立,因各系統均裝有放氣設施,這就為用戶偷用系統循環水提供了方便,加大了供熱企業運行成本。
4、其它方面
4.1、節能改造費用高
根據我公司2006年與中德合作,對唐山市河北1#小區三棟既有板式住宅樓進行節能改造,節能效果明顯,但改造費用達350元/m2,按我公司現有的1100萬平米的既有非節能型建筑(暫時認為2000年后建成的為節能型建筑)計算,節能改造費用為38.5億元人民幣。
4.2、分戶改造費用高
按照我公司對既有建筑分戶改的材料成本價30元/m2(未含熱計量表)計算,我公司現有的1300萬平米的既有建筑,僅分戶改造費用就達3.9億元人民幣,如包括熱計量表(按1000元/塊計算),總費用達5.4億元人民幣。
4.3、循環水質
現有供熱企業一般都直接使用自來水做為循環水進行供熱,少數企業使用水處理設備對熱網循環水或補水進行軟化,進行補水除氧的企業就更少,而進行殺菌的企業更是鮮見。因此,循環水水質過硬、管道氧腐蝕、細菌腐蝕、防止丟水而加入的顏料以及管道施工時質量差,帶進的泥沙等因素,造成熱量表過水面結垢、雜質沉積等,使計量失準,造成企業損失。
4.4先天設計不足
部分新建住宅未按規范進行設計和施工,雖實現了分戶供暖,但現有豎井內的供熱管道上既無熱計量表,又無法進行改造安裝,沒有安裝位置,無法實現計量。
結束語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全面實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制度,不僅需要國家各部門的政策支持,還需要對節能、自動化等技術的進一步的完善,使新技術、新設備形成低成本格局,做好節能宣傳培訓、規范采暖設計、同時還需要做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老化供熱設備、設施的改造,這樣材有利于節約能耗,促進企業發展,促進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制度的實行。
關鍵詞:計量收費 存在問題 分析原因 促進改造 節能
引 言:隨著全球能源危機的逐步顯現,我國也將節能工作做為重點列入了“十一五”規劃,并提出到“十一五”末,萬元GDP的能耗比2005年下降20%的明確目標。目前,我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相當于氣候相近的發達國家采暖能耗的2~3倍,節能空間較大,而實施供暖分戶改造,推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是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為此國家建設部等“八部委”聯合出臺相關文件促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實行供熱商品化。但我國現有供熱設施、設備的現狀和對既有建筑的分戶改造等方面都制約著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制度的推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供熱企業方面
隨著能源價格的上漲,供熱企業的供熱直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越來越大,已達到約50%左右,電費約占總成本的8%,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實施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可能會使企業陷入無利潤或虧損的狀態。
1.1、站內設備效率低下、能耗高
目前,雖然在各種節能技術產品展中有許多新技術、新設備,但這些產品“叫好不叫座”,主要原因不是技術尚不完全成熟,致使安裝、使用、維護和保養困難,就是價格過高,供熱企業難以承受。
1.2、管網老化、能源浪費嚴重
許多供熱企業的供熱管道使用年限一般都達到近20年,管道保溫老化,脫落嚴重,部分管網被污水浸泡,熱損失較大;管道銹蝕嚴重,跑、冒、滴、漏現象比較普遍,失水量、熱損失較高,能源浪費嚴重,但供熱管網改造成本大,企業困難較大。
1.3、企業員工素質低
因我國大部分供熱企業職工文化程度較低,并受計劃經濟時期“大鍋飯”的影響,整體素質較差,職工對新技術、新設備的接受能力低、熟悉速度慢、節能意識差、操作水平低,對站內能耗設備的使用、調整不到位,不能充分發揮新產品、新技術的節能潛力。
2、熱源廠方面
2.1利益影響
由于熱源廠發電的經濟效益高于供熱,城市供熱常常處于不利的被動局面,致使熱網的供熱量不但受室外氣溫的影響,而且每天在不同時段還受到發電負荷的影響。有時因發電負荷小,汽輪機進汽量小,無法滿足供熱所需的抽汽量;有時因發電負荷大,而無法滿足正常供熱所需的抽汽量,造成用熱量大時,無法滿足所需的熱量。
2.2運行調整
分戶計量后,居民的節能意識增強,在上班和下班的時間段出現用熱量的大幅變化,容易出現熱源廠調節不到位,使熱網運行溫度過高,危機安全、增加熱損失;或出現供熱量不足,影響采暖效果,增加了居民的不滿意度。
3、熱用戶方面
3.1、觀念陳舊
我國原有的福利型供熱體制給部分居民造成了采暖是國家和單位給予的福利待遇,實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就必須實施分戶改造,勢必造成“誰交費,誰用熱”的現象,打破其享受“福利”采暖,形成抵觸情緒。
3.2、家庭裝修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裝修已成為普遍現象,用于家裝的費用一般為3~5萬元,多的可達10~20萬甚至更多,而分戶改造勢必會對裝修造成或多或少的損壞,用戶不滿意。如由供熱企業承擔損失,企業將無法承受。同時用戶投訴、上訪情況時有發生,影響和諧、穩定。
3.3、房屋保溫性能
因既有建筑使用非節能型建筑材料,與新建的節能型建筑相比,其熱指標可達到新建建筑的2倍,同樣面積的房屋,在室內溫度相同時,耗熱量相差較大,所交納的熱費也相差很大。而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將需要大量資金。
3.4、失水
分戶改造后,各戶系統相對獨立,因各系統均裝有放氣設施,這就為用戶偷用系統循環水提供了方便,加大了供熱企業運行成本。
4、其它方面
4.1、節能改造費用高
根據我公司2006年與中德合作,對唐山市河北1#小區三棟既有板式住宅樓進行節能改造,節能效果明顯,但改造費用達350元/m2,按我公司現有的1100萬平米的既有非節能型建筑(暫時認為2000年后建成的為節能型建筑)計算,節能改造費用為38.5億元人民幣。
4.2、分戶改造費用高
按照我公司對既有建筑分戶改的材料成本價30元/m2(未含熱計量表)計算,我公司現有的1300萬平米的既有建筑,僅分戶改造費用就達3.9億元人民幣,如包括熱計量表(按1000元/塊計算),總費用達5.4億元人民幣。
4.3、循環水質
現有供熱企業一般都直接使用自來水做為循環水進行供熱,少數企業使用水處理設備對熱網循環水或補水進行軟化,進行補水除氧的企業就更少,而進行殺菌的企業更是鮮見。因此,循環水水質過硬、管道氧腐蝕、細菌腐蝕、防止丟水而加入的顏料以及管道施工時質量差,帶進的泥沙等因素,造成熱量表過水面結垢、雜質沉積等,使計量失準,造成企業損失。
4.4先天設計不足
部分新建住宅未按規范進行設計和施工,雖實現了分戶供暖,但現有豎井內的供熱管道上既無熱計量表,又無法進行改造安裝,沒有安裝位置,無法實現計量。
結束語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全面實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制度,不僅需要國家各部門的政策支持,還需要對節能、自動化等技術的進一步的完善,使新技術、新設備形成低成本格局,做好節能宣傳培訓、規范采暖設計、同時還需要做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老化供熱設備、設施的改造,這樣材有利于節約能耗,促進企業發展,促進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制度的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