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煙囪,就能供上暖。正式供暖一個月了,今年,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在藍石大溪地小區首次實施地源熱泵技術,從土壤中吸取熱量為小區供暖。據實施該工程的濟南能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該技術不產生任何污染,代表了省城多元化供熱的大方向。
“就目前運行情況來看,地源熱泵技術完全能滿足小區供熱需求,而且還有盈余。”17日,藍石大溪地小區能源站監控平臺顯示,小區供水溫度為45℃左右,回水溫度約有40℃。為拓展多元化供熱,市市政公用局成立了濟南能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杜浩介紹說,雖然藍石大溪地小區是省城首家使用地源熱泵技術供暖的用戶,從目前監測情況來看,該技術運行很好,只開一臺熱泵機組就能滿足需求。
據悉,制冷劑和用戶端熱水都能實現循環利用。藍石大溪地今年有近2萬平方米、120余戶居民用上了洋氣的“土”暖度過寒冬。為防止嚴寒天氣,能源站設計了兩臺熱泵機組和調峰用的燃氣鍋爐。
據悉,地源熱泵技術不燒煤,地下裝置也不直接與地下水接觸,不向外界排放廢氣、廢水、廢渣,是一種清潔能源。據了解,因為省城環境惡劣,省城將加大清潔能源多元化供熱的力度,利用空氣源、污水源和地源等技術實現集中供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