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谷電----供給側改革讓利百姓
電力的發、供、用是在同一時刻內完成的。電能的消耗往往集中在日間,夜間發電成了“垃圾電”,這導致了能源的極大浪費。電力能源越發達,其能源占比越高,需求側用電峰谷差越大。電能的存儲一般通過蓄電與蓄熱兩種方法,就蓄電而言儲能量的大小以及投入產出的經濟指標有著明顯短板。電網調峰問題日益突出,增加發供電成本,影響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絕大多數地區在春秋季以及夜間至少有40%的電力資源被浪費掉,為了達到削峰填谷、穩定電網等目,世界各國相繼推出了峰谷電政策,有的地區甚至有季節電、假日電等。
目前我國實行以經濟杠桿來調節電力負荷的原則,2015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的通知》,明確指出未來峰谷電價政策將在全國鋪開,鼓勵從電力需求側改革開始進行能源結構調整。以達到引導居民節約用電、合理用電的積極作用。
煤改電----需求側消納過剩電能 增加電企收入
因歷史發展的原因,我國目前電力供應能力超出了使用需求,電能產生的能源浪費極為嚴重。同時,因能源的粗放型、無序使用;因經濟發展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因煤的使用效率低下、方式原始等綜合原因,近年來我國霧霾嚴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已提到了歷史性議程高度。
由此,煤改電工作成了調整能源結構、清潔能源系統性供熱、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推廣煤改電的工作中,仍有幾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急需解決:1、電力正常價格供熱,運行成本太高,市場難以接受,2、即使冬季供暖夜間享受的低谷電價,日間供暖仍需耗用高額電價。3、大部分用戶除冬季供暖需求外,仍有熱水需求,有的用戶還有批量飲用水需求、蒸汽需求。燃煤因其低廉的價格,仍屢禁不止,往往拆而復燃。4、從電力供給側的電廠來講,冬季供暖外的其他時段,夜間的低谷電仍在白白浪費。
儲熱技術助力煤改電、消納低谷電
中益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基于自有知識產權的“相變儲熱”技術,研發、試制、推廣了系列谷電蓄能供熱產品。
其中:低谷電+太陽能清潔能源供熱系統,相變儲熱式“能源中心”已綜合解決了供熱需求問題。可以同時滿足拆除燃煤鍋爐后,供暖、供熱水,甚至供應生活飲用水的綜合需求,供暖末端靈活,即可以是暖氣片,也可以是地熱盤管、風機盤管出風口,供暖時以水為導熱介質,舒適度與集中供暖完全一致;中國供熱信息網了解到供應熱水時可以實現斷電供水,安全有保障;與中益能太陽能蓄熱系統、工業余熱蓄熱系統聯合使用,可以再次降低用熱成本。
能源中心在夜晚低谷時段電價便宜時,將電能轉化成熱能儲存起來,在白天電價高的時候將儲存的熱能釋放出來。大大降低用戶實際成本支出,從根本上打破了電采暖成本過高的壁壘。
北京地區-----儲熱技術緩解峰電壓力 降低用戶成本
2015年,中益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在通州區推出“煤改電--清潔能源儲熱系統”示范項目,經過一年的運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該項目中,每天21:00~6:00的9個小時期間為低谷電價期間,用戶每使用一度電只需支付1毛錢。以太陽能為輔助加熱措施,整個冬季的供暖,并供應四口之家的生活熱水費用僅相當于正常集中供熱采暖費的三分之一,用戶還省去了集中供暖所需的初裝費用。
儲熱式能源中心的問世,不僅降低了用戶的成本支出,還為發電企業“垃圾電”的消納提供了渠道。降低峰谷差同時還提升了電網的穩定與安全、提高了能源綜合使用效率、延長了熱電系統設備的使用壽命。
南方地區---滿足舒適供暖需求,提升生活品質
相變儲熱式“能源中心”作為一種分布式能源表現形式,以其靈活高效、體積小、蓄熱密度大、舒適度高、綜合功能請打等特點。為我國南方地區的采暖需求提供了新的思路。讓我國無集中供暖區域的百姓能夠享受集中供暖的生活,告別干燥熱風的日子!
能源中心,可與家裝風格保持一直,可以仍然使用現有的暖氣片、地熱盤管作為散熱系統。避免了普通電暖器設備干燥、氧耗、輻射大、散熱不均衡的缺點。還具有投資省、運行費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儲熱密度大、體積小、常壓環境運行、安全高效等特點。同時“能源中心”還可以通過手機APP實現遠程智控,自主開關、調溫。
早在2000年初,中益能實施了大量一萬平米以上的谷電蓄冷、蓄熱項目,除供冷、供熱水以外,還可以供冷、供蒸汽。
基于長達16年的儲熱技術專業研究、推廣,中益能認為:除冬季供暖,在非供暖季,也要一貫性的實行峰谷電價。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垃圾電高效利用、滿足用戶端全方位用熱需求、保證燃煤鍋爐不復燃。
目前受各種因素影響,不同地區推出煤改電、低谷電供熱的政策與價格并不一致,想要徹底拆除燃煤鍋爐、治理大氣污染、調整能源結構,儲熱技術還需要不斷普及、推廣,各種政策、職能部門之間也尚缺更加專業性的有機協調、統一。 來源:中國供熱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