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西安市發改委召開“超臨界水蒸煤”技術項目對接會,將簽署合作協議,建設“品質西安”,緩解城市霧霾,實現“學校+企業”、“技術+資本”的創新融合。據了解,“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俗稱“超臨界水蒸煤技術”,是西安交大科研團隊經過20年攻關取得的最新成果。
這項新技術是煤炭在超臨界水中完全吸熱—還原制氫的新氣化原理,利用溫度和壓力,將煤中的碳、氫、氧元素氣化為氫氣和二氧化碳,同時制取氫氣,將煤炭化學能直接高效轉化為氫能。氣化過程中煤所含的氮、硫、金屬元素等,以灰渣的形式排出反應器,從源頭上根除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氣體污染物和PM2.5等粉塵顆粒物的生成和排放。

與傳統“一把火燒煤”相比,該技術發電和制氫的效率顯著提高,大型化后的一次性投資和運行成本則顯著降低,氣化產物可發電、供熱、供蒸汽,還可生產高附加值化工產品,實現了煤炭能源的高效、潔凈、無污染轉化和利用。
據了解,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產業化對于立足我國國情,發揮陜西省煤炭資源的優勢,搶占能源變革先機,保障能源戰略安全,加快治污降霾,改善環境等都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將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們的燃煤利用造成的空氣污染及在冬季供暖期大大加劇的霧霾問題。
西安市發改委成立了“超臨界水蒸煤”項目領導推進小組,為項目提供政策上的全力支持,爭取國家、省、市項目投資力度,并將擬定項目時間進度表,分階段完成正式合作接洽,簽署合作協議和項目落成,達成雙贏。 來源:中國供熱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