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首次提出了"護城河"的概念。在傳統視角下,護城河的來源包括技術專利、成本優勢、網絡效應、品牌等無形資產。在創新層出不窮的時代,則沒有靜態的護城河。就像哈佛大學管理學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在其"創新三部曲"中所強調的創新,其關鍵在于對市場變遷的主動響應。
作為熱泵領域的專業品牌,熱立方從一家技術驅動型企業發展為清潔能源科技應用領先品牌,在全球經濟增長疲軟的大環境中始終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在20年的變革創新中,熱立方如何主動響應市場變遷、構建企業動態"護城河"?

核心技術"護城河"
2003年,熱立方創立之初,便致力于為極寒氣候地區研發制造更環保、更舒適的空氣能熱泵地暖機。當時熱立方遇到了技術瓶頸,即當時的直流變頻控制技術僅掌握在少數幾個國外品牌手中,熱立方要想實現突破非常困難。公司管理層十分清楚,只有掌握了直流變頻控制技術,才能掌握熱泵地暖技術制高點。于是,公司管理層決定:集中公司的全部優勢資源,研發直流變頻控制技術。
為此,熱立方斥巨資建立了國內熱泵行業第一個-25℃的焓差實驗室。研發人員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徹夜加班完成一個個測試任務。經過半年多時間,熱立方第一代直流變頻地暖機上市,研發人員給它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水盒子"。
"水盒子"一經推出,便大批量出口德國、瑞典、挪威等歐洲國家。"北極圈"國家氣候寒冷高濕,有些地區冬天甚至達到-40℃的極寒低溫,采用空氣能熱泵技術采暖存在結霜快、化霜難問題。當時,挪威客戶開玩笑說:if it works in Norway, it works in anywhere. 其表達的意思就是:如果它在挪威能工作正常,那么它在哪兒都將可以工作正常。
為解決這一難題,熱立方成立專項研究小組,從多個維度分析了結霜的機理,梳理化霜的邏輯過程,經過無數次的對比測試,終于成功找到了解決方案。在熱立方自主開發的控制軟件中,預留了4種除霜方案,可以適用于不同氣候條件及應用場景,完美解決了極寒氣候環境下空氣源熱泵地暖的除霜問題。
除此之外,熱立方自主研發的Odin-Smart智能控制系統、噴氣增焓技術、體感溫度自動調節技術與高效降噪技術使其在熱泵領域逐漸建立了技術核心競爭力,僅空氣源熱泵發明專利就擁有25項,其他各項專利多達127項。熱立方產品出口到德國等歐洲47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近百萬歐洲家庭的能源中心。可以說,在發展的第一階段,核心技術"護城河"成為熱立方成功"出海"的關鍵。

用戶認知"護城河"
作為實體制造企業,"核心技術"可以帶來先發競爭優勢,卻不難被后來者跟進。要持續創造價值,企業需要通過差異化創新不斷加寬加深"護城河"。在海外市場穩定增長的基礎上,熱立方需要找到"第二增長曲線"。毋庸置疑,這條增長曲線就在擁有人口紅利和消費空白的國內市場。
國內供熱覆蓋率處于較低水平,僅在北方各省的主要城鎮建有集中供暖,且平均覆蓋率不到50%;南方城鎮和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則基本沒有集中供暖設施,僅依靠壁掛爐、空調、電暖器或煤炭、柴火取暖,這些取暖方式有的日常使用成本太高、有的取暖不舒適不安全,有的對環境污染太高。熱泵技術由于其高效、節能、環保、舒適的顯著優勢被大力推廣。近年來在國家"煤改清潔能源"和"碳中和"政策支持下,熱泵采暖產品穩定增長。
然而,熱泵采暖設備目前在國內的市場體量還相對較小,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影響。一是市場上的產品適用人群窄,難以形成規模經濟;另一方面,則源于國內用戶對熱泵的認知。
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熱泵采暖的產品目前主要以兩聯供(采暖、制冷或采暖、熱水)和三聯供(采暖、制冷、熱水)為主,產品每平方米的造價超過700元,一套房子安裝兩聯供或三聯供產品,初裝成本8萬元以上,只有少數高端用戶才用得起。熱立方從調研中也發現,中國家庭用戶在制冷、熱水上的使用需求實際上已經有了很好的滿足,但是在取暖這一需求上痛點不少。盡管熱立方在兩聯供的技術應用已經成熟,也是三聯供技術開拓者,在戰略上熱立方仍做了重大調整:聚焦采暖,目的是讓普通家庭也能用上舒適的、劃算的暖氣。
在用戶認知方面,不得不從"熱泵"的名字說起。"熱泵"這個詞來自英文"Heatpump"直譯,對專業人士理解起來可能沒什么困難,但對于國內消費者和普通大眾來講,"熱泵"的概念很抽象,難以理解。

正如熱立方公司總裁童風喜所言:"別看熱泵行業正在風口上,但有個很簡單的問題長期困擾行業發展。而且,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中國市場,在國外市場幾乎不存在!這就是為熱泵'取名字'的問題。一個大眾都能聽得懂的名字,對于創新產業的推廣太重要了!比如,'冰箱冷柜空調',大家一聽就明白是干啥的,但是一說'熱泵',用戶就不理解了。"一個產品的名字不是為了彰顯技術專業性,而是要站在用戶視角,讓用戶聽得懂、便于傳播。于是,熱立方把用于供暖的空氣源熱泵命名為"熱泵地暖機""地暖機",以推動行業加速布局家庭終端市場。
熱立方"聚焦采暖"的差異化創新戰略,以及為產品賦予的"地暖機"創新品類,為打造國內市場"第二增長曲線"明確了方向和路徑。在新的發展階段,熱立方在技術研發、數字化智能化、品牌推廣及渠道開拓方面持續發力,期待在"地暖機"新賽道搶先占領用戶心智,構建用戶認知"護城河"。
從熱泵技術驅動型企業到地暖機領先品牌,從出海到打造國內市場"第二增長曲線",從規模化到數字化智能化……熱立方在變革中不斷探索差異化創新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