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戰略深入實施的背景下,東阿吉電能源有限公司以創新實踐交出了一份今冬供熱計量節能降碳亮眼成績單。2024年-2025年供暖季數據顯示,熱計量小區整體節能率達34.3%,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1.57萬噸,降低二氧化碳排放4.09萬噸。這些數據正是“東阿模式”成效的最佳注腳。作為國內智慧供熱計量的先行企業,公司用四年實踐驗證了供熱商品化改革的可行路徑。
早在2022年公司成立之初,公司決策層便敏銳捕捉到能源革命的產業機遇。面對供熱行業對計量改造成本高、用戶接受度低的普遍顧慮,公司毅然投入研發資源,打造出基于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了"源-網-戶"全鏈條協同調控體系。依托統一智云熱網管理平臺,打通全系統數據流與控制流,形成"需求精準感知-熱源優化調度-管網智能調控-用戶個性服務"的閉環運行模式,提升供熱品質和用戶滿意度。
在智慧供熱的實踐中,每戶配備的智能溫控系統如同"熱量調節器",用戶可通過手機APP自主調控,實時查看用熱數據。系統設置工作、外出、休息、老人、全關五種模式,智能調節閥門開度。“利用這個APP,我們出門后就可以調低室內溫度,等我們下班前,再把溫度提上來,特別方便,而且還能省一大筆錢。像我們家103.4平方,依照往年按面積收費的方式,得交2068元,自從安裝了分戶計量供熱表后,四個月的供暖費直接省了671.83元。”凱旋城小區用戶萬先生高興的說。據東阿智慧供熱指揮中心數據顯示,凱旋城小區本供暖季92.48%熱用戶節省熱費支出,最高用戶節省比例達68.43%。這種"用多少熱,花多少錢"的消費模式,使用戶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更潛移默化地養成了節能習慣。
隨著中國清潔產業委員會將“東阿模式”列入《清潔供熱典型案例》,這種"協會引導、企業主導、用戶參與"的創新機制正在顯現示范效應。目前,公司已與多個城市達成合作協議。正如國家節能中心專家所言:"當熱量真正成為可計量的商品,中國城鎮供熱體系將迎來效率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