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水器”早已不是什么新鮮玩意兒了,隨著近幾年來國家對環保和能源節約重視力度的加大,太陽能熱水器產品以節能、安全、環保的特點已成為整個熱水器行業新的利益增長點,產業的市場“錢”景十分廣闊。然而行業的發展卻并不太平……
行業混亂引發信任危機
根據最新公布的《中國太陽能熱水器消費使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消費者對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滿意度非常低,居然有高達41.5%%的用戶表示極不滿意。其中絕大多數是反映太陽能熱水器的產品質量較差、售后服務跟不上或產品技術含量較低等等。前不久還發生了國內14省市消協聯合警示消費者慎購太陽能熱水器事件。
從這些數據和現象來判斷,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似乎離死不遠了。然而,目前中國太陽能熱水器的年生產量是歐洲的2倍,北美的4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國和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遞增。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太陽能熱水器制造企業從幾年前的2500多家至今猛增至近5000家,僅廣東就超過2000家。
問題就在于這近5000家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中,真正有自主研發能力和大規模化生產的企業不足20家。其余多為一些地方小品牌和雜牌企業,甚至有不少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一些品牌連基本的售后服務都沒有。這樣的產品充斥著整個行業市場,消費者的反映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此,力諾瑞特市場總監劉建力表示,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是一個自我發展的行業,最早是靠高效的技術結合民間資本來發展的。國家對其沒有任何的產業支持政策,也沒有制定相應的市場規范,市場準入的門檻相對比較低。當這個市場逐漸發展起來后,市場空間越來越大增長也很快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企業就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缺少政策支持和市場規范的弊端就逐步顯現出來了,很多作坊式的小企業是抱著撈一把就走的心態來做產品,其后果就是二三級市場甚至是一級市場上都充斥著這些質量低劣的產品。于是形成了全國大部分市場上雜牌、小品牌甚至無牌產品以低廉的價格成功阻擊知名品牌的局面。
據2005年的數據顯示,行業中排名前10位的企業,其市場份額僅占17%%左右,而八成以上的市場都掌握在地方中小品牌或作坊式廠家的手中,這個驚人的比例應該是行業混亂的根源之一。相比之下,傳統的家電市場像國內空調市場,格力、美的、海爾三大品牌已經占據了空調行業半壁江山,前十大品牌的市場占有率超過八成,其行業規范程度也是顯而易見的。
四季沐歌大區經理顏為民告訴記者,造成當前這種混亂行業現狀,除了因產業門檻太低而大量企業涌入外,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和市場監管不到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二三級市場和一些邊遠農村市場,市場監查力度不夠導致大量質量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還有一些地方對當地小品牌或雜牌有著一定的地方保護傾向,這也讓行業內的知名品牌在當地的發展比較困難。
當前,中小品牌、雜牌甚至作坊式企業似乎左右著國內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市場的發展方向,整個行業也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機之中。
混亂為品牌做大創造了機會
面對如此混亂的產業局面,按說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應該比較郁悶,特別是行業內比較知名的企業。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業內知名企業多是喜憂參半,甚至是喜多于憂。他們表示,混亂的局面確實對行業的發展不利,但真正的機會極有可能出自行業混亂的同時,而且機會從來都是青睞有實力者的。
“太陽能熱水器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在推廣之初消費者對此還不太了解。而且偌大的中國市場也不是十幾二十家企業一下子能做得起來的。有了這近5000家企業一起來做,對于太陽能熱水器產品的推廣普及肯定是有好處的。先把蛋糕做得夠大,有多少人來分,交由市場來做決定。這對行業的發展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在說到這種不太健康的產業局面會對行業和行業內比較知名的企業造成什么不利影響時,劉建力說道:“如今政府在政策上也明確表示支持,加之各種標準也會讓市場越來越規范,消費者對太陽能熱水器產品的認識也會越來越全面,整合將是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經過幾年的發展,行業內的十來家知名企業從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到品牌營銷等方面已今非昔比了。產品線從高端到中低端都非常全,可涵蓋從農村到城市各類建筑物的需求,遠非無研發能力和核心技術的小企業所能比擬的。從這一點來看,行業內的知名企業就沒有什么可擔憂的了。可以說行業的混亂局面為已經做強了的品牌創造了做大的機會。2005年國內十大品牌加起來的市場占有率才17%%,而到2006年增長至25%%,預計2007年將會達到30%%,這些數據就是有力的證明。”
顏為民也表示,目前市場上各種關于太陽能熱水器的不利言論的確容易誤導消費者,讓其對太陽能熱水器這種安全、節能、環保的產品產生不信任感,這對太陽能熱水器的推廣普及肯定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但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其積極的一面也不容忽視,消費者投訴率居高不下的產品基本都是一些雜牌或者是一些三無的作坊式產品。而知名品牌以其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完善的服務體系,市場的投訴率一般都不多,甚至一些堅持把服務做成產品的一部分的品牌還可以做到零投訴,這對消費者分清好與壞是有直接影響的。而地方消協對消費者的警示也不一定是壞事,這個警示可以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太陽能熱水器產品時,應該把其生產廠家的規模、研發實力、產品質量和服務等因素做綜合考慮,這樣知名品牌的優勢也就突顯出來了。
顏為民還強調,當前太陽能熱水器大有走與建筑一體化的趨勢,四季沐歌目前力推的“綠房子計劃”就是完美的太陽能與住宅一體化綠色解決方案。現在國內也有不少省市出臺太陽能熱水器強制安裝的規定,項目在報批之時就必須有與建筑整體配套的太陽能熱水器的解決方案。這為行業有自主研發能力的知名企業提供了絕佳的機會,一般的小企業不具備充分考慮建筑物美觀的分體式太陽能熱水器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能力。他們想做兼顧美觀和實用一體化工程,似乎能力有限,這也將進一步壓縮雜牌企業的生存空間。相信隨著國家策略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強,國內的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必將走上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
行業混亂引發信任危機
根據最新公布的《中國太陽能熱水器消費使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消費者對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滿意度非常低,居然有高達41.5%%的用戶表示極不滿意。其中絕大多數是反映太陽能熱水器的產品質量較差、售后服務跟不上或產品技術含量較低等等。前不久還發生了國內14省市消協聯合警示消費者慎購太陽能熱水器事件。
從這些數據和現象來判斷,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似乎離死不遠了。然而,目前中國太陽能熱水器的年生產量是歐洲的2倍,北美的4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國和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遞增。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太陽能熱水器制造企業從幾年前的2500多家至今猛增至近5000家,僅廣東就超過2000家。
問題就在于這近5000家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中,真正有自主研發能力和大規模化生產的企業不足20家。其余多為一些地方小品牌和雜牌企業,甚至有不少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一些品牌連基本的售后服務都沒有。這樣的產品充斥著整個行業市場,消費者的反映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此,力諾瑞特市場總監劉建力表示,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是一個自我發展的行業,最早是靠高效的技術結合民間資本來發展的。國家對其沒有任何的產業支持政策,也沒有制定相應的市場規范,市場準入的門檻相對比較低。當這個市場逐漸發展起來后,市場空間越來越大增長也很快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企業就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缺少政策支持和市場規范的弊端就逐步顯現出來了,很多作坊式的小企業是抱著撈一把就走的心態來做產品,其后果就是二三級市場甚至是一級市場上都充斥著這些質量低劣的產品。于是形成了全國大部分市場上雜牌、小品牌甚至無牌產品以低廉的價格成功阻擊知名品牌的局面。
據2005年的數據顯示,行業中排名前10位的企業,其市場份額僅占17%%左右,而八成以上的市場都掌握在地方中小品牌或作坊式廠家的手中,這個驚人的比例應該是行業混亂的根源之一。相比之下,傳統的家電市場像國內空調市場,格力、美的、海爾三大品牌已經占據了空調行業半壁江山,前十大品牌的市場占有率超過八成,其行業規范程度也是顯而易見的。
四季沐歌大區經理顏為民告訴記者,造成當前這種混亂行業現狀,除了因產業門檻太低而大量企業涌入外,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和市場監管不到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二三級市場和一些邊遠農村市場,市場監查力度不夠導致大量質量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還有一些地方對當地小品牌或雜牌有著一定的地方保護傾向,這也讓行業內的知名品牌在當地的發展比較困難。
當前,中小品牌、雜牌甚至作坊式企業似乎左右著國內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市場的發展方向,整個行業也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機之中。
混亂為品牌做大創造了機會
面對如此混亂的產業局面,按說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應該比較郁悶,特別是行業內比較知名的企業。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業內知名企業多是喜憂參半,甚至是喜多于憂。他們表示,混亂的局面確實對行業的發展不利,但真正的機會極有可能出自行業混亂的同時,而且機會從來都是青睞有實力者的。
“太陽能熱水器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在推廣之初消費者對此還不太了解。而且偌大的中國市場也不是十幾二十家企業一下子能做得起來的。有了這近5000家企業一起來做,對于太陽能熱水器產品的推廣普及肯定是有好處的。先把蛋糕做得夠大,有多少人來分,交由市場來做決定。這對行業的發展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在說到這種不太健康的產業局面會對行業和行業內比較知名的企業造成什么不利影響時,劉建力說道:“如今政府在政策上也明確表示支持,加之各種標準也會讓市場越來越規范,消費者對太陽能熱水器產品的認識也會越來越全面,整合將是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經過幾年的發展,行業內的十來家知名企業從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到品牌營銷等方面已今非昔比了。產品線從高端到中低端都非常全,可涵蓋從農村到城市各類建筑物的需求,遠非無研發能力和核心技術的小企業所能比擬的。從這一點來看,行業內的知名企業就沒有什么可擔憂的了。可以說行業的混亂局面為已經做強了的品牌創造了做大的機會。2005年國內十大品牌加起來的市場占有率才17%%,而到2006年增長至25%%,預計2007年將會達到30%%,這些數據就是有力的證明。”
顏為民也表示,目前市場上各種關于太陽能熱水器的不利言論的確容易誤導消費者,讓其對太陽能熱水器這種安全、節能、環保的產品產生不信任感,這對太陽能熱水器的推廣普及肯定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但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其積極的一面也不容忽視,消費者投訴率居高不下的產品基本都是一些雜牌或者是一些三無的作坊式產品。而知名品牌以其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完善的服務體系,市場的投訴率一般都不多,甚至一些堅持把服務做成產品的一部分的品牌還可以做到零投訴,這對消費者分清好與壞是有直接影響的。而地方消協對消費者的警示也不一定是壞事,這個警示可以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太陽能熱水器產品時,應該把其生產廠家的規模、研發實力、產品質量和服務等因素做綜合考慮,這樣知名品牌的優勢也就突顯出來了。
顏為民還強調,當前太陽能熱水器大有走與建筑一體化的趨勢,四季沐歌目前力推的“綠房子計劃”就是完美的太陽能與住宅一體化綠色解決方案。現在國內也有不少省市出臺太陽能熱水器強制安裝的規定,項目在報批之時就必須有與建筑整體配套的太陽能熱水器的解決方案。這為行業有自主研發能力的知名企業提供了絕佳的機會,一般的小企業不具備充分考慮建筑物美觀的分體式太陽能熱水器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能力。他們想做兼顧美觀和實用一體化工程,似乎能力有限,這也將進一步壓縮雜牌企業的生存空間。相信隨著國家策略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強,國內的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必將走上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