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幾日,氣溫驟降。在天津市河東區金灣花園,75歲老人麥永恒撫摸著暖氣,感慨地說:“今年,要是遇到暖氣出現問題,我連電話都不用打了,只需按一個按鈕就可以解決。”
麥永恒的底氣源于一個新設備的投入使用。今年,天津能源集團在供熱區域內為75歲及以上老人開發了具備供熱數據分析功能的智能“一鍵報修”終端,目前已投放1199臺。
它體積小巧,外觀設計像一個“遙控器”。白色設備上配有一塊電子屏,顯示著日期、時間、事項進程等內容,屏幕下方有“不熱”“漏水”和“啟動/確認”功能按鈕。
天津能源集團總經理助理、供熱產業部經理張鵬說:“在以往,一些老年人在遇到用熱問題時,很難熟練使用智能手機等信息化途徑報修,而且即使撥打了電話,也經常出現暖氣故障、家庭地址表述不清等問題,影響了檢查和維修效率。”
“如果遇到用熱問題,在按下按鈕后,維修人員便會在半小時內與我聯系并進行檢查、維修。”麥永恒一邊說,一邊展示著操作。

9月,工作人員入戶為老人講解“一鍵報修”終端設備。新華社發
近年來,天津市不斷提高供熱服務的智慧化水平。走進天津能源集團位于河東區的熱電公司智慧供熱運營中心,一面智能大屏詳細呈現了供熱參數、供熱站運行狀態、管網實時信息等內容。現場工作人員聚精會神地監測著各項數據,刷新查看著各個供熱區域的情況,確保供熱管網正常運行。
“這是我們研發的智慧供熱系統,可以綜合天氣情況、用戶用熱狀況、管網運行狀態,實時調整供熱溫度,做到精準供熱、按需送熱。”張鵬說,這不僅保證了用戶室內氣溫穩定,同時也推動了供熱系統低碳環保。
供熱質量關乎千家萬戶。今年,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依托天津市智慧供熱監管平臺建立運行調度機制,形成市、區、企業“兩級監管,三級聯動”的運行調度體系。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藺金太介紹,天津市目前實現了14座熱電廠和574座供熱站供回水溫度、流量、燃氣耗量等數據的24小時實時監測,平臺內置智慧化報警算法,從供熱啟動、供熱運行、能源保障、應急指揮等多維度開展運行調度工作。
訪民問暖,冬病夏治。為確保供熱管網符合智慧化運營的要求,天津市連續多年對老舊小區舊管網進行改造,2024年改造完成178公里,目前累計改造完成1122公里,單戶分環改造完成111.1萬平方米,惠及848個居民小區,提升了供熱設施運行質效。
藺金太說:“我們將持續推進供熱系統智能化改造,提升供熱管道設施智慧化管理水平,為群眾帶來更優質的服務體驗,讓群眾用熱更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