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行業最近不差錢兒,開始玩起了燒錢游戲。這場燒錢游戲中,有兩大燒錢方式不得不提:
一:拼價格!
武俠小說中有“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說——你怎么對付我,我就用同樣的方式對付你。在供暖行業,過去,價格一直是眾多中小企業賴以生存的武器,它們常常尾隨大企業身后,靠低價“撿”單子。過去,由于這些單子對大企業來說無關痛癢,大企業也就對小企業的“撿單”行為等閑視之。現在,大企業卻反戈一擊:同樣以低價為殺手锏,試圖給靠低價搶單的小企業致命一擊,實現市場占有率的戰略性提升。
在南京,江蘇科寧掀起了5000萬元人民幣讓利大風暴;在成都,撐起價格的領頭企業已經出現戰略松動……而在行業上游,某德系主流燃氣壁掛爐品牌據傳全線產品降價800元 1000元人民幣……當然,用業內人士的話說,這次由大企業、大品牌主導的降價,盡管和當前行業不景氣、要搶占或者保住市場份額有關,但也是行業利潤水平合理回歸的表現。中國供熱信息網認為在行業逐漸成熟的背景下,大企業、大品牌開始的拼價格行為有可能成為他們讓利于消費者的常規舉動。這與格力、美的近期掀起的價格戰有本質區別。只不過相同之處是,兩者都是大玩家之間的燒錢游戲,不是誰都“玩”得起的。
二:搏終端!
最近兩年是供暖行業的終端年。走向終端,直接與業主互動,是不少上游廠家的營銷主線。2015年,曼瑞德開啟了千人千店計劃,開始強力打造終端品牌。未來的曼瑞德將不僅是行業內的品牌,更將是大眾化的品牌。中國供熱信息網了解到在此之前,喜德瑞旗下BAXI以及威能、保利、小松鼠、萬和、萬家樂等品牌,均在終端建設上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財力。它們有的通過線上和線下同步發力,有的投入巨資在CCTV投放廣告并為自己的網絡商城引流……可以預見,未來的供暖行業也會像空調等家電行業一樣,獲得普及性的終端認知。只不過,在達成這個目標之前,需要有實力的大企業“燒”掉大把的人民幣。
如果把當前供暖行業格局看作一場牌局,如今大企業、大品牌已經下了巨大賭注—大到廣大中小企業難以傾其全部身家跟進。大企業的這種新“玩兒”法,勢必會加速供暖行業的洗牌,并將深刻影響行業牌局。至少,對中小企業來說,如果在這場“燒錢”游戲中找不到適合自身的生存方式,被淘汰出局將在所難免。供暖行業最終會“洗”出什么樣的牌局,值得關注。
來源:中國供熱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