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參觀地源熱泵試點項目—藍石大溪地。
冬季能供暖,夏季能制冷;比傳統空調耗電量節約一半以上;實際能源綜合利用效率超過任何一種傳統能源利用方式……這樣的建筑能源利用結果并不是實驗室的理想狀態,而是我市一些建設項目采用地源熱泵技術開發利用淺層地熱能的現實。位于經十西路的藍石大溪地項目便是其中之一。
作為試點工程,早在去年冬天藍石大溪地就已經為一期入住的380戶居民供了暖。記者從負責該項目的濟南能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一期供熱面積約6萬平方米,室溫可達到20℃以上。
據介紹,藍石大溪地是我市地源熱泵供熱項目試點小區,其系統分為室外地埋管、室內機組及用戶側三部分,大溪地能源站地源熱泵室外埋管打孔200個,深度120米,采用雙U型下管方式,地埋管為閉式循環,地源側循環水經過地下換熱后通過機組把溫度轉移到用戶側,實現熱量的轉移,不會抽取地下水而造成水文破壞。其裝置的運行也沒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區內,沒有燃燒,沒有排煙,也沒有廢棄物,更不需要堆放燃料廢物的場地。
記者了解到,藍石大溪地項目所采用的這種地源熱泵采暖方式需要通過電能推動設備運行,但其耗電量較中央空調節能40%—50%。在夏季和冬季,小區可自行設置運行時間,也可在機房自行設置不同房間的溫度。若設置夏季26℃、冬季20℃,預計一年下來,每平方米用電費用在20元左右。目前,包括西區指揮部、輕工業學院等地都采用該采暖方式,使用情況較好。
而事實上,地源熱泵不光可以供暖,還可以制冷。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隨著藍石大溪地項目二期和三期的建設,夏季制冷的功能也將逐步實現。“目前制冷設備已安裝完畢,通過空氣源熱泵、低谷電等多種方式的加入最終供熱供冷面積能達到28萬平方米。”
除藍石大溪地外,濟南能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還規劃在污水凈化一廠、二廠周邊建設總規模為300萬㎡的污水源電驅動熱泵項目,目前該公司正在污水凈化二廠附近建設供熱面積100多萬平方米的污水源能源站,一期可解決附近清雅居30多萬平方米居民小區的供暖問題。來源: 濟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