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外還在不斷升值,WTO關稅保護又將到期,當前這一時期對中國供暖行業來說,既是最好的時期,也是最壞的時期。說“好”,是因為國外優質供暖品牌、產品會更多地涌入中國,老百姓有望享受到高品質、更低廉價格的進口供暖產品;說“壞”,是因為一些國外的雜牌產品可能會獲得混跡中國市場的更大空間。同時,民族供暖品牌要承受更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在此背景下,本刊繼續關注WTO關稅保護到期問題,并特邀部分進口供暖品牌暢談進口供暖產品未來的價格走勢以及對進口品牌在中國發展的影響。
進口供暖產品會大降價嗎?
近段時間,伴隨著中國WTO關稅保護期的最后時間——2015年7月的臨近,部分國內供暖企業開始越來越擔心:進口供暖產品的關稅會否大幅降低(甚至為零)進而促使進口供暖產品的價格大幅大降?
國內供暖企業擔心的現象會發生嗎?
博世熱力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民用暖通系統銷售總監蔡思凱認為:目前,進口壁掛爐的關稅在壁掛爐總成本中的占比并不是非常高(大概10%左右),因此,關稅降低并不會對銷售價格造成太大影響。何況目前尚未接到官方調整稅率的通知。
意大利斯密集團中國區總經理馮禮則認為,在過去15年內,壁掛爐進口關稅一直在降低——由最初的17%一直降到了10%。今年7月份以后關稅是否再降、是否會降到零,目前尚不確定。他認為,即便關稅降到零,這對進口壁掛爐產品在中國市場售價的影響也不會太大。馮禮的看法得到了意大利利雅路公司北京代表處總工曹仲東的認同。他說:“目前關稅對進口壁掛爐企業來說并不敏感。”
德國綠牌中國區負責人馬卓榮、意大利愛瑞卡壁掛爐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王世飛和上述嘉賓持相同觀點。他們認為影響進口暖通產品價格的核心因素依次是增值稅、關稅和匯率,而WTO是針對關稅的,它不會影響增值稅及其稅率。他們認為,其實未來大家更應該關注匯率波動對進口供暖產品價格的影響。
關稅保護到期對進口品牌影響并不大
目前業內許多人都在猜測關稅保護到期后對進口供暖品牌會有多大影響,事實上,多數受訪者都表示“影響并不大”。業內一位資深人士提出,當前在中國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的國外供暖品牌,早在多年前就開啟了本土化戰略,因此,未來關稅即便做出調整,對它們的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蔡思凱指出,博世熱力一直注重產品的技術升級,每年會推出一兩個系列的新產品,不斷擴大功率范圍,并在新品推廣方面讓中國市場和歐洲同步。中國供熱信息網了解到而另一大進口鍋爐巨頭——德國威能,經過多年耕耘,早已把中國建成亞太地區的生產和營銷中心,成為威能全球生產和研發網絡的重心。馮禮也認為,現有關稅稅率對進口品牌在中國的發展影響不大。他說:“不管關稅是否會降低,未來會有更多進口品牌把工廠直接設在中國。”
王世飛則認為關稅到期對進口供暖品牌來說機遇大于挑戰。他說:“機遇就是因價格下降會進一步擴大國外供暖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增強其品牌優勢。挑戰則是要繼續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要進一步創新、進一步完善適合暖通行業特性的‘互聯網 暖通’模式。”
法國富立凱中國區首席代表王立分析認為,進口品牌的競爭對象并不是國產品牌,進口品牌更多時候是在跟它處于同一水平的其他進口品牌比較。那么,稅率的降低并不會增加進口品牌的橫向優勢,進口品牌之間的競爭狀況并不會改變。當然,相對于國產品牌,進口品牌的數量可能有明顯的增加,但“對于富立凱這樣的鍋爐,我覺得沒有任何的影響。相反,對于一些低端的進口品牌,由于其價格與國產的產品比較接近,甚至有的比國產產品還便宜,關稅稅率降低對他們來說是有好處的。這種品牌屆時可能會給國內品牌帶來壓力”。
是否會影響進口品牌的本土化戰略?
近年來,多數進口品牌都在倡導本土化戰略——把工廠設在中國以更貼近市場需求,同時降低運營成本。那么,關稅保護到期后,進口產品的成本可能降低,是否會影響進口品牌倡導多年的本土化戰略呢?
對此,蔡思凱告訴本報記者:“本地化一直是博世熱力的發展方向。提高產品質量、縮短交貨期、提供更多的本地工作機會,一直是博世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我們不會輕易改變。”
威能中國區市場經理吳靜則表示,無論進口產品還是本土化生產的產品,只是企業的產品定位策略。她說:“一個供暖企業旗下的各種產品,是針對不同人群而推出的。如威能,它在國內銷售的產品分德國原裝進口和國產兩種,它們針對的是不同層次的消費人群。不過,威能始終把本土化看做是‘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方式之一。本土化可以讓威能零距離服務中國用戶,這和原裝進口的行為并不沖突。”來源:中國供熱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