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區拆除52座鍋爐房 燃煤供熱將終結
“十二五”期間,天津市將淘汰中心城區和濱海核心區煤燃鍋爐房,打造全新的燃氣網絡,供熱站只燒燃氣不燒煤,大煙囪全部“下崗”,市民徹底擺脫燃煤供熱站燒煤帶來的困擾。2015年是中心城區煤改燃工作的收官之年,剩余52座燃煤供熱鍋爐房將全部改燃并網。
8月12日,記者在天津市河西區珠海里燃煤鍋爐改造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高溫下加緊施工,原來燃煤鍋爐已經拆卸完畢,鍋爐房也進行了全新改造。“兩個月前,我們已經把燃煤鍋爐拆卸完畢,現在主要開始進行管線鋪設以及燃氣鍋爐組裝,保障供暖季到來時,讓市民享受到新能源供熱。”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
而住在乘云里小區的居民孟先生對此感觸很深:“鍋爐房就在我家房子后面,全是煤灰,冬天晚上的時候,送煤車轟轟作響,吵得睡不著。前段時間看到這的鍋爐拆了,聽說要換燃氣了,大家都非常開心,以后粉塵污染和噪音污染都沒了,讓我們在清潔中‘溫暖’過冬。”
記者了解到,今年全市中心城區剩余52座燃煤供熱鍋爐房將完成改燃并網任務,改燃并網工程整體目標實現后,每年可減少燃煤消耗35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86萬噸,氮氧化物排放1.57萬噸,在改善大氣環境的同時,也將提升城市供熱設施保障能力和供熱服務質量,使本市的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尤其是居住在鍋爐房附近的群眾將會擺脫黑煙、粉塵、噪聲的影響。
告別蜂窩煤和平區筒子樓將實行“電采暖”
由于歷史原因、路由和熱源有限等因素,在和平區沈陽道附近的部分用戶冬天取暖無法并入市政大網,只能采用燒蜂窩煤、開空調等其他供熱方式解決。從今年2月份開始,以沈陽道為試點開始“煤改電”工程,首批146戶居民在春節前用上了新的供暖方式。而隨著“以電代煤”工程的深入,天津的空氣質量也將得到改善。
然而,目前仍有多個小區居民仍然沿襲傳統的燃煤取暖。“我們家住在曲阜道附近,每年冬天都要燒煤取暖。但是因為怕煤氣中毒,我們家只敢白天燒煤,晚上把爐子滅了,盡管這么小心,我們家還是發生了四次煤氣中毒事件。晚上沒有暖氣,我們穿著衣服,戴著帽子,并把家里所有的被子都蓋上,還是冷。”市民王女士說,年初的時候,得知沈陽道進行了“電采暖”改造后,他們非常想知道,他們小區什么時候也能享受到集體供暖。
記者了解到,今年和平區供熱辦將聯合電力部門對曲阜道進行電采暖改造,惠及1720戶居民,現在已在籌備階段,居民年底將享受‘電采暖’取暖。“和平區有50多萬平米居民住宅沒有享受到集中供暖,這些居民一直采用燒煤的方式,即不方便也不環保,今年年初以沈陽道56-58號樓與周邊部分平房為試點,進行煤改電項目改造,大力推進清潔能源供熱工作,徹底解決城區老舊住宅居民取暖問題。”國網天津城南公司需求側專責孟凡杰告訴記者,今年將在曲阜道新建10千伏變電室一座,內設4臺1250千伏安變壓器,供“電采暖”使用,預計到采暖期到來之前工程將全面竣工,屆時該區域內千戶居民將用上綠色取暖設施,實現無煤化取暖。
而“電采暖”目前在天津總體是什么情況呢?它與集中供暖有什么區別呢?對此,中國建材流通協會電供暖專業委員會成員李娜說:“天津已經有8個小區實行電采暖,現在使用‘電供暖’的小區基本是市政供熱管網無法涉及的區域,‘煤改電’小區供暖季所用電量不執行階梯電價,而是采取峰谷電價,每年11月15日至來年3月15日,每天21時至次日6時電費每度0.3元,其他時間每度0.49元。這種‘電采暖’設備可以在電費波谷期間儲能,再供全天使用。而且每度0.3元的波谷費用,居民只需要掏0.1元,市政府、區政府各補貼0.1元。這種對流式電暖氣比空調更加舒適,通過對空氣的加熱使室內溫度增高,所以不會出現室內干燥情況。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非常普遍,在中國集中供熱管網無法到達的區域應用也越來越多。隨著市民節能環保意識的提高,相信電采暖在中國也會有更好的市場。” 來源:天津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