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是我市絕大部分居民小區結束集中供暖的日子,然而在一些居民小區,暖氣雖然及時停了,但是在供暖期間的“停氣”補償等事宜卻沒了下文,這讓居民們頗為不滿。
不少小區居民們反映,在供暖期間,物業公司不止一次在小區內張貼告示,進行設備維修,每次維修至少要停一天的暖氣,讓居民們守著暖氣直喊冷。對此,市中區青檀南路某小區居民周先生印象深刻。據他介紹,每次小區“停氣”,他都會在筆記本上做記錄,三個月下來,他發現小區因暖氣設備維修等原因造成的停氣近十天,以12元/平方米的供暖價格計算,每戶居民平均多掏了100 余元錢。由于是先交費后消費,居民們無疑“吃了虧”,供暖期間的“缺斤短兩”現象讓人心里“堵的慌”。而供暖方和物業公司方面往往是貼一份告示,簡單說明一下情況,從來沒有和居民們商討過補償方案。居民們認為,供暖方應該在下一年度的供暖期到來時將這部分費用進行沖抵,以及采取提前供暖或延遲停暖等方式,給居民們一個明確的說法。
同時,供暖溫度不達標也是居民們關心的問題。根據《山東省供熱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采暖期內用戶室內供熱溫度,在正常條件下不得低于16℃。但是在一些小區,由于種種原因,供熱溫度根本達不到標準,足額交了款卻享受不到應有的供暖質量,供暖方和小區物業在結束供暖后,對此也沒有任何解釋,居民們對此意見很大。
相關鏈接:《山東省供熱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 采暖期內用戶室內供熱溫度,在正常條件下不得低于16℃;低于16℃的,供熱企業應當減收或者免收熱費。
不少小區居民們反映,在供暖期間,物業公司不止一次在小區內張貼告示,進行設備維修,每次維修至少要停一天的暖氣,讓居民們守著暖氣直喊冷。對此,市中區青檀南路某小區居民周先生印象深刻。據他介紹,每次小區“停氣”,他都會在筆記本上做記錄,三個月下來,他發現小區因暖氣設備維修等原因造成的停氣近十天,以12元/平方米的供暖價格計算,每戶居民平均多掏了100 余元錢。由于是先交費后消費,居民們無疑“吃了虧”,供暖期間的“缺斤短兩”現象讓人心里“堵的慌”。而供暖方和物業公司方面往往是貼一份告示,簡單說明一下情況,從來沒有和居民們商討過補償方案。居民們認為,供暖方應該在下一年度的供暖期到來時將這部分費用進行沖抵,以及采取提前供暖或延遲停暖等方式,給居民們一個明確的說法。
同時,供暖溫度不達標也是居民們關心的問題。根據《山東省供熱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采暖期內用戶室內供熱溫度,在正常條件下不得低于16℃。但是在一些小區,由于種種原因,供熱溫度根本達不到標準,足額交了款卻享受不到應有的供暖質量,供暖方和小區物業在結束供暖后,對此也沒有任何解釋,居民們對此意見很大。
相關鏈接:《山東省供熱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 采暖期內用戶室內供熱溫度,在正常條件下不得低于16℃;低于16℃的,供熱企業應當減收或者免收熱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