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供暖正興起
目前,安徽省出現了不少供暖小區,除了市政集中供暖、開發商獨立供暖外,采用地熱的地源熱泵技術供暖也開始興起。
省住建廳人士解釋說,淺層地熱能是指蘊藏于地表下200米以內淺層巖土體、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熱能資源,是一種儲量大、分布廣的可再生能源。通過使用地源熱泵空調技術,采集淺層地熱能為建筑供暖、制冷,可有效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是促進建筑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之一。
按照方案計劃,2015~2016年,安徽省將完善配套政策、標準體系,開展試點示范,新增淺層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400萬平方米;2017年~2018年是整體提升階段,將新增應用面積600萬平方米;2019年~2020年將實現規模化應用,新增應用面積1000萬平方米。這也意味著,未來,使用地熱供暖的小區將越來越多。
公共建筑先示范
據介紹,接下來,安徽省將推進設區市和重點縣的淺層地熱能普查勘探和評價,摸清全省淺層地熱能資源分布和可開發利用潛力,建立淺層地熱能資源信息監測系統。在皖北、江淮地區等地質條件較好的區域優先發展土壤源熱泵系統,在長江、淮河、巢湖、新安江等流域積極發展地表水源熱泵系統,支持在城市污水處理廠、主管網周邊開展再生水源熱泵系統應用試點。
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將率先應用地源熱泵技術進行供暖制冷。單體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且有集中供暖制冷需求的,應采用地源熱泵系統(淺層地熱能應用條件不適宜的工程除外)。引導社會投資的1萬平方米以上的酒店、商場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地源熱泵系統。鼓勵有集中供暖制冷需求的居住建筑采用地源熱泵系統。
使用或可領獎補
除了新建建筑外,一些既有建筑也可進行地熱應用技術改造。方案中規定,既有國家機關辦公建筑、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公益性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優先采用地源熱泵系統進行空調節能改造。具備條件的地區在舊城改造、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中,同步推廣應用地源熱泵系統。鼓勵集中供熱效率低的既有居住建筑,采用地源熱泵系統進行節能改造。
為了激勵地熱的推廣使用,省財政廳、省住建廳還會將淺層地熱能建筑應用項目納入省級綠色建筑專項資金獎補范圍。此外,政府還將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對淺層地熱能設備制造、系統集成、節能服務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來源:安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