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是一項民生工程。報告在對美國、德國、丹麥等國家的綠色供暖經驗進行深入研究后,得出幾點啟示。這些啟示和經驗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其一,對住宅供暖能耗制定相應的標準,是促進供暖綠色低碳化發展的重要要求;其二,實行有利于節能的供暖收費方式,采取按戶、按流量來收費模式是大勢所趨;其三,供暖技術朝智能舒適安全方向發展,應積極鼓勵不同供暖模式在市場上公平競爭,給予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也能鼓勵供暖相關企業積極研究新的供暖模式和技術;其四,注重經濟激勵措施推進綠色供暖進程;其五,積極使用可再生能源作為供暖能源,政府應該設立建筑物節能改造、企業供暖技術研發等專項基金,鼓勵居民采用更加綠色環保的取暖模式,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報告提出,供暖已成為解決我國各地居民冬季采暖、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社會服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應將綠色供暖作為綠色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引導消費需求升級來推動全國供暖結構的優化。
第一,強化綠色供暖的制度保障。綠色供暖產業關系到國計民生。目前,綠色供暖產業中的一些產品已經制定了行業標準,但行業標準的管理還有待完善,需要進一步完善行業標準以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重點是,加快制定綠色供暖行業標準,建立綠色供暖檢測體系。同時,要明確綠色供暖的含義、綠色供暖模式的定義、綠色供暖產品的功能與性能、綠色供暖服務的范疇;將綠色供暖納入安全法規體系,建立風險信息監測制度,等等。
第二,加大綠色供暖技術的培育。不論是從實現國家戰略角度,還是從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角度,綠色供暖企業都需要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高產品的保暖和節能減排性能,確保產品使用安全、設計合理。綠色供暖是企業立足市場需求發展起來的新興業態,技術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具備的內在能力。國家有必要從戰略層面為企業的技術研發創造良好環境,通過鼓勵關鍵環節核心技術創新、設立綠色供暖研發平臺等促進產業向高端發展。第三,加強政策引導。在優化我國供暖結構的大背景下,綠色供暖產業的發展需要企業積極主動參與市場競爭,同時政府的政策保障也必不可少。比如,可考慮補貼綠色供暖電價,提供綠色供暖融資支持,等等。
此外,課題組還建議企業明確定位,突出產品和服務特色,集聚核心優勢,實施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人才創新在內的全面創新,積極開拓市場,拓展融資渠道,嚴格規范管理,以在綠色供暖趨勢和潮流中把握機遇。 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