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者,東南沿海大省也。福建東北與浙江毗鄰,西接江西,西南連廣東,東隔寶島臺灣,鄰近北回歸線,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達到17℃~21℃。然而,隨著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異常,福建的冬天不再像過去那樣溫和,類似“窗含西嶺千秋雪”這樣的寒冷景象也經常在福建出現。比如今年1月中旬,福建迎來寒潮,福州地區最低氣溫達到了1攝氏度。而在今年3月中旬,另一輪強降溫下的福州地區最低氣溫只有6攝氏度。
濕冷的冬季,為福建地區供暖市場培育和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福建供暖市場有哪些特點,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3大“奇景”:增速快、地暖和空氣源是絕對主流
作為南方供暖行業起步較晚的區域之一,福建供暖行業目前呈現出3大奇特“景象”:
一是高速增長。福州烏蘭節能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南見證并親身參與了福建供暖行業的發展。據王建南分析,近幾年來福建供暖市場以50%~60%的年均增幅高速增長。福建中凈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水才亦表示,福建供暖市場最近幾年平均增速達到50%左右。很顯然,相比南方其他區域的供暖市場,福建供暖人正享受著高速增長的“福利”。
二是地暖成為絕對主流末端。在大部分南方區域供暖市場,散熱器末端和地暖末端占比接近5:5,并且隨著老房明裝暖氣市場的興起,散熱器的市場份額有上升之勢。然而在福建供暖市場,地暖末端卻成為采暖系統的絕對主流。據王建南和曼瑞德福州辦事處負責人葉向東透露,目前福州市場幾乎沒有散熱器安裝的案例。吳水才則估計地暖末端占比達到95%。福州順固宇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曾忠表示,目前在福州的明裝暖氣市場尚未啟動。
三是空氣源成為熱源主流。與大部分南方區域供暖市場上壁掛爐是最主流的熱源類別不同,空氣源熱泵是福建供暖市場主流的冷熱源設備。王建南分析,由于福建天然氣尚未完全普及,并且氣價太高(福州基礎氣價為3.65元/立方米),因此當地供暖系統剛開始發展時采用空氣源熱泵的家庭較多,“這樣不僅能供暖,還可以滿足夏季制冷的需求”。曾忠和吳水才印證了王建南的說法。
4大“共性”:進口品牌和家裝業務是主流
與大多數南方供暖市場相比,福建供暖市場除了上述奇特“個性”外,還具有4個“共性”:
一是進口品牌依然是主流。在電地暖品牌方面,“漢堡閣”、“丹佛斯”和“耐克森”等進口品牌占有較高市場份額,安澤等本土品牌也占有一席之地;在熱源品牌方面,壁掛爐行業的“菲斯曼”、“威能”和“博世”是絕對主流;在分集水器和溫控器品牌方面,“GF”、“曼瑞德”、“雅克菲”、“丹佛斯”、“歐博諾”等進口品牌占有大部分市場份額;在地暖管道品牌方面,“GF”、“德國瑞好”和“保利”等品牌最受青睞。
二是大城市率先發展。據王建南、曾忠和吳水才等人介紹,目前福建供暖市場主要集中在福州、廈門和泉州三大城市。與大部分南方區域供暖市場一樣,供暖行業率先在大城市孕育、發展并壯大,然后再輻射到周邊地區,并有望形成星火燎原之勢。
三是家裝業務成為主流。據悉,目前福建至少90%的供暖市場份額屬于家裝業務,只有少數高端酒店或會所安裝了采暖系統。這與大部分南方區域供暖市場一致。
四是早期從業公司和安裝量的數量都不多。據王建南估計,目前福建地區年供暖系統安裝量大概為800套。吳水才和福州永盛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黃開通則認為福建地區每年采暖系統安裝量大概為500套。同時,吳水才認為福建地區專業從事安裝地暖的公司只有50家左右。
兩大大利好,福建供暖市場的春天正在臨近
盡管當前福建供暖市場正高速增長,但對福建供暖人而言,福建供暖行業的春天尚未來臨。不過,受燃氣逐漸普及、終端認知度持續提升兩大利好因素的推動,福建供暖行業的春天正在快步到來。
當然,要迎接春天必然先經歷蛻變。受訪嘉賓均表示當前福建供暖行業面臨設計施工不夠規范、從業人員專業素質整體偏低等問題,但讓受訪嘉賓欣慰的是,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當地供暖市場正從野蠻生長階段逐步走向規范化發展的階段。 來源:中國建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