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前夕,一場重霧霾席卷了全國十余個省,導致車輛限行、快遞延遲、學校停課……進入供暖季后,霧霾加劇,消耗傳統能源供暖的排放問題再次成為政府和公眾共同關注的焦點。“煤改電”與火力發電的污染、“煤改氣”與供暖費……冬季供暖節能減排相關話題的熱度持續走高。
與此同時,在河南洛陽的工廠、河北的大學、西藏的火車站……人們正將一年來儲存的“陽光”取出來用于供暖,有效地實現了節能減排。
——借助四季沐歌的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系統。
拿到德國政府補貼的中國“抗霾”戰線
在河南洛陽,有一個獲得了德國政府補貼的中國“抗霾”項目,這就是四季沐歌洛陽基地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及熱水綜合利用項目。
早在2013年,四季沐歌就協同德國DEG公司等合作伙伴,共同對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系統進行模擬計算,優化設計并應用攜手德國Fraunhofer ISE太陽能研究所、德國DEG公司等合作伙伴研發的數十項專利,成功實施了四季沐歌洛陽跨季節蓄熱采暖及熱水綜合利用項目。
這一項目的重要意義,在于為中國節能減排、抗擊霧霾,開辟了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這條新的戰線。
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即春、夏、秋三季在滿足制備生活熱水需求的同時,將富裕的太陽能儲存在各種類型的儲熱裝置中,用于冬季采暖和制備生活熱水。將之應用于大規模區域性集中采暖,可極大地減少采暖對化石能源的消耗、緩解冬季霧霾問題。
以四季沐歌建成的河北經貿大學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及熱水應用綜合項目為例,在滿足近3萬名師生采暖及熱水需求的同時,扣除非采暖季的熱能消耗,可節電7000萬余度,節約標準煤近1萬噸,減排效果相當于800畝森林的凈吸收二氧化碳量。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胡潤青指出,繼民用零售市場之后,工程市場將成為下一步推動光熱產業供給側升級的主力軍,但現階段太陽能光熱市場主要集中在小型分布式系統解決方案,大型光熱系統還亟待開發。
“解決黃河以南居民的采暖問題是大趨勢。”原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國務院參事徐錠明說,“反季節儲能將是太陽能重點創新領域。”
而四季沐歌的一系列研發和應用,正是突破了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落地應用在集熱、儲熱、輔助能源配比及控制等各環節的關鍵技術;結合多年專注光熱行業積累的,空曬內部溫度最高可達250度、25年熱力不減的精鉆航天管等技術,為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在中國的應用奠定了基礎,為中國的節能減排、抗擊霧霾開辟了新戰線。
展開光熱采暖產業化升級的大布局
2015年,四季沐歌集團總裁李駿在國際太陽能供熱制冷技術峰會上的演講中提到,要不斷刷新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系統的價值空間,需要持續精研光照條件、氣候條件相關的海量基礎數據;四季沐歌正與來自德國的合作伙伴在四季沐歌的洛陽基地進行測試,“這屬于艱苦的打地基過程”。
但實際上,在四季沐歌洛陽跨季節蓄熱采暖及熱水綜合利用項目落成后,四季沐歌的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系統已先后為北京平谷將軍關村、北京平谷向陽村、河北經貿大學以及西藏拉日鐵路日喀則站、協榮站、尼木站、仁布站、曲水站所用,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其中河北經貿大學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及熱水應用綜合項目,采暖面積達48萬平方米,總蓄熱容量2萬余噸,是亞洲最大規模、技術最先進且商業化運行的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工程,榮膺全球人居環境綠色技術最佳范例。
分戶式民用、大學校園、企事業單位……打通了如此多種應用場景的“地基”,其“上層建筑”的格局將有多大?
在當時的演講中,李駿還提到,四季沐歌的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在項目施工方面還有提升空間,而丹麥的一個跨季節蓄熱采暖案例令他印象深刻。
于是,2016年,四季沐歌牽手世界最大的大型太陽能光熱區域供熱和工業應用公司丹麥阿康桑馬克(Arcon-Sunmark)——阿康桑馬克公司最突出的優勢,正是區域性、分布式大型太陽能工程建設和熱能高效傳輸。
至此,四季沐歌在中國推廣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涉及的,關鍵技術、數據模型、項目實施環節均已打通;四季沐歌的大布局呈現出了全貌:將光熱產業正式帶入采暖產業化升級階段。
四季沐歌集團總裁李駿曾說:“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對于兩類地區有著特殊的意義:一個是空氣質量有待改善的地區,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可在相當程度上實現對燃煤的替代,降低排放;另一個是南方地區,使用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是解決‘供暖’問題的突破性方案。”
這與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胡潤青提出的,“太陽能光熱的應用理念應從獨立熱源拓展到基礎熱源和常規熱水系統輔助,應用領域應從單一的洗浴熱水拓展到工業熱水、供暖等多個領域”的主張不謀而合。
或許,未來展望抗擊霧霾的前景時,應該先聽聽“遠見者”是怎么說的;因為他們言出必果。 來源: 中國財經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