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供熱的發展條件
隨著各地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北方采暖地區必不可少的集中供熱也已經成為不少南方地區提高生活品質、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事業。除南方地區外,北方的農村地區也在逐步地進入到集中供熱時代。

今年的煤改電和煤改氣政策已經看出了政府治理霧霾的決心,倒逼供熱行業改變傳統的能源結構,從以煤為主過渡到煤炭、天然氣、電能結合,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另外一方面,由于新型保溫墻體的應用和老舊小區“穿衣戴帽”的圍護結構改造,單位面積的熱負荷也在降低,開始為靈活的分散供熱形式創造條件。
傳統供熱企業與新能源企業比肩作戰,迅速擴張,搶占諸如特色小鎮、功能區等新興供熱區域內的供熱市場,通過靈活分散的清潔能源供熱形式,滿足各類用熱需求,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供熱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的發展機遇,并且是革命性的變革,燃氣供熱、熱泵、太陽能等各類新能源供熱技術的發展也為供熱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力量。
清潔供熱的發展布局
發展清潔能源供熱和對現有燃煤鍋爐實施超潔凈排放改造是清潔供熱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清潔能源供熱來講,其靈活便利性為供熱發展帶來新的思路;就清潔排放而言,在節能環保壓力面前,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讓污染減少是燃煤鍋爐得以繼續保留的唯一出路。
從能源成本和產出這個角度看,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氣溫低、供暖時間長,采用燃煤或熱電聯產的集中供熱模式仍將占主導地位。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風能、光能作為清潔能源供熱的補充,是未來北方地區中小規模區域供熱的發展方向。而在南方地區,城市和鄉村的基礎建設發展要早于北方,不適合大規模實施管道施工,而且南方地區冬季氣溫沒有北方低,寒冷天氣時間短,所以南方更適合以電、燃氣、空氣能等為代表的靈活分散的清潔供熱模式。所以,今后在南方地區的住宅、商店、宿舍等以居住為主的這類建筑,更適合小規模大面積推廣應用清潔自供熱;在北方地區的學校、商場、醫院等公建單位類建筑,更適合小面積大規模推廣應用清潔能源集體供熱。 來源:供熱計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