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燃氣集團將于3月推出天然氣家庭分戶式供暖服務,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自由設置供暖時長、溫度,用熱可單獨計量。杭州不屬于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采暖區”,沒有集中采暖設施,但杭州氣候“夏熱冬冷”每年的2至3月氣溫都非常的低,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杭州市民對采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截止2016年,杭州的地暖用戶總量就達3萬戶,主要能源為電與天然氣。杭州市的供暖市場的快速增長也從側面證明了南方民眾對供暖的需求。
面對越來越大的供暖市場,杭州燃氣用具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利加說,杭州市絕大多數開通管道燃氣的住宅,沒有預留冬季采暖所需的地熱容量,不少家庭都傾向于安裝更為簡單的壁掛式天然氣暖氣片,加上杭州地區采暖期短、負荷小、波動大,因此采取家庭分戶式供暖更適宜江南地區氣候條件、建筑保溫設施和居民居住習慣。
望眼欲穿的供暖
江南地區的冬季溫差非常大,往往今天還可以享受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陽春三月”,明天就可能要忍受寒風濕氣刺骨的“十冬臘月”。由于太陽照射的因素,居民家中的溫度甚至還沒有外面暖和,所以,南方的冬天也非常難熬。
2月6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了2017年的首個寒潮藍色預警,預計受寒潮影響,7日至9日,中國中東部大部地區自北向南將先后出現大范圍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
家住安徽阜陽的張女士就對記者表示,一夜之間家里的氣溫就降到了10度以下,冷的根本受不了,我還可以,但老人根本受不了,雖然買了電暖器和空調,但是取暖的性價比還不高。當年在北方上學的時候就特別羨慕北方的暖氣,她也關注了杭州開始供暖的新聞,聽說也開始準備安裝天然氣的暖氣片供暖了,大約1萬2千元左右的安裝費,只是不知道真的假的。
多年來圍繞南方是否應采取“集中供暖”的討論在各大媒體上引發數以千萬記網友的熱議,通過調查發現,80%的南方網友都贊同南方供暖,更有很多的南方網友認為“南方要不要供暖”是一個十分可笑的問題,任何體會過南方冷的人都不會問這樣可笑的問題。
浙江博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能源事業部總經理李巡案對中國城市報記者表示,分戶式天然氣供暖應該是可以有效的解決南方供暖難題的。南方地區一直是夏熱冬冷也沒有集中供暖,居民的冬季供暖需求特別強,杭州市燃氣集團力推的這項服務特別適應群眾需求,而且對政府的壓力也不大。
“供暖線”源于上個世紀50年代的計劃經濟時期,當時國家百廢待興,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能源、鋼材、水泥等資源,不分界的集中供暖,勢必會造成更大的資源緊張,影響國家的各項建設,時代背景極大的制約了全國供暖的范圍。隨著我國各項事業的不斷推進,尤其是經歷了改革開放幾十年以來的積累,中國的國力有了長足的發展,原來限制供暖線的問題都已不再是問題,供暖作為民生的熱點、公共服務的重要領域再死抱著歷史上那條“線”就有一些不合時宜了。
集中or分散
一直以來我國冬季供暖就是集中供暖,始于20世紀50年代,參照的是前蘇聯的集中供暖模式,我國第一個集中供暖項目就是蘇聯援建的北京第一熱電廠。集中供暖其實就是建一個鍋爐房或者用其他的辦法把水加熱到一定程度,然后通過預先鋪設的管道循環到每家每戶的暖氣片里,熱水散熱提高室內溫度。
集中供暖自推廣之日起就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集中供暖受地段、樓層、樓體質量、管網等因素影響較大,即使處于同一熱網內的住戶,供暖效果也往往不盡相同,但是整個地區的取暖費卻是一視同仁的;90年代之后一家不交錢,舉樓連坐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加上隨著時間的增長管道和設備都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漏水,而且維護難度和成本都很高。
供暖到底是集中的好還是分散的好,這個問題放在幾十年前也許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分散式供暖的性價比開始變得更加合理了。尤其是南方城市在城市規劃之初就沒有為供熱管線預留空間,一旦開展集中供暖,基礎實施的改建費用無疑是天文數字。
“在南方地區用戶比較分散,分戶式的方式就比較靈活,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調節溫度和供暖的時段,北方地區就相對的趨同一些。所以南方、北方分別采用分散式和集中式供暖性價比才更高。杭州這次的政策可能會帶來一個新的大市場,過去的分布式能源的市場主要是大的寫字樓、工業園區等,現在市場也將更加關注家庭的分布式能源模式。”李巡案說。
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集中供暖也面臨著眾口難調的挑戰。用戶的各種需求中從供暖期到供暖溫度等問題都是集中供暖所不能解決的。現在,不但越來越多的南方城市選擇分散供暖,即便是北方的一些城市,現在也有很多新建小區在大力推廣自采暖。例如吉林省政府就發文件,要求加快撤并小鍋爐推廣自采暖。相信在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分戶式取暖設備效率的提高,其“私人訂制”的優勢將日趨明顯。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