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張潤滋 盧寧 報道 截止3月18日0點,華電河北公司2018—2019年采暖期供熱任務圓滿結束,歷時128天,完成供熱量2358.15萬吉焦,確保了了2000多個小區,1559座換熱站,964公里供熱管網的供熱安全,實現熱網簽約面積8384萬平米,同比增加121.8萬平米,供熱指標再創新高。如今,采暖期結束已經一個月,但此項工作的“熱度”卻隨著供熱“雙提升”管理方案的推進不減反增。
針對上一采暖期熱源保障能力有待提高、極寒期運行壓力較大、政府供熱總體要求提高、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等問題,該公司深入調研,完成了《基于大數據分析的供熱“雙提升”管理》課題研究。通過以該區域熱源、熱網間貿易結算的海量歷史供熱數據為分析對象,應用大數據分析機理,找出整個采暖期供熱負荷變化規律,并以此為依據,深入研究在保證供熱安全和環保績效的前提下,如何統籌優化煤、氣等不同熱源品種的負荷分配,實現區域效益最大化。由此該公司確定了通過內部供熱能力挖潛,實現供熱量與供熱效益“雙提升”的目標與方案。
為深入落實此項工作,該公司超前籌劃、搶前抓早,各項工作已相繼展開:依據區域管網、市場情況,編制供熱能力平衡方案;區域各熱源企業將供熱“雙提升”作為今年重點工作,結合實際明確具體工作方案;完成機組靈活性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制定確保效益的熱水爐優化運營方案;繼續推進“兩大改造”工程、“汽改水”工程;深入溝通平價天然氣供應及新能源項目合作,盡快突破天然氣供熱效益“瓶頸”……
基于大數據分析的供熱“雙提升”管理,既是解決當下供熱突出矛盾和問題的有效手段,又是一項提質增效的長效措施,也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具體體現,隨著此項工作的推進,該公司供熱工作的“熱度”也將持續升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