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將啟動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改造!改造后的計量方式初定三種:接通時間分攤法、溫度分攤法和戶用熱量表分攤法。
對于廣大市民來說,最關心的莫過于這三種計量方式,因為它事關每年的采暖費用。三種方式分別采用何種原理?
三種改造方案被制定
省建設廳21日發布《關于印發吉林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指導意見的通知》。劉洪林介紹,在吉林省各城鎮中,尚有7.4億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需要完成熱計量改造,其中1100萬平方米有望在2011年前改造完成。
供熱計量改造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計量方式的確定,他介紹,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的計量方式共有六種,為此,省建設廳進行科學論證,選取了其中最適合吉林省的三種,并制定出了適合吉林省的熱計量改造方案。
至于更具體的有關熱計量收費的標準,劉洪林介紹,由于各地熱價不同,同一城市不同供熱公司的供熱成本也不盡相同,因此,具體的計費標準將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和有關部委出臺的收費標準決定。
禁借改造之名大拆大建
對于即將啟動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劉洪林介紹了一些基本原則,其中,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項目的選擇,應采取先易后難,先試點后推進,以點帶面的實施;節能改造應與舊城改造和房屋修繕維護工作相結合,防止以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為名進行大拆大建;改造應與實行按熱量計量收費同步推進,在降低采暖能耗的同時,節省居民采暖費用的支出。
描述:按戶設置可通斷控制的閥門,依據閥門的接通時間與每戶的建筑面積,以及樓棟供熱量進行熱量(費)分攤。
原理解讀:對于分戶水平連接的室內采暖系統,在各戶的支路上安裝室溫通斷控制閥,用于對該用戶散熱器的循環水進行通斷控制來實現該戶的室溫控制。同時在各戶的代表房間里放置室溫控制器,用于測量室內溫度和供用戶設定溫度。
室溫通斷控制閥根據實測室溫與設定值之差,確定在一個控制周期內通斷閥的開停比,以此調節送入室內熱量,同時記錄和統計各戶通斷控制閥的接通時間,按照各戶的累計接通時間結合采暖面積分攤整棟建筑的熱量。
描述:按戶設置溫度傳感器,通過測量室內溫度、樓棟供熱量、結合每戶建筑面積進行熱量(費)分攤。
原理解讀:在每戶住戶的內門上側安裝一個溫度傳感器,用來對室內溫度進行測量,通過采集器采集的室內溫度經通訊線路傳輸到熱量采集顯示器。熱量采集顯示器接收來自采集器的信號,并將采集器送來的用戶室溫送至熱量計算分配器;熱量計算分配器接收采集顯示器、熱量表送來的信號后,按照規定的程序將熱量進行分攤。
這種方法的出發點,是按照住戶的等舒適度進行分攤熱費,認為室溫與住戶的舒適是一致的,如果采暖期的室溫維持較高,那么該住戶分攤的熱費也應該較多。
遵循的分攤的原則,是同一棟建筑物內的用戶,如果采暖面積相同,在相同的時間內,相同的舒適度應繳納相同的熱費。
描述:按戶設置熱量表(流量表),通過測量流量和供、回水溫差進行熱量計量,再根據每戶所處的位置及樓棟供熱量進行熱量(費)分攤。
原理解讀:在每戶采暖環路中安裝戶用熱表,直接測量每個住戶的采暖耗熱量。根據棟表和戶表讀數,結合每個熱用戶位置,修正后進行熱量分攤。
由于每戶居民在整幢建筑中所處位置不同,即便同樣住戶面積,保持同樣室溫,熱表上顯示的數字也是不相同的。比如頂層住戶會有屋頂,與中間層住戶相比多了一個屋頂散熱面,為了保持同樣室溫,散熱器必然要多散發出熱量。
因此,采用戶用熱量表對每戶的熱量進行分攤,需要將各個住戶的熱量表顯示的數據進行折算,使其做到“相同面積的用戶,在相同的舒適度的條件下,繳納相同的熱費”。折算后的熱量為當量熱量,利用當量熱量進行收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