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壽光市圣城街道兆祥小區,有12棟樓正在進行樓外管道焊接和室內立管安裝。這是該小區5月23日啟動的“串改并”工程,目前樓內立管打眼、樓外支架安裝、管托制作、架空管道焊接等工作正在推進,即將實現供熱分戶控制。
“高質量、嚴要求,確保此次工程建成精品工程。”兆祥小區“串改并”項目施工現場負責人劉謙說。
供暖問題關系市民切身利益。上個采暖季結束后,壽光梳理供暖季暴露出的突出問題,專門成立城市社區供暖改造組,將“串改并”、庭院管網改造、未供暖小區接入集中供熱管網建設等工作作為重點民生工程來抓,集中解決老舊小區供熱管網年久失修、跑冒滴漏,以及一戶不熱、“誅連”整棟樓等問題。
今年3月11日開始,兆祥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征求改造意見,最終達到居民簽字同意率98%。“這項工程得到了大家的擁護。”兆祥小區業主王家增說。
與兆祥小區不同,鴻基花園小區此次主要改造的是庭院供暖管網。由于小區供熱設備年限較長,超期服役,管網、閥門老化嚴重,經常發生管道爆裂、跑水,既影響供熱質量,還存在較大的能源浪費。此次改造,將小區內57棟、1546戶居民的二級管網進行全面升級,新管道直通到戶。
“以前水溫一高,管子就漏了,直接影響廣大業主取暖。現在政府出資抓這個事兒,大家都覺得好。”鴻基花園小區業主孫太豐說。
為提高供熱質量,保障冬季安全、優質、穩定供熱,去年壽光制定了供熱改造實施方案,逐步對老舊小區供熱設施進行改造。對2000年1月1日前建成投用且符合條件的未供暖小區進行集中供熱改造。對2017年4月1日新建居住樓房進行供熱計量智能化改造。
去年,壽光完成了凱馬南家屬院、京劇團老家屬院、立新小區、華宇小區、德隆汽運家屬院5個小區14棟樓4.3萬平方米的集中供暖改造工程,438戶居民的供暖質量有了保證。壽光市聯社家屬院、海洋漁業局家屬院、糧食局家屬院、建設局北院等38個老舊小區,在上個供暖季如愿實現了供暖“分戶”改造。
串聯改并聯的供熱方式擴大了水流,提高了供暖效果。“串改并”后,每個住戶就變成了一個獨立的供暖單元,可以自由控制,即使關掉一家的供暖閥門,也不影響其他住戶取暖。另外,“串改并”后,每家每戶都安裝了一個控制閥門,住戶交了費,開啟閥門就能供暖。不交費,關閉閥門即可,解決了“一戶不繳費、整個單元受牽連”的問題。
“原來供暖溫度就在十四五度左右。改造以后,最高的時候到了20度。”壽光市聯社家屬院業主劉金文說。
對于“串改并”工程,去年壽光制定了改造補貼政策,市財政以每戶2000元的補貼標準,按照每棟樓的總戶數補貼給供熱企業或轉供熱單位,用于樓內公共部分和分戶控制方式的改造費用。計劃利用3-5年時間,完成全市老舊小區供熱設施“串改并”改造工作。
“城市社區供暖改造組將繼續推進未集中供暖安裝和‘串改并’改造小區的供暖工作,把民生工程變成暖心的民心工程。”壽光市城市社區供暖改造組王建利說。
“高質量、嚴要求,確保此次工程建成精品工程。”兆祥小區“串改并”項目施工現場負責人劉謙說。
供暖問題關系市民切身利益。上個采暖季結束后,壽光梳理供暖季暴露出的突出問題,專門成立城市社區供暖改造組,將“串改并”、庭院管網改造、未供暖小區接入集中供熱管網建設等工作作為重點民生工程來抓,集中解決老舊小區供熱管網年久失修、跑冒滴漏,以及一戶不熱、“誅連”整棟樓等問題。
今年3月11日開始,兆祥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征求改造意見,最終達到居民簽字同意率98%。“這項工程得到了大家的擁護。”兆祥小區業主王家增說。
與兆祥小區不同,鴻基花園小區此次主要改造的是庭院供暖管網。由于小區供熱設備年限較長,超期服役,管網、閥門老化嚴重,經常發生管道爆裂、跑水,既影響供熱質量,還存在較大的能源浪費。此次改造,將小區內57棟、1546戶居民的二級管網進行全面升級,新管道直通到戶。
“以前水溫一高,管子就漏了,直接影響廣大業主取暖。現在政府出資抓這個事兒,大家都覺得好。”鴻基花園小區業主孫太豐說。
為提高供熱質量,保障冬季安全、優質、穩定供熱,去年壽光制定了供熱改造實施方案,逐步對老舊小區供熱設施進行改造。對2000年1月1日前建成投用且符合條件的未供暖小區進行集中供熱改造。對2017年4月1日新建居住樓房進行供熱計量智能化改造。
去年,壽光完成了凱馬南家屬院、京劇團老家屬院、立新小區、華宇小區、德隆汽運家屬院5個小區14棟樓4.3萬平方米的集中供暖改造工程,438戶居民的供暖質量有了保證。壽光市聯社家屬院、海洋漁業局家屬院、糧食局家屬院、建設局北院等38個老舊小區,在上個供暖季如愿實現了供暖“分戶”改造。
串聯改并聯的供熱方式擴大了水流,提高了供暖效果。“串改并”后,每個住戶就變成了一個獨立的供暖單元,可以自由控制,即使關掉一家的供暖閥門,也不影響其他住戶取暖。另外,“串改并”后,每家每戶都安裝了一個控制閥門,住戶交了費,開啟閥門就能供暖。不交費,關閉閥門即可,解決了“一戶不繳費、整個單元受牽連”的問題。
“原來供暖溫度就在十四五度左右。改造以后,最高的時候到了20度。”壽光市聯社家屬院業主劉金文說。
對于“串改并”工程,去年壽光制定了改造補貼政策,市財政以每戶2000元的補貼標準,按照每棟樓的總戶數補貼給供熱企業或轉供熱單位,用于樓內公共部分和分戶控制方式的改造費用。計劃利用3-5年時間,完成全市老舊小區供熱設施“串改并”改造工作。
“城市社區供暖改造組將繼續推進未集中供暖安裝和‘串改并’改造小區的供暖工作,把民生工程變成暖心的民心工程。”壽光市城市社區供暖改造組王建利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