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供熱季,自管站能否提前調試,正式供熱后能否達標及滿足延長供熱需求,是制約濟南集中供熱服務質量的一大問題,成為部分百姓的心頭之痛。
為解決自管站這個“老大難”問題,濟南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濟南市中心城區住宅小區自管站(網)接管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自管站接管改造“時間表”和“路線圖”。明年起,濟南將實現供熱一體化運營,由濟南能源集團統一標準管理,實現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
目前,濟南中心城區共有自管站(網)987個,相關建設單位普遍專業性不強,有的受利益驅使未嚴格按照標準規范建設,加之后期維護管理不到位,設備及管網損壞嚴重,供熱期間管網漏水、水力失調等問題頻發。部分自管站為降低運行成本,擅自降低供熱流量或間歇運行,不按政府規定提前或延長供熱,臨時招聘非專業供熱服務人員,多年來居民投訴率居高不下。有的自管站還因物業矛盾、供熱設施年久失修等原因,遭受產權單位或物業公司棄管,嚴重影響轄區居民正常用熱。
按照《方案》要求,遵循“政府主導、統一運營、一網多源、提質增效”的供熱“一張網”整合思路,濟南能源集團第一時間成立中心城區自管站(網)接管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組織下屬供熱企業主動對接所屬區政府、街道辦事處、居委會開展前期工作。
“我們將取消中間環節、消除‘二道販子’,切實有效提升供熱質量和服務水平。”濟南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潘世英介紹,濟南中心城區464個自管站(網)移交將于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相關區政府(含濟南高新區管委會)負責協調轄區內住宅小區的自管站(網)管理單位,將使用管理權按程序一次集中移交給濟南能源集團。改造資金由市級、區級、濟南能源集團各承擔三分之一,其中濟南高新區承擔市、區兩級資金。該集團將優先對年限較長、損壞嚴重的供熱設施進行首批改造。這464個自管站(網)分批改造后,20萬戶居民、2000余萬平方米供熱面積將受益,也為明年全市供熱一體化夯實基礎。
考慮到距離今冬供熱季開始僅有兩個月的時間,且許多自管站運行狀況較差,來不及進行全面改造提升,濟南能源集團將提前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轄區居委會溝通對接,遇有老化、漏水嚴重等問題,優先采取應急維修手段進行部分改造,確保居民今冬供熱質量。
潘世英表示,今年是中心城區住宅小區自管站(網)接管改造的起步年,將完成464個自管站(網)一次移交;明年是攻堅年,將完成絕大多數改造;后年則是收尾年,將一鼓作氣,確保2022年11月15日前完成全部改造。下一步,濟南能源集團將組織濟南熱力集團和濟南熱電公司根據接收后的自管站(網)設施設備狀況,按照“一站一案”原則,細化供熱設施改造方案,制定資金預算,優化工期計劃,健全改造檔案,滿足管網補水率的行業要求、信息化管理要求以及樓宇遠程控制要求,實現居民供熱系統“一戶一循環”。(新時報記者盧婷)
●相關新聞
期盼18年淺水灣小區加入集中供熱
天橋區無影山街道淺水灣小區,2003年交房后一直由物業自管站供熱,居民多年來一直期盼加入城市集中供熱。“冬天室內溫度也就在15-16℃,更沒享受過提前和延期供暖。今年疫情期間,旁邊熱電供暖的小區一直到4月初還在供,我們這3月15號就給停了。現在,由濟南能源集團統一接管換熱站,特別高興。”家住淺水灣5號樓的徐大爺表示。
“淺水灣小區共有5棟樓260余戶,總面積約3.5萬平方米。目前,客服人員已經進駐小區,開展電子合同簽訂工作。對于自管站的接管,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1200多米的保溫管已經進場,球閥、管件等也已準備好。下一步將盡快對小區供暖設施進行改造。”濟南熱電北郊分公司供熱三處處長劉峰表示。(新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