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四川省第一個工業園區集中供熱項目落戶青白江區——四通集團公司聯合中國節能投資公司、IFC國際金融公司、美國高盛公司、成都華明玻璃紙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資5.1億元,將在這個四川省首批環保模范區建設“集中供熱節能減排技改工程”,向整個青白江工業集中發展區內的企業供應蒸汽等熱能。據悉,今后這里的企業將率先告別“家家有鍋爐,戶戶有污染”的現狀,不僅大大節約企業成本,還將為該區爭創國家級環保模范區和國家級生態示范區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
集中供熱
年產蒸汽200萬噸
四通集團香港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張自強表示,集中供熱節能減排技改工程是國家發改委確定并著力推廣的四大節能工程之一,目前在沿海發達地區的工業園區已不罕見,但在四川省尚未嘗試。
據悉,該項目一期計劃于2008年9月開工,建設周期為2年,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蒸汽200萬噸,實現年銷售收入3億元、年稅收3400萬元。據悉,目前公司已與該區最大的兩個蒸汽使用企業——川化集團和華明公司以及其他幾個中小企業簽訂了協議,今后這些企業生產所需的蒸汽將完全由他們提供。
節能環保
二氧化硫減排70%以上
據悉,以前各企業生產蒸汽大多都是自己燒鍋爐,排放的二氧化硫等對環境造成了較大污染。為了打造“生態工業高地”,之前全區各企業都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減排方面的技改,而項目建成后,將集中進行脫硫、脫硝、除渣、除塵等方面的處理。據介紹,此項目采取了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環保處理技術,使用集中供熱后二氧化硫的減排量將達到70%以上,同時脫硝的效率也將提高30—40%。
循環經濟
每年消耗10萬噸氨水
“廢物就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昨日的簽約儀式上,四通集團和青白江區負責人不約而同地表示。據悉,結合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驗區的建設,公司將整合資源,促進資源綜合利用。據悉,目前公司已與川化集團達成協議,將在脫硫階段利用川化生產后排放的氨水,預計每年“解決”掉氨水10萬噸;同時,鍋爐燃燒后產生的廢渣和除塵收集到的粉煤灰又將提供給拉法基公司,作為制造水泥的摻和料或建筑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