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系統熱計量方式可分為戶用熱量表直接計量、樓棟或熱力入口計量加住戶分攤、按照面積直接收費等。熱分攤計量方式總共有六種,其中散熱器熱分配計法、戶用熱量表分攤法、流量溫度法和通斷時間面積法已列入現行熱計量規程)。除此之外,溫度面積法和戶用熱水表法也有應用。
《北京市供熱計量應用技術規程》第8.4.3條規定,住宅分戶熱計量(熱分攤)方法的選擇,應從技術、經濟、運行維護和推動節能效果等多個方面綜合考慮,并根據系統形式按以下原則確定:1)共用立管分戶獨立式散熱器系統,當室溫為分戶總體控制時,宜采用通斷時間面積法;當戶內各房間要求分室控制溫度時,宜采用散熱器熱分配計法或戶用熱量表法;2)既有住宅為垂直雙管散熱器系統時,宜采用散熱器熱分配計法;3)既有住宅為垂直單管散熱器系統時,宜采用散熱器熱分配計法或流量溫度法;4)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當戶內為總體溫度控制時,宜采用通斷時間面積法;當戶內室溫要求分環路控制溫度時,宜采用戶用熱量表法;5)集中供熱按戶分環,采用風機盤管等空調末端設備供熱的系統,宜采用戶用熱量表法。第8.4.9條規定,公共建筑同一熱量結算點范圍內如有多個用戶時,宜采用各用戶支路分設熱量表的熱分攤方法,也可按集中面積分攤熱量。
1.戶用熱量表直接計量
計量原理為根據測得的入戶處供回水溫差和流量,計算熱量。該方法能實現分室控溫,在每戶按照戶用熱量表作為熱量結算點時,可直接進行分戶熱計量,主要應用于單體別墅。對按戶分環的室內供暖系統也可采用戶用熱量表直接計量的方法,但不適用于垂直式雙管或單管(含跨越式)系統。
該方法存在以下弊端:山墻用戶(特別西墻和北墻)和頂層用戶的耗熱量過高(相同室內溫度下,中間住戶與山墻和頂層住戶的耗熱量之比達到1:2.5),以及戶間傳熱問題,致使無法實現公平性,收費時需要進行位置修正;表計長期運行堵塞、損壞的維修及更換問題;作為結算點的熱量表數量多,造價高,且需要定期標定(5年一次強制檢驗,8年一次更換鋰電池)。
2.熱分攤法
同一個熱量結算點計量范圍內,用戶熱分攤方式應統一,儀表的種類和型號應一致。
(1)戶用熱量表分攤法
與戶用熱量表直接計量適用的系統形式一致,只是戶用熱量表僅作為熱分攤的依據,計量結算點在樓棟或熱力入口處設置的熱量表。雖然戶用熱量表不需要定期標定,精度要求也不需要過高,但相比其他分攤方式,投資增加。此方法同樣僅適用于分戶獨立系統(及地面輻射供暖系統分室控溫時),不適用于垂直單/雙管系統。每戶熱量表計量的熱量總和將大于結算點熱量表計量的流量(總表的啟動流量比分表大得多造成的)。另外,收費時需要對住戶位置進行修正。
(2)散熱器熱分配計法
原理:在每組散熱器上安裝一個散熱器熱分配計,各戶通過讀取分配表的讀數,得出各組散熱器散熱量的比例關系,對總熱量進行分攤的方法。熱力入口設置計量結算的熱量表,每組散熱器上安裝分配表,要求同一棟建筑物內采用相同型式的散熱器(不同類型的散熱器需要進行刻度標定)。原則上,除地面輻射供暖系統外,所有的散熱器供暖系統均適用,收費時需要進行住戶位置修正。
該方法安裝簡單,適用于新建和改造的散熱器供暖系統,對于既有供暖系統的熱計量改造比較方便、靈活性強,所以目前主要在既有建筑垂直單管順流式系統進行熱計量改造中使用。其前提是熱分配計和散熱器需要在實驗室進行匹配試驗,得出散熱器的對應數據才可應用,由于我國散熱器型號種類繁多,給分配計的檢定工作帶來了不利因素。需要入戶安裝和每年抄表換表等。
(3)流量溫度法
原理:在每組散熱器入口或分戶獨立系統入口管井位置設置跨越管和三通閥,并保證無論分流系數為多少,三通系統的總流量穩定不變。這樣,只要測得三通系統的總溫差,就能夠計算出供暖熱量進行熱量分攤。熱計量裝置由熱量總表、熱能分配器、用戶查詢器、溫度采集處理器、通訊線路及軟件等組成,收費時需要對住戶位置進行修正。
該方法主要應用于垂直單管跨越式系統,也適用于共用立管的獨立分戶系統。測量入水溫度的傳感器應安裝在散熱器或分戶獨立系統的分流三通的入水端,距供水立管距離宜大于200mm;測量回水溫度的傳感器應安裝在合流三通的出水端,距合流三通距離宜大于100mm,同時距回水立管的距離宜大于200mm。系統運行方式為定流量(散熱器仍可以設置恒溫閥,如關小則多余流量經跨越管旁通),不利于循環水泵變頻調節節能。
(4)通斷時間面積法
原理:建筑物熱入口安裝熱量表,在各戶的分支支路上安裝可通斷控制的閥門,記錄和統計各戶閥門的接通時間,根據累計接通時間結合供暖面積分攤整棟樓的熱量。同時在各用戶的代表房間設置室溫控制器,用于測量和設定室溫,并將兩個溫度值傳輸給室溫通斷控制閥。
該方法的前提每戶須為一個獨立的水平串聯系統,設備選型和設計負荷要良好匹配,不能改變散熱末端設備容量,戶與戶之間不能出現明顯水力失調。不能實現分室或分區控溫,以免改變戶內環路的阻力,可以分戶控溫,也宜用于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整體溫控時,收費時無需對住戶位置進行修正。
(5)溫度面積法
溫度面積法的基本原理是依據系統總熱量、用戶供熱面積和室內平均溫度計算出系統名義耗熱量的一種先進、實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核心理念是“享受多少溫度,交多少熱費”,徹底拋開戶內系統制式,也不需要進行住戶位置修正。其優點有:1)樓棟計量,促進建筑保溫;2)按溫度分攤,提高用戶節能積極性;3)解決了建筑兩端、頂層耗熱多、戶間傳熱造成的用熱不公平問題;4)僅需要用戶測量典型室溫,不需要測量流量,不存在管道堵塞問題等。但該方法存在用戶長時間開窗造成的耗熱多室溫反而低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