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對2022年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競爭性評審結果進行了公示,銀川市以第四名的成績成功入圍,將獲得每年7億元,3年共計21億元的清潔取暖補貼資金。清潔能源取暖將重點替換市區周邊、農村無法實現集中供熱的問題。隨著項目申報成功,對于銀川市“十四五”期間供熱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將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熱則熱”原則,采用熱電聯產、太陽能光熱+、光伏+、空氣源熱泵、燃氣等供暖技術。
銀川市農村清潔供暖率僅為43.5%,采暖期散煤燃燒污染問題相對突出,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變得尤為棘手。去年,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與銀川市金鳳區教育局實施了“光伏+儲能+電采暖”項目并網運行。光伏+儲能+電采暖”清潔供暖系統依托寧夏優質太陽能資源,在供暖季,白天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驅動電鍋爐供暖,實現自發自用,其余電能轉化為熱能儲存在相變儲能裝置中。雨雪天氣時,該系統利用峰谷電價政策,在夜間低谷電價時段使用電鍋爐,將熱能儲存在相變儲能裝置中。非供暖季,光伏發電系統并網發電,產生發電收益,降低運行成本,同時可提高設備利用率,解決非供暖季配套變壓器閑置問題。
同樣,今年銀川綜保區實施的20MW新能源光伏發電供暖項目,總投資1.03億元,分四期建設。利用綜保區廠區建筑屋頂面積15萬平方米,采用太陽能電池組件、逆變器、箱式變壓器、控制系統、空氣源熱泵等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供暖,配套建設線路工程等輔助設施,所有發電量全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
通過冬季清潔取暖改造,我市將實施清潔化熱源改造面積5995萬平方米,其中城區3284萬平方米,縣城1299萬平方米,農村1412萬平方米,全面完成城區、縣城、農村清潔取暖率三個百分百目標任務。最終實現每年供暖替代燃煤量115萬噸,供暖季二氧化碳減排量118萬噸,全市空氣優良天數穩定達到8%以上的顯著環保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