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式檢查不讓供熱單位“混”
每年到供熱末期,因為天氣轉暖,供暖單位擅自縮短供熱時間,造成供熱不達標,這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一些市民表示,在供熱末期,有的供熱單位為了節省資金,就想少投入,“混”過供熱期,導致天暖和室溫卻低了。
“供熱質量差、用戶意見大、屢教不改的企業,今后將被逐出供熱市場、成為拆爐并網的重點對象。”市供熱辦負責人表示,去年已經有4家企業被逐出我市供熱市場。至本次供熱期結束,市區兩級供熱辦、街道社區等每天都將對中心城區360個鍋爐房進行地毯式檢查,供熱時間、運行標準是否達標等是檢查的重點內容。
13家供熱單位被通報批評
據市供熱辦初步統計,近期市民針對大連北市集團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大連大發電供熱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的投訴較為集中,而且數量較多;中心城區供熱總體情況較平穩。3月13日,市供熱辦對大連北市集團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供熱站及投訴的供熱用戶家中進行集中檢查并測溫。對6戶投訴居民家進行室溫測量,其中2戶居民室溫不達標,一戶室溫為15℃。同時檢查發現,該供熱單位存在因天氣暖和而“偷工減料”的行為。市供熱辦要求該供熱單位必須立即整改,待本采暖期結束后,將根據違規情況給予扣除其供熱質量保證金等處罰。
至昨日,市供熱辦共對13家供熱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待本采暖期結束后,將根據違規情況扣除相應比例的供熱質量保證金,對于供熱質量差、市民意見大、整改不力的企業堅決清除供熱市場。市供熱辦負責人表示:“‘倒春寒’不能寒了市民的心,哪家供熱單位讓市民的家中‘寒’了,那么就清除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