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
燃氣給群眾帶來便利的同時,其安全也事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今年以來,泉州燃氣有限公司依托新奧集團先進的數智技術和解決方案,利用物聯網、數字化、AI等前沿技術搭建數智化平臺,集成了工程、管網、戶內、廠站、泛能五大燃氣主場景及68項業務子場景,共安裝物聯設備2400余臺。目前,已形成“以智能運營中心為腦,五個業務轄區為抓手,五大場景為端”的安全智能管理體系,全力保障泉州人民安全穩定用氣。
“通過安全數智化建設,泉州燃氣實現業務全流程安全質量環節監控、預警、監管,做到‘安全數智化線上示險’、‘安全賦能線下督導’雙管齊下,推動業務安全本質化。”泉州燃氣有限公司總經理尹明表示,泉州燃氣有限公司將以安全為目標,以數智化應用為載體,全力打造特色數智化安全管理體系。
(黃楓 杜偉陽 肖家強/文 盧逸君/供圖 )
1
探測感知燃氣泄漏 自動閉閥守護家人安全
出門在外,家中燃氣突發異常情況,怎么辦?老人獨居在家,碰到用氣異常,應如何處理?家里燃氣用光,能否直接網上充氣?借助泉州燃氣數智化平臺的運用,這些以前難解決的問題目前都迎刃而解。
在泉州東海片區的民用新戶內,工人們正在組織對戶內表具進行安裝。近年來,為滿足居民線上繳費需求,新建小區居民用戶都配置了全新的物聯網表,用戶只需要開通用氣后在網上登錄賬號即可實現線上繳費。針對《燃氣工程項目規范》規定的“家庭用戶管道應設置當管道壓力低于限定值或連接灶具管道的流量高于限定值時能夠切斷向灶具供氣的安全裝置”,泉州燃氣還積極在加快推行物聯網表的同時,研發新的物聯網表,致力燃氣表具實現線上繳費、自閉閥、報警器等功能于一體。當居民家中發生疑似泄漏時,可自動關閉燃氣閥門,阻斷氣源繼續泄漏,同時將信息反饋至用戶賬戶和燃氣公司。泉州燃氣智能運營中心獲取信息后,可立即安排維修人員入戶進行隱患排查,確保用氣安全。
“目前,該功能已基本具備,并在全市進行試點推廣。在技術成熟后,將與表具生產商聯合加大生產供應,讓居民用氣更加安全、便捷。”泉州燃氣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小華表示,物聯網表是基于居民用戶繳費便利性和安全性問題提出的全新解決方案,將有力推動“獲得用氣”營商環境得到優化。
此外,在工商戶數智化模塊中,泉州燃氣通過增加氧化鋯分析儀、遠傳電表、燃氣泄漏探頭等物聯設備,建立監管示險機制,實現煙氣組分分析、電力監測、燃氣泄漏檢測等10項數智化應用,對工商用戶進行全方位管控,規范作業行為,保障運行安全。
2
從“地下”走向“云端” 智能大腦守護管網安全
城市燃氣管網深埋在地下,看不見、摸不著,如何將管網從“地下”往“云端”輸送,及時感知它們的異常,確保風險及時發現、最快治理?泉州燃氣數智化平臺管網模塊,給你答案。
早上8點30分,一輛搭載著激光巡檢設備的小型皮卡車從泉州門站駛出,在行進過程中,車頂上的設備不時進行小幅調整。在駕駛室內,工作人員正在根據管線路線圖進行操作,而操作臺上的一臺電腦也顯示著一條紅色線條,周邊的數據也隨時變化著。“通過激光巡檢設備能夠對管線周邊環境進行檢測。如果發生疑似泄漏,我們后臺會立即顯示出數據異常,工作人員將第一時間下車進行排查,并及時進行處置。”泉州燃氣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據統計,該設備投用以來,累計排查疑似泄漏238次,排查管線2130公里。
與傳統的巡線方式不同,通過激光巡檢設備可以更高效、更準確地發現隱患。“傳統巡視模式十分依賴個人的專業技能與經驗,因管網老化、土壤腐蝕等造成的管道微漏難以發現。通過激光巡檢設備,不僅能夠通過肉眼可見的數據獲悉管線運營情況,而且更加高效。”物聯設備的應用,讓管網巡線工作安全、高效,節省人員成本。而數智化平臺更像是“大腦”一般,24小時監測管網設備,提前做出預判,將隱患盡快處理。
9月20日,泉州燃氣數智化平臺管網模塊收到了一條告警,顯示安溪分公司轄區某臺調壓設備切斷壓力不合規。泉州燃氣管網模塊示險工程師韓偉福立即查看該調壓設備的關閉壓力曲線,發現壓力急速上升,遠超合理水平。他判斷該調壓器出現了問題,馬上通知安溪分公司運營部主任及設備維護員對這臺設備進行檢修。維護員發現該調壓器存在閥口墊破損變形的情況,及時進行修復,規避了中壓入戶的風險,保障客戶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韓偉福介紹,很多物聯設備引入了AI識別,能夠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監測,幫助他們提前預判風險。在AI識別的基礎上,他們再根據壓力曲線進行進一步判斷,如果確實出現異常,會通知相應負責人進行處置并閉環。“AI很好地輔助了我們的工作,減輕了我們很多的工作量。”韓偉福說。
3
全方位自動檢測 減少盲區與人力成本
“鈴鈴鈴……”一陣急促的鈴聲在泉州燃氣門站響起來,原本平靜的現場也因為電話而開始忙碌。“我是泉州燃氣智能運營中心連定勇,系統顯示你站LNG中壓供氣區的渦輪流量計處發生疑似泄漏,請進行核實。”16時37分,通過激光云臺檢測到LNG工藝區閥門處1905.0ppm濃度,智能運營中心后臺立即彈出警示,及時告知現場負責人。收到信息后,當班人員楊海濱、謝江濤立即前往指定地點進行排查,檢查發現該處設備閥門法蘭螺栓松動出現輕微泄漏,立即對松動螺栓進行緊固。17時45分,當班人員完成現場處置,并將處置情況及時反饋。
“安全數智化項目的推動,讓我們真正意義地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無死角巡護。”作為安全數智化廠站模塊的直接參與者,泉州燃氣有限公司泉州門站站長徐水生深切感受到數智化帶來的巨大影響。15分鐘一輪、123個檢測點、自動全方位檢測,在激光云臺輔助下,泉州門站相當于每一刻鐘都進行著一次全身“體檢”,并且不受天氣等影響,讓廠站當班人員實時掌握最新動態。
除了激光云臺外,電子圍欄、熱成像攝像機等物聯設備一一裝備,成為泉州門站的“盾”,保障廠站各業務安全有序開展和運營,以數智化手段提高監管效率,實現安全隱患閉環管理。在泉州門站值班室內,顯示屏上一個個綠色光圈正在跳動,正提示著當班人員有移動物品進入;一個個流動指向正循序漸進地流動,天然氣正安全地通過廠站向用戶末端輸送;一個個設備運行參數正匯總到系統,為公司經營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當物聯設備投用后,我們更加直觀掌握了廠站真實情況,而通過監控及數據傳輸,智能運營中心則給我們增添了又一道防線,及時為我們安全巡護進行補位、示警。”高壓管網分公司運行業務負責人吳志孟說,短短4個多月,廠站類示警數據從最高的507條下降至41條,并且這個數據仍處于下降趨勢。毫無疑問的是,數據的下降,除了團隊每日努力運行維護,也離不開數智技術的應用,不但極大提高了巡視測漏的頻率和隱患處置效率,還避免了人工檢查的漏洞,讓安全工作更加有保證。
4
工程建設不合規 平臺自動處置除隱患
10月28日15時43分,泉州燃氣數智化平臺工程模塊彈出一條示險信息,德化縣城東古洋北路東段某個工程PE管道焊口不合格,全自動遠傳電容焊機將信息推送到了智能運營平臺,平臺自動通過短信及電話的方式通知了施工隊長、工程經理及監理。“如果焊口失敗,施工人員又不能夠及時發現重新焊接,將影響工程質量,為后續管網運營埋下隱患。現在通過智能運營平臺就能夠第一時間收到消息并進行處理,且極大地提高了效率,減少了工程施工的風險隱患。”泉州燃氣工程模塊示險工程師吳毅琦說,遇到操作不合規的情況,平臺會自動接報、自動外呼處置,負責人收到消息進行處置,只有當安全隱患點合規操作后,智能運營平臺才會自動解除示險,完成流程閉環。
將數智化技術應用到燃氣工程施工當中,除了做好示險提醒,還可通過球機、慧眼、智能安全帽等物聯設備的應用,在數智化平臺上實時直播施工現場實況。示險工程師可結合AI輔助智能識別,遠程對危險作業施工、第三方施工進行監管,保證危險作業手續合規性,如果識別到危險作業手續異常,可呼叫現場人員停止作業,完成所有合規手續上傳后方可繼續作業。同時,能夠對作業者進行勞動防護用品穿戴、防爆風機布置雙檢測,督促落實現場監管等安全措施,為人員作業環境安全把好關、上好鎖。
如此一來,通過物聯設備的應用以及智能運營平臺的監控,真正做到施工全過程實時留痕、完整閉環,杜絕無審批手續施工、無證施工、未按規范施工、野蠻施工等行為,確保燃氣工程建設質量有保障,施工更安全。
“安全數智化建設需要融入生產運營全業務場景,以安全數智化平臺為大腦,監管人的行為和物的狀態,推動員工培養自驅與安全意識,養成合規行為習慣,讓安全‘看得見、知重點、有人管’,把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落到實處。”泉州燃氣有限公司總經理尹明表示,將持續加大安全數智化設施設備的投入,持續融合生產生活用氣場景進行創新,聚焦安全薄弱環節,補齊安全管理短板,堅決把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新時代飽含新期待,新征程呼喚新作為。泉州燃氣將秉承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準則,持續深化完善安全數智化平臺功能,進一步擴大應用場景,以數智技術革新傳統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用信息賦能安全,提高燃氣安全管理水平,力爭成為新時代燃氣行業的標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