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3年10月18日,生態環境部正式發布《關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工作的通知》。
全國非電力行業碳核查啟動,細化水泥、電解鋁和鋼鐵核算標準。《通知》要求開展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有關工作。1)覆蓋范圍: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民航等重點行業,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綜合能源消費量約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重點企業。2)核算標準:水泥、電解鋁和鋼鐵行業按照生態環境部最新下發的技術文件核算,其他重點行業按此前指南及補充數據表核算。相較于此前版本,鋼鐵行業新版技術文件要求數據細化至每個月份、區分不同工序、包含測算過程值、數據來源于支撐材料等。3)報送時限:每年3月31日前,組織重點行業企業編制上一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分別核算報告企業層級排放總量和設施層級排放量)。4)核查時限:水泥、電解鋁和鋼鐵行業企業碳排放報告核查工作應于每年9月30日前完成,其他重點行業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
非并網及自發自用清潔電力碳排按0計算,綠電需單獨報告暫按電網平均排放因子計算。《通知》明確,在核算企業層級凈購入電量或設施層級消耗電量對應的排放量時,直供重點行業企業使用且未并入市政電網、企業自發自用(包括并網不上網和余電上網的情況)的非化石能源電量對應的排放量按0計算,重點行業企業應提供相關證明材料。通過市場化交易購入使用非化石能源電力的企業,需單獨報告該部分電力消費量且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包括《綠色電力消費憑證》或直供電力的交易、結算證明,不包括綠色電力證書),對應的排放量暫按全國電網平均碳排放因子進行計算。2022年度全國電網平均碳排放因子為0.5703t CO2/MWh,較2021年的0.5810 t CO2/MWh下降1.84%。
開啟全國碳市場擴容基礎性工作,水泥、電解鋁和鋼鐵行業有望優先納入。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是推動全國碳市場積極有序擴大覆蓋范圍的基礎性工作。我們預計碳市場將向非電行業擴容,水泥、電解鋁和鋼鐵行業有望優先納入。水泥、電解鋁、鋼鐵三大行業核查標準提高或與應對歐盟CBAM相關,CBAM覆蓋鋼鐵、水泥、鋁、化肥、電力和氫六種產品,其中水泥、鋼鐵、鋁受影響較大。
核查標準趨嚴&碳市場擴容在即,關注計量監測空間釋放&減碳資產價值重估。1)計量監測:碳減排監管基石,隨市場擴容&政策完善需求釋放。全國非電力行業碳核查啟動,碳排放報告和核查要求趨嚴,打開碳計量監測業務空間。建議關注:煤質檢測儀器【三德科技】、碳監測設備【雪迪龍】等。2)減碳資產:碳約束擴大,減碳資產價值空間大。控排企業范圍擴大在即,為降低碳排成本對于盈利的擠壓,企業將提升對于再生資源、清潔能源、節能減排的等減碳資產的需求。①再生資源:再生料相較于原生料生產過程減排顯著,為市場化&最經濟減碳方式。建議關注:再生鋁【怡球資源】,再生鋼【華宏科技】等,重點推薦:危廢資源化【高能環境】,鋰電回用【天奇股份】,再生塑料【三聯虹普】【英科再生】等。②節能減排:可有效降低直接和間接排放,提升清潔生產水平。重點推薦:水泥固碳【仕凈科技】;建議關注:高效節能設備【瑞晨環保】等。③綠電:當前通過綠電交易所獲電量暫按電網平均排放因子計算,但需單獨報送電量及證明材料,后續有望完善綠電核算標準體現清潔價值。重點推薦:礦山綠電【龍凈環保】;建議關注:綠電龍頭運營商【三峽能源】【龍源電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