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莘縣智能供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簡稱莘縣智能供熱項目)沙鎮段最后一道管縫焊接、探傷、保溫補口依次完成,標志著歷經677天的緊張施工,從聊城國電至莘縣恒通熱電廠的38.6公里雙向供熱管道全線貫通。10月17日,在前期分段注水試壓的基礎上,智能供熱項目全線注水試壓成功,已達到投入使用標準。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和高鐵新城的規劃建設,莘縣城區冬季供熱面積逐年加大,現有供熱能力已趨于飽和。為獲得穩定、綠色熱源,保障群眾溫暖過冬,助力高鐵新城建設,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莘縣縣委、縣政府通過多次調研論證,決定從聊城國電引熱入莘,并于2021年12月舉行了莘縣智能供熱項目開工儀式。

莘縣智能供熱項目是聊城市線路最長、投資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跨縣域長輸供熱項目,途經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張爐集鎮、沙鎮鎮、侯營鎮、莘縣莘亭街道、東魯街道6個鎮街的47個村莊,頂管穿越濟聊高速、青蘭高速、位山三干渠、G309國道、G240國道和聊鄭路,截流開挖西新河、俎店渠等13條河流,破路橫穿東升路、鴻圖街等80余條縣鄉道路。項目全部投產后,可新增1500萬平的供熱面積,年均節約標煤1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9萬噸,可滿足未來莘縣城區15萬戶、40萬人的用熱需求。

為形成工作合力,保障項目建設高效推進,莘縣縣委、縣政府先后從縣高鐵新城建設服務中心、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山東方誠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王奉鎮、燕店鎮等部門抽調精干力量,組建了莘縣智能供熱項目工作專班。在聊城市及東昌府區發改局、審批局、資規局、水利局、交通局等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下,在沿線鎮街的全力幫助下,智能供熱項目工作專班共辦理從立項到施工的全鏈條相關手續100余項,并第一時間啟動了地上物清點補償工作,為項目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

為保障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莘縣智能供熱項目由實力雄厚的中建三局和中鐵十八局中標承建,采用最嚴格的施工工藝,對焊縫焊口進行100%X射線探傷,全線運用電預熱、光纖測漏測震技術,有效保障了工程質量與用熱安全。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項目分為27個工段同步推進,“成熟一段、開工一段”“貫通一段、注水試壓一段”,科學統籌、壓茬推進,最大限度地縮短工期。
在莘縣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智能供熱項目工作專班努力克服新冠疫情、極端天氣、環保響應等影響,通過抓管理、保安全、搶工期、保質量,聯合方誠公司、監理單位,充分發揮工地巡檢、工程例會、監理例會作用,全過程參與地上物清理、施工推進、質量把控,高標準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交給的光榮任務,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忠誠廉潔、負重致遠、勤學善思、永攀高峰”的高鐵新城建設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