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潔取暖一頭牽著居民家庭的“溫度”,一頭連著藍天白云的清潔度。近年來,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將“煤改清潔能源”供暖作為民生實事的重要項目來抓,持續推動清潔供暖工程,讓群眾樂享“綠色暖冬”。
在府谷縣三道溝鎮新廟村,共有工業企業16家,通過村企協商余熱利用,共投資2200萬元啟動了“工業暖民”工程,村里263戶789人已實現了集中供暖。
“現在爐子不用燒,柴炭也不用備,家里暖烘烘的,溫度又均勻,我們也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了。”新廟村村民朱文向說。

據悉,府谷縣充分利用當地金屬鎂、硅鐵、化工、電廠等工業余熱,累計投資2.1億元,鋪設供熱管網132公里,對臨近企業的集鎮、村落進行了集中供熱改造,新增供熱面積180萬平方米,讓11353戶村民告別了生火取暖的“鍋爐時代”。
與此同時,府谷縣投資1852萬元實施的“太陽能光熱+生物質+屋頂光伏+建筑節能改造”取暖模式已入選2023年國家級可再生能源供暖典型案例,改造后的381戶農戶,每戶每年可節省取暖費用4000元。
在黃甫鎮段寨村村民段永飛家里,暖意融融,沒有察覺出絲毫的寒意,他家使用的是“太陽能+生物燃料”采暖設備,太陽能采暖器作為集熱產品,在集熱過程中吸引太陽能熱量,在晚上、陰天或光照不足時,啟用生物質燃料爐補充熱量。
“不光是省錢省事,家里還比以前干凈多了。”段永飛笑著講。

此外,府谷縣還在中心城區及周邊鄉鎮制定了采暖補貼政策,推廣煤改氣、煤改電集中供暖,并完成建筑節能改造2756戶,改造面積37.47萬平方米,建筑效率提升30%左右。通過清潔能源的利用,府谷縣每年可節省標準煤7.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8萬噸,減少煙塵排放1095噸。
“我們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原則,堅持‘宜熱則熱、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多能互補’的工作思路,初步構建起了以集中供熱、天然氣供熱為主,煤改電、太陽能光熱、生物質等為輔的清潔取暖體系。2021年到2024年共完成清潔取暖改造14549戶207.95萬平方米,不僅改善了農村能源結構,更主要的是提升了百姓的生活質量,讓府谷在低碳環保發展的道路上漸行漸遠。”府谷縣發展改革和科技局副局長賀利兵說。








